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南平市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8—2017年南平市所辖10个县(市、区)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对事件归因变量进行统计,回顾性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20年间,南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事件184起,发病人数2 871人,死亡人数40人,年均发病率5.12人/10万,病死率为1.39%。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发期为第三季度,8月份事件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报告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为致病微生物事件,分别为80起(43.48%,80/184)和1 862人(64.86%,1 862/2 871);其次为有毒植物性事件,分别为66起(35.87%,66/184)和310人(10.80%,310/2 871)。引发事件的致病因子中,误食毒蕈共55起(29.89%,55/184),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共23起(12.50%,23/184);毒蕈为主要致死因子,死亡人数为35人(87.50%,35/40)。事件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39.13%,72/184),其中有毒植物性事件占66.67%(48/72);其次为宾馆饭店(22.28%,41/184),其中致病微生物事件占80.49%(33/41)。结论 南平市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控制策略应针对高发时段、多发地区、易发场所和高危致病因子实施重点监管,建立有效的预警、监测及政府监管机制,进一步遏制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21年淄博市临淄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研究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通过网络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1年淄博市临淄区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7 879例,发病时间集中在5—9月,占65.6%;报告发病率为1 214.02/10万;男女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占55.9%;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占71.7%;临床症状以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为主,占99.6%;可疑暴露食品种类排第一位的是水果类及其制品,占34.6%;就餐场所以家庭为主,占93.3%。结论:食源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相关部门应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加强监督管理以及健康教育,进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公众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015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和策略。方法 对201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77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布研究。结果 2015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7起,累计发病1111人,其中死亡6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发病时间是7-9月;饮食服务单位是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 其次依次为集体食堂、家庭和农村宴席;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除不明原因外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是动物类食品。结论 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因素、高发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针对性加强毒蕈中毒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监测医院报告的1 226例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描述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并对就诊及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8—2020年白云区食源性疾病病例男性为567例(46.25%,567/1 226)、女性659例(53.75%,659/1 226),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37.19%,456/1 226)病例职业以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为主,6-10月为就诊高峰期,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41.80%,754/1 804),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餐饮服务业居多,可疑暴露食品种类以肉及肉制品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医院级别高,呕吐次数多与病例就诊及时性呈正相关,腹泻、腹泻次数多呈负相关。结论 白云区食源性疾病高温季节高发,家庭和餐饮服务机构为高危场所,重点关注肉及其制品的卫生状况,应进一步针对性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全国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20年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4 558起,发病人数259 481人;事件高发于6~9月(60.82%)。致病因素以有毒动植物及蘑菇中毒(43.56%)、不明原因(35.49%)和微生物(16.42%)为主,其中菌类及其制品导致的事件数占比(18.33%)与死亡人数占比(52.69%)最高。暴露场所主要在餐饮服务单位(49.31%)和家庭(46.68%),且暴发于家庭的年均增长率最高(33.66%)。结论 近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是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集中于菌类及其制品;事件高发于6~9月,暴露场所以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为主,且倾向于家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山市2018—202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市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59起,发病1 362人,死亡8人,罹患率13.98%。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6—8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67起(64.48%)。毒蘑菇中毒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7.88%和75.00%。家庭、餐馆、学校和农村宴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家庭报告190起(73.36%),死亡8人(100%);农村宴席平均每起事件发病人数高于其他场所。食用毒蘑菇(99起)和有毒动植物(44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453例)居首。结论: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家庭为主要暴发场所,毒蘑菇中毒是致死率最高的致病因素。应加强卫生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野生菌及微生物食物中毒健康教育,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数和死亡数,降低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辽宁省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分布,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收集辽宁省2014-2019年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患者粪便标本开展特定病原体检验,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辽宁省共报告171 219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其中25~4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3...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疾病负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估计我国细菌性食源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推算我国急性腹泻的发病率,综合胃肠炎患者腹泻比例、胃肠炎患者食源性比例可推算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结合食源性疾病的细菌比例可推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推算住院率.利用卫生部调查数据获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结合食源性比例,获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结果 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每年发病人数可达9411.7万人次,其中2475.3万患者曾就诊,335.7万患者曾因病住院,8 530例患者死亡,病死率0.009 1 % o结论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负担依然较重.我国应逐步开展覆盖全国的食源性疾病负担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2015-2019年贵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掌握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 按发病的时间、年龄、职业、发生场所、食品包装方式及地区分布等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贵阳市监测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4335例.6-10月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占59.22%(2...