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食品》2013,(18):56-57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限制“三公”消费、军队“禁酒令”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从去年年底至今,中国高端白酒一片愁云惨雾。这一形势的持续,促使各大名酒企业开始放下身段,掀起“亲民潮”:茅台汉酱、仁酒降价,五粮液推出头曲、特曲……一线名酒纷纷进攻腰部价位市场,不可避免地与盘踞于各区域市场的二线白酒企业的主流产品短兵相接。“强龙”压境,“地头蛇”如何应对?作为区域强势品牌.湖北枝江酒业集团可以说是一个“地头蛇”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王伟设 《新食品》2014,(1):26-26
2013年的行业变局促使一线名酒纷纷降低身段做“民酒”,开始与区域名酒直接拼杀腰部市场。随着2013年底国家限制政务用酒的系列规定先后出台,血拼腰部市场的态势在2014年必将加剧,一线名酒在2013年对腰部市场的小步尝试在2014年将可能变为大步突进。面对一线名酒的虎视眈眈,区域名酒应从以下几方面早做准备:一、利用产地...  相似文献   

3.
邵川 《新食品》2013,(17):173-173
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近日出炉了,上榜门槛提高到72_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一批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纷纷跌出榜单,与此同时,白酒行业里的茅台、洋河等一线名酒在榜单中排名却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4.
莫尔佳 《新食品》2014,(3):122-123
湖北白酒市场的一个典型表现是“地产酒为王”,无论是省会武汉,还是各地级市,绝大多数区域市场都是湖北省的地产酒唱主角,就是有竞争,也多是地产酒几大巨头鏖战不已。在这种大环境下,位于江汉平原的潜江市是一个异类:在这里称雄的,既不是湖北各实力雄厚的“地头蛇”,也不是虎视眈眈的全国一线名酒,而是来自邻省江西的区域名酒四特。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线名酒市场下沉、区域龙头酒企的“品牌+渠道”双深耕,区域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曾经偏安一隅的“岁月静好”被打破。相对于名酒企业近年来在消费升级之下纷纷向高而行,走向全国化,区域中小酒企却普遍面临“价格上不去、市场出不去、业绩完不成、战略产品经常换”等问题,特别是近期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原材料价格暴涨,引发白酒行业涨价潮。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0,(19):84-85
2010年夏季。有一个词语和天气一样热,那就是“白酒涨价”。在每年都会出现的涨价热潮中,主角同样是全国一线名酒:茅台很多地方终端价涨到每瓶1000元以上,国窖1573也不甘示弱,终端价一跃接近每瓶800元。五粮液、水井坊等都没有闲着,纷纷实现了涨价。名酒齐涨价,必然给行业带来连锁效应,比如。二线名酒跟风涨价或者被迫涨价;比如,  相似文献   

7.
张健 《新食品》2011,(11):66-67
目前,在安徽高档白酒市场上,除传统强势名酒“茅、五、剑”外.水井坊、国窖1573等白酒新秀都有涉足,省内区域强势品牌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纷纷推出年份酒系列,如高炉家和谐年份酒、古井年份原浆26年等,致使高档白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8.
吴冕  吴英 《新食品》2007,(33):54-55
没有其他白酒企业的高举高打,也没有所谓“终端拦截”,一瓶125毫升、商超售价不超过10元的劲酒,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创造了20亿元的业绩。在二线名酒纷纷加快市场扩张步伐的今天,劲酒的市场运营模式为整个酒类行业,尤其是白酒企业所瞩目。  相似文献   

9.
杨光 《新食品》2014,(21):28-28
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等一线名酒相继杀向大众酒,甚至不惜举起名酒买断品牌大旗以弥补自身的短板。这从新近结束的重庆糖酒会上,名酒贴牌产品扎堆就可见一斑。区域化白酒企业在大众酒的市场操作上,面临着近10年以来最大的竞争压力。在我看来,在新常态消费环境下,明显缺乏品牌优势的区域化白酒企业要想在家门口与一线名酒企业展开直面竞争,最好的选择就是聚焦于大单品、大板块、大战略,即推行“地头蛇聚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食品》2011,(9):121-121
综观中国高端白酒市场,茅台、五粮液是传统霸主,水井坊、国窖1573是高端新贵,四大品牌雄霸高端白酒市场。为了拉开与二线名酒的距离,创造更大的附加价值,一线名酒在逐渐朝奢侈品的方向迈进。二线名酒则为了争夺一线名酒提价后留下的市场空间,竞相升级,竞争趋于白热化。  相似文献   

