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SC精品葡萄酒公司简介;本土品牌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进口葡萄酒市场渠道;培训;最后的思考——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2.
曲喆谋大者     
崔林 《中国酒》2007,(1):47-47
曲喆 中粮集团总裁助理,中粮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长城在2006年被中国品牌研究院评为中国葡萄酒行业标志性品牌,品牌价值125.87亿元,稳居“2006年中国品牌500强”葡萄酒行业第一。目前,长城品牌葡萄酒销售收入20亿人民币,约占中国葡萄酒市场总额的25%。[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为 《新食品》2012,(8):116-116
2011年的进口葡萄酒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一段调整期,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品牌缺失,众多品牌陷入混战。不过从中国目前的葡萄酒市场整体情况和过往的白酒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必然还会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食品》2013,(17):100-100
在中国酒类行业的市场格局中,区域品牌永远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白酒如是,葡萄酒亦然。至于目前区域葡萄酒品牌鲜有提及,其一是由于行业发展阶段使然,其二是因为过往全国性品牌和进口品牌比较强势,其三则是由于区域葡萄酒品牌自身定位模糊。当下的中国葡萄酒行业正处于变局之中,在全国性品牌和进口品牌风光不再或遭受重创的背景下,区域葡萄酒品牌也许正迎来难得的成长机会。  相似文献   

5.
论典     
《中国酒》2006,(6):6-7
未来葡萄酒的爆炸性增长会和洋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中粮酒业常务副总经理吴飞点评:实际上洋葡萄酒会不会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是和中国葡萄酒本地销售会不会爆炸性地增长密切相关的,只有中国本地的葡萄酒市场足够大了以后,洋葡萄酒才会更加迅速地挟他们的资金、管理、品牌、质量优势进入中国市场,这个现象在以前的家电、洗涤剂、日化行业早已经上演过了,并且还在上演着。  相似文献   

6.
肖竞 《新食品》2008,(9):64-65
虽然意大利葡萄酒与法国葡萄酒同为旧世界葡萄酒的代表,但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口碑和知名度,却远远落后于法国葡萄酒。有业内人士分析,意大利葡萄酒企业缺乏品牌推广理念,意大利政府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不够。意大利葡萄酒选择的国内代理商不够强势,这些因素造成了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弱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一直是国际葡萄酒巨头眼红的市场,现在,许多品牌都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国产葡萄酒的崛起,葡萄酒进口的数量正在减少,但却有更多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未来我国葡萄酒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8.
《新食品》2011,(10):I0004-I0004
现阶段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与上世纪70时代以后的美国葡萄酒市场很相似,高速增长的同时伴有大量乱市的因素存在,只是如今的中国市场更显得功利化。加之葡萄酒作为快消品的意识薄弱、葡萄酒知识文化的推广滞后,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追捧在很多时候呈两极分化,中段的许多口碑不错的品牌往往被乱象所淹没,或举棋不定还未进入中国市场,这将导致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伴随混乱的阶段要经历很漫长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陈有进 《新食品》2013,(14):101-101
目前我国内地专门从事进口葡萄酒经销与流通业务的企业达到2.5万家左右,进口品牌达1400余个。但由于急速发展,如同饿汉子吃饭来不及嚼就吞了下去,肯定引起消化不良。一些葡萄酒进口商为了迎合市场,不分优劣,大批量地从不同的葡萄酒产区引进产品,造成进口葡萄酒品牌非常多,再加上国外的葡萄酒生产商对中国葡萄酒市场趋之若鹜,在不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寻找有国外生活背景的大陆葡萄酒进口商来做总经销商,裸价销售后,也不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引起市场混乱。  相似文献   

10.
田野 《新食品》2011,(8):I0014-I0015
中国市场5年后将走向成熟和理性 《葡萄酒评论家》:Castel品牌前几年的进入刺激了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以您多年世界葡萄酒行业的从业经验来看,中国市场还需要多少年才可能达到一个国际上认可的理性、成熟的葡萄酒市场?  相似文献   

