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Al-Si中间合金对Al-Mg-Si系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Si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含18%Si的Al-Si中间合金对合金的铸态组织作用效果较好,并能合理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随Al-Si中间合金中Si含量的增加,Al-Mg-Si系合金的耐腐蚀性下降,Si含量高于18%后下降显著;Al-Si中间合金中Si含量的增加,能提高Al-Mg-Si系合金的抗拉强度,Si含量高于20%后其抗拉强度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Al-Mg-Si系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Mg/Si质量比对合金显微组织、腐蚀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g/Si质量比为1.5时试样铸态晶粒均匀细小,箕强度和塑性达到最佳配合,二者比值超过1.73后,抗拉强度急剧降低.Mg/Si质量比在1.5 ~1.7范围内合金腐蚀性能相对稳定,Mg/Si质量比大于1.73或小于1.5后材料的耐蚀性能下降显著.过剩Mg元素对Al-Mg-Si系合金的电导率有较大影响,Mg/Si质量比为1.65时材料的导电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3.
提高Al-Mg-Si系合金强度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晶粒细化、稀土元素Sc、合金元素Si以及时效制度对Al-Mg-Si系常用材料6063铝合金强度的影响,并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细化剂与电磁搅拌的联合作用能显著细化铸态组织,适量Sc元素的加入能大幅度提高材料强度,合理调整Si元素含量以及适宜的时效处理制度均有助于材料抗拉强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Si含量对606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Si元素对606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过剩Si元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适量过剩Si对合金的铸态组织具有细化效果,并能改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过剩Si含量小于0.06%时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没有明显变化,Si过剩量较多时其耐蚀性能下降显著;过剩Si的增加会导致材料的导电性能下降,镁与硅质量比略小于1.73时其导电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张建新  高爱华 《铸造技术》2005,26(4):313-314
研究Al-Ti-C中间合金对Al-Mg-Si系铝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Al-Ti-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l-Ti-C中间合金对Al-Mg-Si系合金铸态组织具有强烈的细化作用,同时对其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及抗拉强度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合金化元素Mg、Si、Cu、Ag、Zn、Ti、稀土等合金元素对Al-Mg-Si系抗菌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Mg、Si元素能够在Al-Mg-Si系抗菌铝合金中生成Mg_2Si相,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Cu可改变Al-Mg-Si系抗菌铝合金的相析出序列,并可能形成新相(θ、Q、S)与Mg_2Si相共同作用改善合金的性能;Ag、Zn、Ti、稀土等合金化元素在改善Al-Mg-Si系抗菌铝合金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7.
合金元素对606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高爱华 《铸造》2007,56(6):642-644
以Al-Mg-Si系6063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主要合金元素Mg、Si和杂质元素Fe,Zn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在分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改善材料性能的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主要合金元素Mg、Si对材料的强度和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生产实际中应使二者质量之比略小于正常值1.73;杂质元素Fe、Zn对合金组织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一般会使制品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点缺陷。  相似文献   

8.
张建新  高爱华 《铸造》2005,54(6):560-562
研究了Al-Ti-C中间合金对Al-Mg-Si系铝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Al-Ti-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l-Ti-C中间合金(0.22%左右)对铸态组织具有强烈的细化作用,0.22%的Al-Ti-C处理剂能使材料的导电率提高3%左右,0.20%的铝钛碳处理剂对材料的腐蚀性能及抗拉强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分别研究了Si、Cu元素的加入对Al-Mg-S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作用,并对其随后加工工艺进行了合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Si、Cu元素的增加,晶粒逐渐减小,硬度值随之增大;在相同条件下,Cu元素对铸态合金强化效果要比Si元素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主要归因于更多强化相的形成促进了结晶形核过程。通过对不同加工工艺后合金性能的比较分析,在本实验条件下合金经固溶时效、冷轧、二次时效后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分别为392MPa、11.60%。  相似文献   