11.
敬海锋 《新食品》2014,(12):70-71
长期以来,说起鲁酒板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地产品牌的“诸侯割据”。但从近期记者对山东白酒市场的走访情况来看,其原有的格局已经悄然改变。据记者了解,随着各大全国名酒企业纷纷将山东作为开拓的重点,以及山东省内如景芝、扳倒井等区域龙头企业对其他地区市场的“侵袭”,鲁酒品牌之间的旧平衡已被打破,山东各地的地产白酒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莫尔佳 《新食品》2013,(13):154-154
2013年,受政策、经济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白酒行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开始减缓。高端酒受挫,众多白酒企业都在逐渐将主推产品转向腰部产品。一线名酒纷纷进行战略调整,白酒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作为区域名酒代表的四特酒,则以从容的姿态,谋取新的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13.
祝有华 《新食品》2010,(20):90-91
在一线名酒一轮轮的涨价扛潮中,白酒市场的价格带被逐渐拉宽。在500元价格带以及一线名酒未来不断让出的高端市场上,以郎酒、西凤、洋河为代表的二线名酒,将拥有更多的发展优势、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敬海锋 《新食品》2013,(21):62-65
曾几何时,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块钢板一样的白酒板块,被大家纷纷说道:这是一个打不垮的行业,这是一个永远能够增长的行业。但是,就在忘乎所以地在市场盛宴中狂欢时,谁也没想到,似乎就在一瞬间,白酒行业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爆发,从一线名酒企业到区域性品牌,从上游厂家到下游经销商都进入了集体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15.
吴冕 《新食品》2005,(8):24-24
市场将进一步向名酒集中,这是“中国白酒未来五年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的共识。而在向名酒集中的过程中,除了现有的十七大老名酒,实质上还包含着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新生代名酒”也将成为聚合中心。  相似文献   

16.
《新食品》2013,(12):30-30
去年底今年初白酒行业刮起一场以价格为核心的“亲民风暴”,各大名酒企业纷纷加大了对中低端市场的投入和开拓力度,各大酒商开始转战中低端产品市场。酒企酒商普遍认为,在高端遇冷后.单价在100元—300元之间的中低端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希望之星。然后从最近记者的调查来看,众多白酒自降身价之后的逆袭之路,却走得并非意料中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7.
孔颖  冯柯桦  张榆桐 《新食品》2012,(15):138-140
最近一段时期对于很多名酒经销商来说,日子不太好过。从“限制三公消费”到“双公开”,相关措施的出台,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名酒市场销售的萎缩。一时间,众名酒经销商纷纷高呼“名酒难做”,连对名酒需求量较小的东北冰城哈尔滨也受到了不小影响。虽然这股风暴对整个哈尔滨市场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城市可能没那么大,但哈尔滨的各大名酒经销商们已经在谋划布局。为抵御这场风暴做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薏霜 《新食品》2013,(22):70-70
10月底,中国白酒14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13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一线名酒除茅台勉强维持增长外,其余皆面临着战略调整的严峻考验。二线名酒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高速增长时代已经彻底衰退。区域名酒除互助青稞酒表现差强人意外,整体增速大幅下滑。在宏观经济趋稳和政策趋严的大形势下,白酒行业的“寒冬”并没有在传统“双节”旺季中逆袭回暖.行业真正进入低增长、低账款、低利润的“三低”时代。  相似文献   

19.
蒋平 《新食品》2013,(23):11-11
很喜欢王先生的文章。每每阅读王先生的文章都能给迷茫之中的我一些指引。王先生提出的“中国白酒需要一场理性价格战”(详见本刊第21期),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不过关于“一线名酒不可能成为价格战主体”的提法我不是特别认可。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一线名酒的加入,那价格战就仅仅是价格战。  相似文献   

20.
王惜  曾祥斐 《新食品》2011,(17):149-149
近些年,一线名酒茅台、五粮液在不断提价后,逐渐让出广受业内外关注的300—500元的次高端价格带,各品牌在这个“金腰带”价位段展开进攻,争夺愈演愈烈。但纵观白酒行业趋势,业内外人士一致认为,具备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二线名酒才是最具实力的主角。它们最终会成为中国次高端市场的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