11.
《新食品》2011,(3):I0007-I0007
当前很多传统酒水经销商正在积极寻找进口葡萄酒品牌。这是基于对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场的看涨心态,也是基于对国内市场混杂、企业不合格生产的“无奈”选择。2010年12月,央视曝光了昌黎酒企生产假酒的新闻,让国产葡萄酒再次遭遇寒潮。据行业数据统计,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市场销量呈明显下滑,进口葡萄酒凸显上升优势,然而进口葡...  相似文献   

12.
张茜 《新食品》2014,(22):88-88
中国葡萄酒市场从来不缺产品,缺的是能真正深入消费者内心、影响市场格局的品牌。进口葡萄酒不断冲击着国内市场,国产葡萄酒能叫响全国的品牌又屈指可数,在中外产品的激烈博弈中,酒商到底要如何选择?现在的产品越来越不好卖,消费者的自我主张意识越来越强,要激活他们的购买欲望必须要突破传统思维,具备创意、创新和个性的品牌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新食品》2013,(7):84-84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经历了两次大的浪潮,即将迎来第三次浪潮。1995年,进口葡萄酒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中国市场,但由于不熟悉中国市场的规则,不注重品牌营销,加上价位比较高,因而落败,这一时期集中在一线城市:2006年3月1日以后,随着关税的大幅下调,进口葡萄酒再次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时期开始,进口葡萄酒开始抢占二线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酒》2000,(5):17-17
从北京市商业信息咨询中心提供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10月份北京市的葡萄酒市场基本被十几个品牌所垄断。这些品牌的零售额占全部葡萄酒零售额的80%左右。其中,长城、丰收、张裕、夜光杯、王朝最为突出,尤其是长城,仅此一个品牌的销售额就占了整个葡萄酒销售额的16%左右,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葡萄酒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1、国产品牌得天独厚,洋酒品牌  相似文献   

15.
中原郑州,地处中国交通枢纽,历代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正所谓谋中原,定天下。葡萄酒相对白酒、啤酒类而言,虽然市场尚未成熟,但随着近一、两年葡萄酒品牌巨头及知名品牌厂商的市场推广及进口葡萄酒品牌的涉足,在沉寂的冰的背后,欣然流露出火的迹象。面对郑州的半成熟葡萄酒区域市场现状,用一句话概括比较妥当:一半是冰,一半是火。而造成不良现状原因,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食品》2010,(6):71-71
近2年时间,进口葡萄酒对中国酒类市场的冲击已经显而易见了。从刚刚结束的春节来看,进口葡萄酒内地非—线市场上。毋庸置疑的是,进口葡萄酒将在中国市场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进口葡萄酒的发展,那就是耳熟能详品牌的稀缺,能够真正为消费者所认可的品牌少之又少。在看到市场表象的情况下,我们的视角不能忽视其背后进行运作的洋葡萄酒商们,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他们真的能够带领进口葡萄酒占领广阔的中国市场吗?  相似文献   

17.
张茜 《新食品》2012,(22):102-103
HARDYS,是国际市场上知名的澳洲葡萄酒品牌,曾在中国市场上一贯以“哈迪”为名做营销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葡萄酒市场逐步实现了品牌的高度集中,仅张裕、长城、王朝3个品牌就占据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半壁江山。预计到2010年,中国对葡萄酒的需求大约是80万t,其中高档洒占50%,中档酒占40%,低档洒占10%。葡萄酒生产在市场需求的引导和企业自律以及政府的监督下,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低温发酵、冷榨过滤法、果汁酿造法、碳酸气密封法、粉末酒制法、无酒精葡萄酒制法等葡萄酒生产新技术不断涌现并不断应用到葡萄酒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陈有进 《新食品》2013,(15):101-101
虽然这几年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可谓风生水起,但相较于中国传统的白酒行业,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大多葡萄酒企业在团队的管理建设、营销策略的制定、品牌的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短板。  相似文献   

20.
郭晓霜  郭斌 《新食品》2006,(23):33-33
一方面,洋葡萄酒商们固守品牌打造观念,倡导文化渗透;一方面,市场以及洋葡萄酒代理商要求洋酒提供更富有价值竞争力的产品和切实的市场支持,两者的矛盾表明,洋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需要做出更大的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