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气东送管道万福河穿越工程定向钻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学才 《人民长江》2010,41(5):37-39
在敷设长距离输送管道时,遇到特殊地形如河流、堰塘及建筑物等不便于开挖施工地段,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可减少工程量和节省工期。川气东送万福河穿越管道工程采用了定向钻施工工艺。重点介绍了定向钻施工时导向孔钻进、预扩孔、洗孔、回拖等技术措施,并阐述了泥浆的拌制、循环及回收工艺。其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进行定向钻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沙颍河穿越工程,采用了施工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的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文中介绍了DN1016 mm大口径输水管道在沙颍河复杂地质条件下定向钻穿越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案,论述定向钻穿越路线及地层选择、钻机及钻具优选、导向孔钻进、扩孔、回拖、泥浆配制等关键技术,总结工程设计经验,为大口径长输管道定向钻穿越技术在复杂地层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输水管线施工中,采用定向钻拖拉直径较大(内径大于1 m)钢管穿越河道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该工艺采用大型的定向钻机进行导向孔钻孔、扩孔、泥浆护壁、洗孔、管道回拖等施工。阐述了山西省晋中东山供水工程输水线路施工二十八标管道在穿越汾河时,用定向钻拖拉DN1 020钢管的施工要点,以便在同类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定向钻是指利用导航仪的导向作用,使导向钻头沿着设计轨迹钻进,完成导向孔的施工,再利用反拉扩孔的施工方法将工作管道铺设在设计位置的一种非开挖管道施工的方式、该技术的关键是沿着设计的导向孔轨迹进行导向孔钻进施工.它是利用放置在钻头内的探头发射信号,地表导向仪测出钻头位置、深度、顶角、工具面向角等参数,在钻机的操纵下,实现有目标的引导式钻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焦作博爱供水配套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详述定向钻导向孔施工前准备工作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导向孔直接关系到主管能否顺利穿越,且因工程下穿南水北调总干渠,对导向孔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进行预控,施工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多层次管理,才能保证导向孔的施工质量。最后,对水平定向钻穿越导向孔施工的经验与教训加以总结,为今后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南水北调等资源和能源管道项目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给水排水》2004年第9期刊登了“导向钻(拖拉管)管道敷设工艺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拖拉管法能否在城市道路雨、污水管中应用值得探讨。笔者根据在实践中掌握的情况,认为该方法能够应用于污水倒虹管施工中,并能克服传统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1导向钻进敷设倒虹管的技术特点导向钻进敷管法是非开挖敷设地下管线技术中的一种,在电信行业应用较早。其工艺流程主要有三个阶段:钻导向孔(见图1)→回拉扩孔、成孔→回拉敷管。它具有非开挖施工的共同优点,如无须断航等。此外,其钻孔轨迹是一条平滑的曲线,避免…  相似文献   

7.
泥浆是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中的关键因素,被视为穿越工程定向钻的"血液",其作用主要是悬浮和携带钻屑并排到地表、稳定孔壁、降低钻进时所需的扭矩和推拉力、冷却和冲洗孔底钻具等。泥浆的主要工艺性能是流变性和失水造壁性,现场控制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粘度、密度、滤失量和含砂量。水平定向钻施工,特别在管道回拖过程中,对于泥浆要求更高。通过优化配方,调节性能,提高泥浆的润滑性,降低摩阻,增强携砂、岩效果,从而保证水平定向钻成孔效果以及在扩孔、管道回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水平定向钻工艺扩孔孔径比管道外径大两级,管道标高控制不准,达不到排水相关规范要求;且拉管距离短,对两端造斜距离要求高。改进的定向钻施工工艺解决了以上困难,非常适合不良地质地区污水管道的非开挖施工,且标高控制、管道整体性及密闭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了穿越南水北调总干渠定向钻施工期间,各施工阶段容易出现的导向孔与设计穿越曲线偏移、导向孔卡钻、扩孔卡钻、管线回拖受阻、钻孔塌方、回拖过程中出现拖力过大,拖不动管的情况、冒浆等几种质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水平定向钻穿越河道时堤防施工期的安全稳定,科学分析和评价水平定向钻埋管技术对堤防安全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水平定向钻穿越堤防工艺基础上,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适用于含软土层堤防的典型计算模型,进行扩孔施工对该类堤防的扰动分析,提出管道埋深、管径、穿越位置、堤防迎水坡坡比等因素,对堤防安全稳定的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某大型定向钻工艺管道穿越沁河工程顺利施工,对施工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合理选取并严格控制最大泥浆压力、扩孔速度、泥浆黏度与容重等关键技术参数,有针对性地制定防冒浆施工措施,对穿越路线的薄弱地带进行预加固,严格控制导向孔施工轨迹以及入土角和出土角精度,钻进过程中泥浆压力、钻进轨迹、泥浆循环所反映的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出现差异时,随时修正泥浆压力、钻进速度等控制参数,实现了定向钻顺利钻进、施工全过程不冒浆以及管道精确就位,创造了定向钻工艺双管穿越河道工程、管道直径达1 016 mm、穿越长度1 750 m及最大埋深超过33 m等多项国内施工纪录。  相似文献   

