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研究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抗剪力学性能,对9榀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剪跨比和加载方式的实腹式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剪切破坏类型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结果,对简支梁的加载和受力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受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简支梁的抗剪机理和力学性能,同时探讨了粘结滑移对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型钢、钢筋和混凝土应力应变的发展分布规律.研究成果为改进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梁设计计算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施工过程的内力发展情况.以有限元软件Midas/Gen为计算平台,采用精确的施工模拟方法,对广西柳州市柳东新区某企业总部大楼进行施工模拟,进而详细分析了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和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施工的进行,结构内力总体呈增大趋势,但存在内力突变.可以确定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施工过程中的最不利位置,为工程施工和类似工程的计算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了解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对4组型钢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抗弯静载试验,了解型钢再生混凝土梁从开始加载直至破坏各个阶段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分析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和钢筋配箍率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取代率不同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甚微,配箍率对型钢混凝土梁的裂缝间距及裂缝发展有一定影响,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截面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  相似文献   

4.
型钢混凝土(SRC)梁-钢管混凝土柱(CFT)节点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等优点.以银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SRC梁-CFT柱节点为原型,基于商用软件ABAQUS建立了综合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钢材和混凝土之间界面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利用已有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型钢混凝土梁-CFT柱节点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承载能力及延性等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节点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与延性,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节点破坏机制为梁铰破坏;水平荷载-位移曲线表明节点强度、刚度退化缓慢.  相似文献   

5.
结合青岛市高新区创业中心工程,分析了转换桁架设计与施工的特点、难点,介绍了该工程转换桁架的设计构造和主要施工技术,探讨了型钢转换桁架的设计问题,提出了腹杆采用钢结构杆件的思路.借鉴型钢混凝土及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经验,总结并成功创新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结构的施工工艺,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跨度、大截面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在高层、超高层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青岛市评荐中心扩建工程为例,采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型钢骨架和模板支架之间协同受力问题,证明了型钢骨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承担部分荷载,为脚手架支撑体系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预应力技术改善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正常使用性能,从而形成新型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PSRCB)组合结构。文章基于大跨度框架梁结构设计,对型钢混凝土梁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结构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考察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力机理和结构设计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的配筋由正常使用性能(如最大裂缝宽度)控制,采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更加经济合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内置型钢减小了开裂后刚度的变化量,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发挥;适度增加型钢混凝土梁预应力度可以减小的梁跨中挠度,降低钢筋及型钢受拉应力,改善其正常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SSRCB)在弯扭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6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对照梁弯扭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揭示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在弯扭复合作用下的受力机理与破坏形态,分析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弯扭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弯扭作用下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梁构件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梁构件进行性能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NSYS模拟的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梁与实际试验梁裂缝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符合的;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力情况,包括型钢、钢筋的应力应变,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情况均与试验梁实际情况一致,说明ANSYS大型软件在模拟梁构件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三个不同的有效工作截面分析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不同受力阶段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试验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大尺寸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型梁试验梁的构造设计、制作工艺和试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构造设计和结构制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了荷载作用下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截面应变、变形和裂缝发展规律,为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设计、施工和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高墩大跨 T 构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空心墩.根据 T 构桥的结构特点,利用空间块体单元对桥跨和桥墩进行有限元离散,计算了该桥在4 种工况下桥墩的强度与变形,给出了桥墩3 个典型截面的应力等值线图,计算结果表明:桥梁在外荷载作用下,墩顶位移满足桥梁规范要求;桥梁在正常满荷载作用下,桥墩墩顶内部出现局部拉应力,但小于容许值;温度对墩底的应力产生较大影响,但范围较小,距墩底2 m 以上的温度应力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3.
钢筋砼悬挑结构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粘贴钢板加固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和叠合加固法.相应于几种方法,本文介绍了三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和工程造价要求,采用罚函数法,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和钢筋的用量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采用矩阵实验室(MATLAB)优化工具箱的方法,对C20到C40混凝土和HRB335,HRB400钢筋进行多种组合.结果显示在满足承载力要求及规范所规定的构造要求条件下,选用C35和HRB400为最经济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梁式钢桥是公路和铁路桥梁的主要形式,它是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主梁截面只有弯矩和剪力,无轴向力.主梁的形式有钢板梁、钢箱梁和钢桁梁.钢板梁是指由钢板或型钢等通过焊接、螺栓或铆钉等连接而成的Ⅰ字形截面的实腹式梁;钢箱梁是指由钢板或型钢等通过焊接、螺栓或铆钉等连接而成的箱形截面的实腹式梁.由于简支钢板梁桥的结构形式简单,造价经济,是中小跨径桥梁最常用的形式.箱梁是封闭体,其抗弯能力、跨越能力和抗扭能力都优于板梁,当桥梁的跨径较大时,箱形梁桥比板形梁桥较为经济、合理.搭建浮桥用的双体承压舟是一种结构形式特殊的钢梁桥,两侧的舟体是桥脚,中间的连接桥是简支的钢梁.通过计算与分析,探讨箱梁在浮桥承压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某高墩大跨T构桥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 ,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空心墩 .根据T构桥的结构特点 ,利用空间梁单元进行有限元离散 ,计算了该桥的动特性 ,采用时程分析进行了抗震动力计算得出一些可作为设计依据的有益结论 .  相似文献   

17.
港口码头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抢修要求施工方便、快速,避免使用大型施工机械,应急使用完成后只需进行简单加固处理即可作为永久性构筑物长期使用,对此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即钢板型钢一混凝土组合板,为明确其受力性能,在进行6个大尺寸钢板型钢-混凝土组合板试件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对钢板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变形及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同时对数值解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结构形式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对钢板型钢-混凝土组合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于8度抗震、Ⅲ类场地的某电厂,本文对比分析了主厂房的2种布置方案:方案1(汽机房+侧煤仓)、方案2(汽机房+除氧间+侧煤仓)、方案3(汽机房+除氧间+前煤仓).根据规范及有关文件,除布置方案1的汽机房能采用单跨钢筋混凝土排架方案以外,其余的各结构型式均不推荐采用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到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抗震性能上的优势,各布置方案中补充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来进行分析.经综合比较推荐:本工程主厂房采用方案1(汽机房+侧煤仓)布置方案,其中汽机房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单跨排架结构,侧煤仓结构型式为横向采用型钢混凝土的3跨框架、纵向框架-剪力墙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得到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方法分别考虑钢骨混凝土部分和钢管混凝土部分各自承担的轴力和弯矩,将这两部分的轴力、弯矩叠加.钢管混凝土部分按照现行的钢管混凝土公式计算;钢骨混凝土部分采用简化分析,按照忽略环箍效应和考虑环箍效应两种情况计算,同时和按照叠加方法计算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比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提高约15%,叠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适用于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结论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能力和更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