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03年~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规律,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003年~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暴发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为共收集到发生在2003年~2015年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事件86起,累计发病2 431人,死亡0人。肠毒素A(enterotoxin,sea)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最多,其次为肠毒素C(enterotoxin C,sec)。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大多发生在夏、秋两季,然而食物中毒人数以春季最多,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中毒人数最少。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最多。肉及其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数最多。因此,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指导合理加工或保藏食物,防止食物交叉污染或腐败变质,从而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谈及我国2007年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并分析了原因;2007年我国植物油供给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继续加大,我国出台了对植物油市场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1997-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广州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07年的食物中毒档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归类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7年广州市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520起,中毒人数10103人,死亡41人,发病率为12.82/10万,平均中毒规模为19.43人/起;中毒起数和发病率总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但中毒规模呈下降趋势;中毒高发时间在5-10月份;中毒食物以动物类食品为主(52.69%);42.31%的中毒场所发生在集体食堂;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污染为主(52.31%);中毒发生原因主要为生熟食品交叉污染以及原料污染或变质;引起中毒死亡主要原因为毒蘑菇和假酒中毒。结论广州市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重点是集体食堂熟肉食品微生物性中毒;加强预防食物中毒宣教工作将有效控制误食有毒食物中毒死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03-2005年中国酱油中氯丙醇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中国酱油的卫生质量,2003—2005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在中国14个省市监测了酱油中氯丙醇的污染,3年共监测915个样品,统计结果显示中国酱油中氯丙醇的3年总平均值为0.892mg/kg,总检出率为70.88%,如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行业标准1mg/kg来判定,其总超标率为11.34%,最大值达到189mg/kg。从地区分布分析,广西、浙江、河北、河南的总平均值为1.142~1.793mg/kg,属于严重污染水平地区;福建、陕西、广东、重庆、山东、江苏、吉林和湖北的总平均值为0.209—0.995mg/kg,属于中等污染水平地区;上海和北京的总平均值为0.15和0.03mg/kg,污染水平低于其他地区。我国部分酱油生产企业在酱油中加入酸水解蛋白调味液,致使酱油中氯丙醇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5.
揭阳市2004—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揭阳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与规律。方法收集揭阳市2004—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揭阳市2004—2007年共发生食物中毒36起,中毒人数372人,死亡2人,中毒死亡率为0.538%;中毒原因主要为化学性因素,占中毒人数的35.22%(131/372)。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占47.22%(17/36)。引起中毒的食品以受农药污染的蔬菜为主,占38.89%(14/36)。结论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加大对集体食堂的监督力度是减少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2004年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4年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13个监测地区共上报612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14980人,死亡48人。在病原清楚的事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47.5%和71.0%;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3%和15.2%;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1.5%和13.4%。副溶血性弧菌是最主要的微生物性病原。结论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仍是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发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研究200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趋势和特征。方法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5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14个监测地区共上报485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10179人,死亡45人。在病原清楚的暴发事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42.4%和58.2%;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3%和25.6%;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3.2%和9.2%。结论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目前我国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副溶血性弧菌是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宝鸡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按照GB/T 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方法检测。结果2005-2007年共对302份食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检出致病菌86株,检出率为28.5%,其中单增李斯特菌52株,检出率为17.2%,副溶血性弧菌24株,检出率为38.1%,沙门菌8株,检出率为2.6%,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2株,检出率为0.7%。5类食品中鲜冻水产、生畜禽肉、速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5.6%、30.7%、25.0%%,熟肉制品、生食蔬菜中也有检出,分别为7.8%、7.3%。结论鲜冻水产、生畜禽肉、速冻食品是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主要食品,存在食物中毒隐患,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涉及兽医、食品、环境、医学等多个领域,危及食品安全、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生命健康,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微生物药物生产和消费国,其中约60%的抗微生物药物被用于养殖业。由于抗微生物药物在养殖业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大量耐药细菌的出现和迅速传播。遵循“One Health”策略,联合国鼓励各国建立跨部门间的AMR协调机制。研究比较了中美欧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的发展、框架及部分监测结果,发现各国监测体系基本涵盖人群、食品动物和相关食品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同时也监测人医和食品动物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量。欧美国家和地区起步较早,通过近30多年的发展,基本掌握了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的基线水平及药物使用水平。我国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起步较晚,人群、食品动物和相关食品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发展近20年,而食品动物抗生素药物使用量监测于2018年开始启动,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欧盟监测体系实施跨部门协作机制,数据共享共用;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不同部门负责的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但尚未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存在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无法最大化发挥现有数据资源的效用。欧美经验对我国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有一定启发:我国应逐步完善耐药监测系统、建立多部门协同共治机制及加快新技术在数据挖掘中的运用,从而综合提升遏制细菌耐药性的能力,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0.
猪肉加工、流通过程中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猪肉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源性病原细菌是猪肉安全的重点监测对象。选择猪肉加工、流通过程的主要环节,应用PCR技术对沙门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大肠杆菌O157等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所监测的6个环节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原菌污染,其中取内脏环节污染率最高,达49%;在监测的病原菌中,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率最高,平均污染率为8.4%。取内脏、冷藏和销售环节是猪肉发生病原菌交叉污染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