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更好地完成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长江流域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防御体系研究"和"汶川震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及防灾减灾范式",进一步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技术研究工作,2014年4月9日至17日,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张平仓所长带队,由长江科学院、长江委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湖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河海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山洪灾害防御调研考察组一行12人赴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开展  相似文献   

2.
穆棱市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组织编制了市、乡(镇)、村(屯)三级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全市共编制市级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1个,易受山洪威胁乡(镇)的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6个、易受山洪威胁村(屯)的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42个.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慈利县"三山夹两谷"的特殊地形导致境内山洪灾害频发,山洪灾害防御成为防洪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0年,慈利县启动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分析了项目建设管理和初期运行效益,结合慈利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际,总结了慈利县山洪灾害防御经验,针对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等困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付大刚 《中国防汛抗旱》2011,21(2):22-24,32
介绍了北京怀柔区山洪灾害防御的主要建设模式,包括山洪灾害预警的软硬件及群测群防的防御网络建设情况,并对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山洪灾害防御建设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继续强化各级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演练及全面落实运行维护经费及管理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防御山洪灾害对策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威  何志芸 《人民长江》2003,34(10):14-15
长江流域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壳稳定性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由局部暴雨诱发的山洪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因山洪灾害具有分散性、突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其防御工作亦十分困难.通过案例举证,分析了长江流域山洪灾害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御和治理山洪灾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五常市山洪灾害成因的特点,阐述五常市山洪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县乡(镇)级监测站网的布设、预案编制及群测群防组织体系的建设等防御山洪灾害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锁云  张金祥 《陕西水利》2010,(2):126-126,128
为了积极、科学、有效地防御山洪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本文就岐山县山洪灾害特点、成因及历史灾害情况、防御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科学规划、综合防御、科学预警、强化防灾意识等防御山洪灾害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山洪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之一,已成为目前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汛期有前伸后延的趋势,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多发,强降雨过程频繁,山洪灾害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防御形势十分严峻,治理任务极为艰巨。尤其经济发展导致各种新情况不断出现,山洪灾害防御的难度增大。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新形势自2003年水利部牵头五部委联合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至今,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20年贵州正安县"6.12"、四川冕宁县"6.26"、陕西洛南县"8.6"3起典型山洪灾害进行分析,剖析了山洪灾害成因,探讨了目前山洪灾害防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期为今后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提供警示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全国山洪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国家防办2012年、2013年洪涝灾情统计数据和各省上报的灾情信息,对2013年有人死亡的山洪灾害事件进行了整理,通过统计分析和现场调研的方法,从区域分布、历史对比、灾害类型、灾害等级、发生时间、人员构成等方面对2013年全国山洪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全国2013年山洪灾害等级分布图和山洪灾害类型分布图,分析了2000年以来山洪灾害死亡人数及其占洪涝灾害总死亡人数比例情况以及与2012年山洪灾害灾情的对比。结果表明:2013年共发生了181起造成人员死亡的山洪灾害事件,共有560人死亡、221人失踪。2013年全国因洪涝灾害死亡774人,山洪灾害死亡人数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比例为72.4%,山洪灾害仍然是洪涝灾害死亡的主因,溪沟洪水仍是山洪灾害中主要的灾害类型。全国山洪灾害事件持续时间长,主要集中在7、8月。2013年山洪灾害灾情区域性差异显著,局部省份山洪灾害较重。多地外来务工、务农、旅游人员频遭山洪袭击,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占总死亡人数比例较大。极端强降雨、流动人口山洪灾害防御意识淡薄、预警信息失效是造成2013年山洪灾害频发并造成较大伤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河南省启动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安阳市涉及的林州市、安阳县、汤阴县、龙安区被列入第二批34个建设实施县(2011年度)。文章分析了项目建设管理和初期运行效益,结合安阳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际情况,总结了山洪灾害防御经验,针对山洪灾害防御预警平台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等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巩留县山洪灾害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做好防洪统一规划、加强工程建设、完善防御预案、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工程和管理措施,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初步改善巩留县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为当地及伊犁州和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项目的全面实施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闫志菊 《山西水利》2009,25(5):27-28
山洪灾害防御是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晋城市山洪灾害分布范围、发生特点及防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工程保障体系、基层保障体系及宣传保障体系等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防洪调度和抢险救灾的依据,是基层群众"防、抢、救"等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针对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了编制防御预案的必要性,并从基本情况、组织体系、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灾和保障措施6个方面总结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要点。结合灾情等级,以村、乡、县三级防御预案启动顺序为基础,探讨了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流程,成果可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和应急处置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以来,广东省持续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落实山洪灾害防御各项措施,初步构建了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人员伤亡减少近70%。该文从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成果、历史山洪灾害情况、主要做法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了广东省山洪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成效和薄弱环节,以期为后续完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永泰县长庆溪流域是典型的山洪灾害易发区,通过山洪灾害防御试点的实践,从落实防御责任体系,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宣传培训等非工程措施方面总结了山丘区山洪灾害防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汤喜春 《中国水利》2007,(14):59-61
湖南省在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工作中以"避灾躲灾、确保安全"为主要目标,把"落实预案、群测群防"作为防御山洪灾害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防灾责任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防御山洪灾害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慈利县“三山夹两谷”的特殊地形导致境内山洪灾害频发,山洪灾害防御成为防洪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0年,慈利县启动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分析了项目建设管理和初期运行效益,结合慈利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际,总结了慈利县山洪灾害防御经验,针对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等困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瑛  黄建和 《人民长江》2008,39(20):80-81
日本是一个山洪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发生约1 000起泥沙(泥石流)灾害.日本的山洪灾害防治(砂防),基本计划是以防止流域的暴雨、融雪、地震等引起的山崩、滑坡、溪流河床及溪流河岸侵蚀等导致不稳定泥沙流出而发生的泥沙灾害,确保良好的环境、维持治水和利水机能为目的而制定的,是针对存在有害泥沙并有可能发生泥沙灾害的砂防区域,为实施合理且有效处理而建立的泥沙处理计划.介绍了日本山洪灾害(泥沙灾害)的现状、治理历程、防治基本计划,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对策等.可以作为我国制定山洪灾害防御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洪灾害不仅对我国山丘区的基础设施、居民财产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防治山洪灾害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其所需经费相对较少,但见效快,效果好.阐述了科学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必要性,简述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原则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应包括的内容,从监测通信及预警、转移安置和抢险救灾3个方面分述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主要内容的编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