10.
过剩Si对6063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过剩Si对606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过剩Si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适量过剩Si对合金的铸态组织具有细化效果,并能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过剩Si含量小于0.06%时,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没有明显变化,过剩Si含量超过0.06%时其耐蚀性能显著下降;过剩Si的增加会导致材料的导电性能下降,w(Mg)/w(Si)小于1.73时其电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合金元素对Al-Mg-Si系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新  高爱华  陈昊 《铸造技术》2007,28(3):373-375
以Al—Mg-Si系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主要合金元素Mg、Si和杂质元素Fe、Zn对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在分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改善材料性能的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主要合金元素Mg、Si对材料的强度和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生产实际中应使二者质量之比略小于正常值1.73;杂质元素Fe、Zn对合金组织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一般会使制品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点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Al-Mg-Si系合金热处理制度和合金成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Al-Mg-Si系合金强度预测模型(ANN-GA模型)。通过单因素和双因素分析,研究了合金元素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Mg含量的增加、Cu含量的增加或者Fe含量的减少,铝合金的抗拉强度整体上呈现升高的趋势。双因素分析更能反映输入参数对铝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Mg/Si比、Mg+Si总量和时效时间对Al-Mg-Si系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铝合金的硬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ANN-GA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峰值时效时间为29 h,相对误差为11.86%。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对Y、Zr微合金化Al-Mg-Si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Y、Zr有助于细化合金铸态晶粒,合金铸态组织在晶界处有明显的偏析,经535 ℃×14 h均匀化处理后偏析现象得到改善。合金经热挤压后,沿挤压方向分布着大量的第二相,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第二相逐渐溶解在铝基体中。时效处理后,合金中弥散分布着大量的β″相以及其他细小的析出相,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合金经530 ℃×2 h固溶+180 ℃×8 h时效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达408 MPa,伸长率为14.8%。  相似文献   

14.
晶粒细化剂对Al-Mg-Si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中可  李家锐  车云 《铸造技术》2012,33(5):537-539
研究了进口Al-Ti-B和自制Al-Ti-B-RE晶粒细化剂对Al-Mg-Si铝合金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2种中间合金都能显著细化Al-Mg-Si铝合金的晶粒尺寸,对力学性能和布氏硬度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Al-Mg-Si铝合金的晶粒尺寸随着自制中间合金加入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加入量为0.2%时,合金铸态组织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稀土钇含量对AZ6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钇可使AZ61合金铸态组织中的β相数量减少、铸态晶粒细化;大部分钇与铝结合生成高熔点、高热稳定性的稀土相A12Y3;固溶处理后,β相完全溶解而稀土相则以块状或杆状存在于晶界周围;适量的稀土钇可以提高AZ61合金的室温及高温强度、硬度和延伸率;而过量的稀土钇则会导致AZ61合金的性能下降;稀土钇的含量为1.0%时合金可得到较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稀土Y对Mg-2.0Zn-0.3Zr镁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Mg-2.0Zn-0.3Zr镁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Y,研究Y元素及其含量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当Y含量从0.9%增加到1.9%(质量分数,下同)时,组织明显细化,晶间化合物呈连续细网状;当Y含量达到3.7%时,晶间化合物呈不连续的粗网状。当Y从1.9%增加到5.8%时,合金强度逐步提高。Y含量为0.9%时,Y的细化作用及适当的W-相含量对塑性有利,延伸率达到最大值24.8%;Y含量为3.7%时,W-相的数量因X-相的出现而减少,晶间化合物变为不连续网状分布,对塑性有利,合金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为232MPa,屈服强度为124MPa,延伸率为23.5%。添加Y后的Mg-2.0Zn-0.3Zr合金流变应力和挤压变形抗力提高,但可通过420℃,12h热处理和热变形温度提至450℃,改善合金的热成型性并获得更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刘晗  薛松柏  戴玮 《焊接学报》2014,35(12):93-96
研究了Zn,Sr元素对Al-Si-Zn钎料的铺展性能、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气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n元素含量降低,钎料的铺展面积可增大51%,6061铝合金钎焊接头的强度逐渐升高,达到120.5 MPa.当加入Sr元素后,钎料的铺展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且随着Sr含量的增加,块状初生硅不断减少,共晶硅由针状转变为点状,并呈网状分布.当Sr元素质量分数为0.09%时,6061铝合金接头强度最高,为137.1 MPa.钎焊管路气密性测试结果表明,Al-0.2Si-77.8Zn及Al-2Si-62Zn两种钎料的气密性均逊色于Al-6.5Si-42Zn钎料.全浸试验后,Al-6.5Si-42Zn钎料的强度降低4.6%,而加入0.09%的Sr元素后钎料的强度降低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