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采用CaO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通过吸收CO2促进产氢的方法,对生物质松木锯末进行水蒸气气化实验研究。分析了CaO、水蒸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产气组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aO能显著提高产氢量。当Ca/B0.5时,产氢量随着Ca/B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Ca/B0.5后,产氢量略微下降。添加CaO后促进了水煤气反应的进行。当温度高于800℃时,添加CaO后,生物质气化挥发分释放阶段与半焦气化阶段出现了重叠,半焦气化反应提前发生。随着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延长,H2浓度逐渐升高,且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5.
6.
分析了甘蔗渣的水蒸气气化过程,基于气化过程的物料平衡和化学平衡关系,建立了一种生物质气化过程的数学模型。用该模型模拟计算甘蔗渣在水蒸气氛围下气化后的气体成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相符,尤其在温度950℃之后,计算值和测量值更接近。以甘蔗渣和木薯渣为例,研究该气化模型的特性。甘蔗渣和木薯渣水蒸气气化的最佳水蒸气/燃料值(S/B)分别为0.3和0.2。气化气组分和气化效果随温度和S/B变化的结果表明:提高温度有利于气化反应的进行,提高S/B,可以增加气体产率,气体热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空气压缩因子变化对压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热力学过程的影响,研究了考虑压缩因子变化条件下的压缩空气热力学过程的计算方法,利用实测数据论证了4种压缩因子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合工程算例,研究了循环充放气状态下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温度及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空气压缩因子变化对压缩空气温度和压力计算值有显著影响;循环充放气条件下空气压缩因子、温度和压力均随充放气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增大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压缩空气温度计算值对压缩因子的敏感程度大于压缩空气压力计算值。将压缩空气假定为理想气体对储气库温度的估计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考虑压缩因子的影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从的基本概念出发 ,阐述了物理和化学的计算方法 ,推导了热力学中常见热力过程的变量表达式 ,为工程分析提供了理论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液态钙为还原剂的金属镁生产新工艺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现行的硅热法炼镁工艺,从新的还原剂——液态钙着手,研究了用液态钙为还原剂的金属镁还原新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液态钙为还原剂的还原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各种不同热力系统结构的深入分析,并针对热力系统可能出现的辅助汽水系统、外加热量和辅助设备进行灵活处理,建立了一种热力系统计算通用矩阵模型。该模型能够针对不同复杂的热力系统进行迅速准确的计算,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19.
肖国俊 《能源技术(上海)》2007,28(5):257-261
通过对各种不同热力系统结构的深入分析,并对热力系统可能出现的辅助汽水系统、外加热量和辅助设备的灵活处理,建立了一种热力系统计算通用矩阵模型。该模型能够针对不同复杂的热力系统进行迅速准确的计算,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