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古民居是以建筑为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民居、桥梁、寺庙、祠堂和碑廊等建筑形式,它体现了当地人的民俗风情、婚丧嫁娶、民间神话故事、民间工艺制造和谚语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传,是历史文化的载体。然而由于贫困村落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以大量古民居消亡、消失,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因此,加快贫困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贫困村落古民居的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古民居保护和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能促进古民居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湘南地区具有浓厚的湖湘文化历史特色,传统民居中的吉祥图理念表达深刻,地域性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吉祥图在湘南民居中的运用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解析和探讨传统文化对吉祥图的影响,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时代村落民居和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极高的研究与保护价值,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节点性空间。传统村落蕴含了丰富的古民居建筑营造理念,在传统村落选址、建筑布局、空间构造及建造技艺等营建智慧与工艺技术方面均有体现,对当今人居环境建设极具启迪与借鉴意义。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衍生出了大量“空心村”,加之传统村落面临经费不足、缺乏良好商业运营等导致了一系列如生态遭到破坏、传统文化侵蚀、建筑风貌破损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聚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承载体,孕育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建筑风格,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结构单元。湘南传统村落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特别的地理环境和浓郁的文化传统特色,其保护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且特殊。本文从湘南地区地理及人文环境着手,结合传统村落的空间及文化特征,透彻地分析了在城市化和信息化加快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湘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间存在的矛盾和困境;通过走访、调查与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本文从微观的住宅、中观的建筑肌理、宏观的整体村落格局等三方面,提出了保护的具体措施,并结合"自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了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从更新到复兴"的具体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5.
湘南地处湘粤桂赣交界处,明清以来古建筑文化沉淀深厚。石泉村是湘南一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古村落,其中家族宗祠、明清古民居和民国小洋楼等不同时期建筑类型丰富,体现了湘南建筑风貌发展延续的过程。本文通过现场测绘石泉村典型建筑形制平面、立面和剖面,掌握湘南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空间尺度,记录当地传统历史环境要素,为湘南古建筑研究提供详实资料,为古建筑提供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6.
平朗乡是广西横县西南部有名的"水乡",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乡笔山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研究资源.在整个村落里保存有数座清代风格古建筑的古屋群.其中,最为让人赏心悦目的是以"花屋"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独特建筑艺术的古民居,是颇具规模的艺术性极强的清代古民居群落.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的问题出发,以保护传统村落地域文化为前提,通过对金崖的传统村落现状深入调查和分析,对金崖的传统文化及居民记忆中的文化认同进行梳理,为传统村落的古民居、历史建筑及环境、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撑以及保护策略。探索出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金崖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方法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提出中国村落研究中存在一些习以为常的理论预设误区,通过中国东南地区的几个研究案例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村落不仅内涵着儒家精英的文化,还借鉴了世界各地的建筑元素,甚至出现了诸多"现代"建筑和规划元素。这些"反桃花源"的特征,都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的独特之处;本文意在为中国乡土建筑提供更开阔、也更灵活的阐释框架,从学术角度突破今天保护利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张光俊 《山西建筑》2010,36(33):10-11
从村落选址、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研究,挖掘湘南古民居在防范自然灾害、防匪防盗等方面的科学之处,以期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村落一般建立在周围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很多村落基本是山传统村落延续发展而来的,保留着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成分、包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长期以来,村落民居土生土长,其建筑形式,外部空间环旅以及村民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已成为风景区的一个见耍组成郁分排水系统对村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伍国正  吴越 《华中建筑》2011,29(1):84-87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建筑文化审美可以从建筑生成环境系统、建筑文化传统和建筑的审美特征等三个层面展开.该文结合对湖南传统民居庭院的布局方式、人文精神、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观的分析,从文化审美的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在体现"礼乐"和鸣的宗法伦理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阴阳有序的"四象"时空观、审...  相似文献   

12.
吴小中 《新建筑》2006,(4):123-124
徽州古民居装饰雕刻作为明清两朝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居装饰艺术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收集整理了详实而生动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料和徽雕作品的文脉展示,探寻徽派雕刻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源流,了解精美之中的民俗典故和人们企盼吉祥生活、家业兴旺的美好愿望,从而揭示徽州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及潜藏于其中的伦理道德和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受传统哲学思想支配,体现了传统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本文从阐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学观念着手,分析了湖南传统民居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特点。揭示了湖南传统民居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中隐含的中国古代基本的哲学观念和朴素的生态精神。最后指出了传统民居的生态环境在当今和谐社会宜居社区的规划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以湖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伍国正  余翰武  隆万容 《华中建筑》2007,25(11):126-128
湖南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气候温和湿润.该文从传统民居的结构、构造与材料工艺等方面研究了湖南民居的建造技术,指出湖南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相关的.建筑技术结合建筑装饰,特色鲜明,技术较高,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5.
蓝滢 《山西建筑》2006,32(1):32-33
介绍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理念,从共生理念和动态思维两方面分析了江南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取其精华,运用新的设计手法进行创作,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刘快 《山西建筑》2005,31(12):25-26
阐述了中国民间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利用价值,通过湖南民间民居建筑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综合利用,阐明其内在的发展空间,唤起当代室内设计师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改造与重构民俗文化街巷空间是有别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旧城空间肌理保护模式。文章首先对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进而,在分析长沙市沙坪湘绣民俗文化老街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街道整体布局、街道交通组织、沿街建筑改造、街道路面改造、环境小品布置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具体城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Z3)
Traditional folk dwellings in Yimeng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 Shandong were studied,the formation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folk dwellings,the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atched cottages in the local area expounded,which is signifi cant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folk dwellings in south Shandong and the folk dwelling design in the new countryside.  相似文献   

19.
姜省 《华中建筑》2007,25(12):95-99
归纳整理了潮汕传统建筑装饰题材的发展沿革、取材类型、取材特点,并结合儒学思想、民俗美学、社会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初步分析了当地传统建筑装饰题材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和美学取向.  相似文献   

20.
程建军 《古建园林技术》1987,(17):25-27转28
“主座朝南,左右对称,强调中轴线”,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其中,朝向为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决定,主次排列次序是为儒家、道家的思想所左右的结果。测定一条准确的南北或东西方向线以作为建筑平面布局依据的参考,成为营建宫室乃至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早期的建筑实践中,确定了以方向、方位作为建筑平面定位的依据,并由此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和方法,具体步骤为正位、辨方和定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