12.
部分城市地下工程的管道埋深较浅(属半无限空间土体),上覆土压力较小,使用水平定向钻进行扩孔施工时常处于过压状态,易导致地表隆起变形,地面冒浆等情况发生。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和镜像法,推导出半无限空间土体下采用水平定向钻扩孔施工时地表位移的解析解,并以西安地铁十号线某穿越工程为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相一致,且平均误差仅为7%;增大扩孔级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可以减小地表变形;强度理论效应对地表变形计算的影响不容忽视,计算时应根据土质选取合适的强度准则,避免使用D-P1和D-P3准则。分析结果可为水平定向钻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采用常规开挖施工技术的条件日趋受限,而非开挖定向钻技术以其具有的巨大优势能够满足城市管道施工的要求。以海口市白龙路供水管道建设工程管道敷设为例,阐述了非开挖定向钻施工技术在大管径、长距离PE给水管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所取得的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水平定向转回拖过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为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管道下穿的不同曲率半径建立了基于S型平面路径的水平定向钻管道回拖过程的有限元模型,获得最佳曲率半径的施工方案,并分析了管道回拖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轴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在进入2-3弯曲段时,管道与导向孔产生较大的侧向接触力,应力应变增大明显,最大径向拉应力为163.8MPa,轴力呈现先迅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大的趋势;当管道穿越2-3弯曲段后,管道与导向孔之间的接触力迅速减小,管道处于悬浮状态,局部与导向孔接触稍大,应力应变值基本趋于稳定,且回拖力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局部呈现阶梯式增加的现象;根据仿真模型最终计算,获得管道轴力最大值为10846kN,与实际回拖力为12033kN相比,拟合偏差仅为9.9%,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最后提出净浮力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平定向钻技术具有免开挖、施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在供水工程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潍坊市临朐县农村供水工程为例,设计应用水平定向钻技术穿越河道等地段,选取供水管道为钢塑复合管,管径规格DN600,钻进轨迹入土角为10°,出土角为6°,弯曲段曲率半径为800 m,距离河床高度7 m。同时,泥浆不同钻进阶段设计不同参数,且压力0.30~0.40 MPa。扩孔最终管径900 mm,回拖力1 421 kN。  相似文献   

16.
以无锡市缘溪大道南延污水管道为例,介绍了污水干管拖管法穿越流砂段设计,包括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井设计、扩孔钻头选择、管道加固设计、定向钻拖管段注浆法设计、循环泥浆和置换泥浆设计。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定向钻拖管法和二程式拖管法交替的施工方案,能较好地解决拖管法穿越流砂层的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森 《人民长江》2007,38(3):45-47
在管道敷设施工中,对于一些不能或不允许开挖穿过的地段或建筑物,常采取非开挖方式进行穿越施工.介绍了非开敷挖设管道施工技术在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中应用情况,分别阐述了顶管、水平螺旋钻、定向钻等技术措施及其各自的特点,其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敷设水利水电工程、城市供水、排污及其他各类管线工程采用非开挖法穿越地面各类构筑物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场情况对传统水平定向钻敷管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倒虹井的功能,将倒虹井兼作水平定向钻敷管的作业井,合理利用水平定向钻敷管技术,解决了复杂环境下敷设倒虹管的问题,并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石油管道一般都采用直埋的敷设方式。鉴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特殊性。该石油管道穿越南水北调干渠位置采用了定向钻方式,并在石油管道穿越施工和干渠施工两个方面都采取了安全措施,能确保管道运行安全和干渠施工及运行安全,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石油管道对干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平定向钻进施工是非开挖地下管线铺设技术的一种,主要应用于管线穿越河流、现状道路或管道埋深较大、开挖施工难度大的场合。以西安市秦汉新城东区压力污水管道工程为例,研究水平定向钻先导孔轨迹设计参数对于跨越长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取消造斜直线段可最大程度减小跨越长度,此时的入土角只和曲线段曲率半径、管道覆土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