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二泉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丰鎭县县城东南60里,是紅旗人民公社南溝村管理区大小40多座山的总称,由于它是山西陽高县大泉山水土保持典型經驗在丰鎭县开花后第一个丰收的碩果,因而取名“二泉山”。“二泉山”的面积約28.33平方公里,屬海河水系永定河上游,黄土丘陵溝壑区,山嶺重叠,溝谷交错,土地非常瘠薄坚硬,民称之为“死黄土”,缺乏水分和养料,全部是童山秃嶺,不見林木。山头上  相似文献   

2.
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基本情况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成立冯家山水库灌区西起金陵河,东至漆水河,南接宝鸡峡总干渠,北到乔山脚下。灌区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18公里,灌溉陈仓、金台、凤翔、岐山、扶风、眉县、永寿、乾县等八县(区)9.07万公顷耕地,其中自流4.33万公顷,抽水4.74万公顷。多年来冯家山水库灌区形成了“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被形象地称为“县管抽,乡管斗,冯家山管干支和枢纽”。抽水灌区由各受益县自主管理,冯家山水库管理局主要负责自流灌区干支渠系的供水管理,斗渠以下由群众组织管理。因此,冯家山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主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峡建设》2006,(1):62-63
丰都周代曾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 建县,当时因城靠平都山,叫平都县。隋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取丰民洲的“丰”和平都山的“都”名丰都县。明代朱元璋将丰都的丰字改为酆都山的酆,自此“鬼国”、  相似文献   

4.
行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龙头”带动整体腾飞行唐县水利局石国华地处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的行唐县,“抓龙头、带全局”,在全县掀起以“北水南调”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北水南调”工程,即把位于县北部的沙河水引入县南部的部河,回灌补充地下水。该工程兼...  相似文献   

5.
梁晓菲 《山西水利》2008,24(2):91-91
文水,因境内有文峪河而得名。文峪河,古称文谷水、文水,发源于方山县境内关帝山的神尾沟,称为中西河,至文水境内与西葫芦河相汇后,始称文峪河。出文水后,过汾阳、孝义,在介休汇入汾河。上游位于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植被甚好,河经之地多为山谷,且水多波纹,故称文水。《水经·文水》:“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一九六四年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华国锋同志在《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了“苦战五年,到一九八○年,要求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建成大寨县”和“要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目前,全国人民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贯彻执行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  相似文献   

7.
全国间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于安稳省江淮丘陵中部,地处巢县、庐江、肥西、肥东四县之间,水面面积约120万亩.巢湖素称富饶的鱼米之乡,而且又是旅游胜地.巢湖风光美丽如画,就在于沿岸有很多名山和诸多名胜古迹.名山有:形象九狮的银屏山、展翅欲飞的凤凰山、以范曾命名的亚父山、青翠欲滴的大秀山、“一山分四顶,三面平湖”的四顶山(又名四山和朝霞山),还有“翻天第一胜处”的傍山.使山又8呈大山,距舆县城西45公里,是个涵o小岛,沟里湖水上的天环治风港,和8代奥滴水战的浮油处.自a以来,为兵教必争Z地.据史书记日…  相似文献   

8.
绥宁县地处湘西南南岭余脉与雪峰山交汇处,位于湖南省邵阳市西南边陲,全县总面积2927.67平方公里,总人口35.67万人,有汉、苗、侗、乡镇。362个村(居)民小组,也是全国“老、瑶、壮等16个民族,辖25个(居)民委员会,2772个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县,少、边、山、穷”县之一。  相似文献   

9.
老陡山水电站把在职工中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遵守水电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站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学习计划,完善了考评制度,结合县水利水保局下达的年度考核任务和本站实际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老陡山水电站深入开展坚持“三讲”和遵守“三规”活动@王晓林  相似文献   

10.
乌江     
气势磅礴、咆哮千里的乌江,是贵州省最大的河流。自从1934年底至1935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两次从江上强渡之后,便以英雄的河流闻名于世。乌江,古时名“延江”或“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乌蒙山东麓的香炉山。自西向东北流贯贵州的中部,至沿河县进入四川,方向折北,在涪陵县注入万里长江,是长  相似文献   

11.
大叠水瀑布位于昆明市郊的路南县,源于珠江之南盘江。据《路南州志》载称,大叠水“崖高千仞,瀑布飞流,声如霹雳,势如云雾”,远近闻名。这里群山环绕,绝壁摩天。其西北与东南,山势陡峭,轻烟凌峰。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峭壁之上松青欲滴,翠竹掩映,山  相似文献   

