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正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通道来实现数据传送的一种通信方式。根据传输线路的电压等级,可以将电力线载波通信分为高压电力线载波(35k V及以上)、中压电力线载波(10k V)和低压电力线载波(380/220V)。其中,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10k V中压配电线作为传输通道的一种通信方式。中压电力线载波通  相似文献   

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定义、技术分类以及特点,讨论了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还特别就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和低压用户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及与其有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结合载波通信技术在10kV配电线路上的现场通信测试情况,分析了变电站网络拓扑结构及阻抗匹配对中压配电网载波信号的影响,为智能配电网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实用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十一五”电力通信规划电力线载波技术部分的内容和当前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高、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中一些具体的技术热点对策,指出电力线载波要做好电力通信的备用通道,要积极发展特高压载波和中压载波,今后的努力方向是高速宽带载波。文中提出的观点对我国电力通信运行和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低压电力线载波网络复杂,具有未知性与时变性等特点,难以像中压电力线载波一样根据线路物理拓扑结构组建载波网络。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拓扑结构"组网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方法,描述了建立该结构的算法,并进行了实验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可靠地实现低压电力线载波的组网,虽需消耗一定的时间,但能满足目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中压配电线载波通信DL 790系列标准出发,尤其针对DL/T 790.31标准,现场测试中压架空配电线载波通信的频谱干扰,结果分析显示,按照DL/T 790.31标准,中压配电线数字载波通信装置设计为标称信号输出功率最大5 W(37 dBm),其所产生的泄漏干扰不会对现有的载波通信系统,尤其是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系统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35 kV变电所概况和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PLC)设备,给出中压PLC组网方案以及组网方式.以电力线路为传输通道,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电力线通信技术将传统的输电网用于通信,因安装方便、维护量少、投资小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电力线信道复杂的传输特性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文章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介绍了中压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对山西某中压电力线信道的衰减特性进行了分析测量,建立了该信道的滤波器模型,并成功应用到OFDM仿真系统中。通过一系列测试,验证了OFDM技术在中压电力线多径衰落信道的条件下,能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9.
<正>中压载波通信技术与公网通信相比具有天然优势,其通信覆盖面与电网结构一致,不存在采集盲点位置。中压载波设备安装灵活简便,通道无需单独布线建设,且通信组网形态可以根据中压配电网分布情况灵活自适应,通信网络不需运行租借费用,能有效降低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成本,为此,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为研究中圧电力线路载波通信特性的阻抗规律,本文针对中圧电力线路载波通信特性进行了实地阻抗测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诸如智能家电、电力线互联网接入等高速数据传输应用中存在的高频载波信号难以通过变压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奏效的简单实用的方法,即在连接家庭用户的低压配电变压器处安装1个数字中继器,将该变压器一侧所连接范围内的用户数据进行解调集中.再将数据通过载波调制转发至变压器另一侧的中压线路上进行传输,使信号顺利通过变压器。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变压器问题,增加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范围,并且兼容于现有的比较成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压配电网载波通信的多径反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中压配电网作为自动化的载波通信媒介,必须测量、研究中压配电网的传输特性,尤其是多径反射问题。由于中压配电网载波通信不能加装波器,因此,分支点所产生的多径反射衰耗是实现中压配电网宽带数字载波通信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针对中压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及由此产生的阻抗不匹配及传输衰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反射模型。该模型仅用很少的参数就可以描述电力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实际测量中测量值与模拟值的良好吻合,表明提出的模型对中压配电网宽带数字载渡通信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1电力载波通信行业定义电力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是利用高压电力线(在电力载波领域通常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压电力线(指10kV电压等级)或低压配电线(380/220V用户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该技术的最大优势是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10 kV配电网DSCADA系统中,DSACDA主站与RTU终端采用IEC60870-5-101规约和循环式远动规约(CDT规约)时,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通信方法;分别针对IEC 60870-5-101规约和CDT规约制定了数据处理方法.两种方法在上海电力公司的工程中加以验证,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压电力线载波传输配电自动化数据完全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压电力线载波信道呈现较强的频率选择性,为分析预测这种选择性,提出了基于BLT方程的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从常见的描述单一负载电压响应的BLT方程出发,通过分析载波信号在复杂网络中的传播特性,得出了适用于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信道模型。该模型不受具体网络拓扑的限制,可以将网络中各节点处的电压响应特性表示为管道传播矩阵和节点散射矩阵的函数,具有形式简洁,通用性强,便于分析计算的特点。最后,以由架空线构成的中压配电网为例,用所提的方法计算了在窄带范围(10~500kHz)内节点电压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通过在PSpice中用集总参数元件进行模拟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通信系统对传输效率、自动化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中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是解决配网自动化瓶颈问题的最佳通信方式,其高效、可靠的耦合技术满足通信需求。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测量和分析,通过对中压配电网信道特性及OFDM技术分析了10 kV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型及其耦合特性。通过建立通信耦合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信噪比及误码率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OFDM调制技术能有效克服电力线信道传输的频率选择衰落特性,并增强系统的抗多径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低压集中抄表技术实现的重要通信手段,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衰减、噪声干扰、阻抗变化等问题,容易造成电力线载波通信失败.目前,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能力进行测试的系统还较少.本文所介绍的测试系统在实验室对现场各种主要影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因素进行模拟,测试各种载波通信产品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特性进行实时测量,设计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环境测试仪.介绍测试仪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给出各模块硬件设计框图和软件程序实现的测试功能,并通过对家居载波通信环境主要线路特性的测量,验证了测试仪的测量效果.设计开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环境测试仪能够在载波通信现场对电力线阻抗、噪声等主要特性进行准确测量,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现场载波通信环境,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力线载波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通信可靠性较低的缺点,分析了低压电力线台区通信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网络路径优化算法,旨在不增加硬件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载波通信网络路径提升载波通信的可靠性.试验结果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低压台区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路径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常常表现出噪声干扰强、信号衰减大、时变性强,直接影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范围,降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可靠性.文中通过分析低压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和改进蚁群系统融合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方法.首先采用Q学习算法对电力线网络进行全局搜索得到各路径上信息素初始值;然后利用蚁群算法正反馈收敛机制以及改进后自适应调整搜索策略得到最优路由.将文中算法与两种蚂蚁系统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更快地建立起网络中主节点到各从节点的路由,并能根据通信信道的变化动态的维护路由,具有很强的抗毁性和自愈性,提高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高强 《广东电力》2009,22(12):30-34,64
在介绍中压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PLC-075型电力线数据传输装置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载波组网通信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深圳配电网利用电力电缆屏蔽层载波通信传输配电自动化数据的典型设计方案、存在的技术难题、将来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