12.
梁晓菲 《山西水利》2008,24(5):91-91
垣曲因境内群山如垣,而且又地处于黄河九曲之一的地方而得名。春秋时为东山皋落氏部族,战国时属魏国称为王垣,因其地近王屋山而得名。西汉时称为垣县,《博物记》云:“山在县东状如垣”。宋改称垣曲县,属绛州。《宋史·地理志》:“绛州,领有垣曲县”。《山西郡县释名》:垣曲县“周围皆山,如垣之曲。”  相似文献   

13.
《小水电》1999,(4)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是自治区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的第一批6个县之一。县电力公司为了降低农村电网的损耗,减轻农民负担,按照国家有关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的要求,结合实际投资30多万元,选择西岭乡大岭山自然村和平安乡里陂自然村作试点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如  相似文献   

14.
刘千珍 《中国水利》1999,(11):25-26
绵右灌区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井陉县。县内全境皆山,沟壑纵横,历史上几曾发生饥民相食的惨景。新中国成立后,饱尝干旱之苦的井陉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自1958年至1977年持续20年穿山不止,引绵水上山,实现了自流灌溉,使全区粮食产量由建渠前的500万公斤提高到1.2亿公斤,亩产由35公斤提高到700多公斤,使年年吃国家救济粮的缺粮县变为年年向国家作贡献的余粮县。由此,人们称灌渠为“井陉的翻身工程”和“井陉人民的生命渠”。  相似文献   

15.
在孙吴县二门山水利枢纽工程即将开工之际,省水利厅在工地召集有关单位专题研究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目的就是确保工程顺利建成,为我省按期完成“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二门山水利枢纽工程1976年开工,1980年缓建下马。2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2002年作为我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电源工程,被水利部批准重新立项建设。它的重新立项建设凝聚各级  相似文献   

16.
水岩 《山西水利》2013,(9):51-52
汾河左岸一级支流,古名洞过水,亦称洞涡水、同过水、涂水,俗名小河,“潇河”之名始于1945年,因“潇”、“小”谐音而得名,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水经·河水》:“洞过水,出沾县北山,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西入于汾.”《水经注·汾水》:“(汾水)又南,洞过水从东来注之.”《清一统志》太原府:“洞涡水,俗名小河.”《水经注·洞过水》:“洞过水出沾县北山.”《魏书·地形志》晋阳:“同过水,一出木瓜岭,一出沾岭,一出大廉山,一出源过祠下,四水合道,故日同过,西南入汾.”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马道岭,在太原市小店区洛阳、南马村间汇入汾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三峡建设》2006,(1):37-39
夷陵古属“荆州之域”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册。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复置夷陵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元年(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  相似文献   

18.
秦淮随笔     
孙峰 《江苏水利》2003,(5):47-48
秦淮河是南京文明的发源地,源出句容、溧水两县,经江宁东山镇过南京城至三汊河入长江,1980年新辟的16.9km长的秦淮新河由东山镇至南京雨花区金胜村入长江。古都南京自始就是人文荟萃之处,尤以旖旎多姿的“十里秦淮”贯穿全境而被誉为“江南佳丽地”。从两千四百多年的古城“越城”建于秦淮河畔始,历经东吴、东晋,到了晋成帝成康三年(公元337年)又立太学于秦淮河畔,宋、齐、梁、陈保持不变,“六朝金粉”之称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三峡建设》2006,(1):64-65
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枳县,为区境置县之始。东汉时,分枳县置平都县。三国蜀汉时,增置汉平县,隶涪陵郡(郡治彭水郁山镇)。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年)置涪郡(又名枳城郡),为区境置郡之始。隋置涪陵县、丰都县、垫江县,分隶巴郡、巴东郡和宕渠郡。唐胃涪州,辖武隆县、涪陵县、隆化县。北宋改隆化县为宾化县,建置同唐。南宋置涪州,辖涪陵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委、省政府今年在血防工作中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将治虫同治山治水相结合,治病同治穷致富相结合,防治与科研相结合,发动群众再送“瘟神”取得新进展。江西省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严重疫区之一。全省有8个地(市)、35个县(市)、367个乡镇流行血吸虫病。其中,鄱阳湖区和长江沿岸尤为严重。省水利厅狠抓水利工程灭螺工作。今年已投放150万元资金用于血防,重点抓了彭泽县太泊湖、余干县康山圩区农业开发。长江九江大堤、星子县苏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