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塔河油田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中油组砂体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孔隙度和渗透性好,有利于油气储集,为主力产油层。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差异压实形成的沉积坡折,并结合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认为在大量物源、坡折带和单河道等因素的控制下,中油组为3级层序内部的低位域湖底扇沉积。随着相对湖平面的下降,在沉积坡折带边缘形成补给水道,物源的不断供应使研究区发育大面积的富砂湖底扇沉积。在内扇的富砂辫状补给水道、中扇辫状沟道和新的上置扇中均见很好的油气显示,但只有侧向封堵性好、砂体厚度大、砂体连通性具有两极性的储集层才有可能成为油气的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沙南凹陷曹妃甸14-5区沙河街组砂体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洼沙河街组沉积位于渤海湾盆地沙南凹陷,从Es3m到Es1,沙南凹陷经历四期裂陷幕,其间发育的不整合面T5使区域古地貌隆升,形成四期的三级层序变化旋回,并在西洼东—西向中央断裂带的控制下形成南、北物源和北部断裂坡折。双向物源和断裂坡折控制沙河街组沉积,形成多类型沉积,其中Es3m以半深湖—深湖、富泥质的湖底扇为特征,形成弱水动力沉积环境;Es3u以半深湖—深湖、富砂质的湖底扇和火山岩为特征,形成局部动荡的水动力沉积环境;Es12沉积较薄,形成独具特色的多样式、多类型沉积,包括半深湖—深湖、扇三角洲前缘、前缘斜坡扇、滑塌体、湖底扇及火山岩沉积,以及牵引流与重力流并存,以重力流为沉积主导。层段内的沉积序列及演化特征决定该区域形成南、北物源控制的4种成因砂体,南物源的晚期成砂机制,包括扇三角洲前缘砂、前缘斜坡扇砂,北物源的中晚期成砂机制,包括滑塌体砂和湖底扇砂。因此,西洼区域勘探以寻找岩性圈闭、构造—岩性圈闭为主,断裂与砂体的空间匹配关系决定了圈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为例,通过对腾格尔组二段湖底扇砂岩体的岩石学、结构、构造等特征的分析,认为赛汉塔拉凹陷湖底扇比较发育,具有典型浊流沉积所形成的鲍马序列以及非典型浊积岩"AAA"、"ABABAB"序等沉积特征,在沉积结构上具有典型浊流沉积的粒度分布特征,并具有丰富的浊流沉积构造现象。湖底扇主要发育在凹陷缓坡带扇三角洲前缘同沉积断裂形成的断裂坡折带下部,以及陡坡带控盆边界断裂下降盘的近岸水下扇沉积前端的洼槽区。湖底扇的形成与同沉积断裂的长期活动密切相关,规模大小受断裂活动、古地貌坡度、物源供应等因素控制。湖底扇砂岩体具有毗邻烃源岩,易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运移和聚集条件好等优越条件,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图9参14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物源及古流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地震沉积学中的地层切片方法,结合岩石岩屑组分分析和重矿物组分分析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进行了物源及古流向分析。在古流向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嫩江组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相分布模式。模式表明,嫩江组沉积直接受控于东部及东北部三角洲,东北部物源在嫩江组一段沉积期占主导地位,其古流向沿近南北向坡降方向;经过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早期最大湖泛面之后,东北物源萎缩,东部物源逐渐占主导地位,其古流向沿东西向坡降方向。沉积相模式的提出为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地质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渤海油田湖底扇发育特征系统分析,认为渤海油田发育的湖底扇从成因机制上可分为两种沉积模式,一种与早期继承性发育坡折带相关,另一种与同沉积坡折带相关;并对两种模式的湖底扇规模与富砂特征进行了对比。以BZ21区为例,在对古地貌背景和三角洲推进形成同沉积坡折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地震追踪、复合微相刻画等手段,建立了BZ21区大型湖底扇群沉积模式,精细刻画了各个湖底扇富砂区和富砂边界,并指明BZ21区、BZ19区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6.
塔南凹陷是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地区之一。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一段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南屯组一段顶、底及内部可以识别出3个不整合面和2个湖泛面,最终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进而在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对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南屯组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南屯组一段中、下部沉积时期,受盆地被动裂谷期“泛盆”沉积特征震荡式沉降影响,研究区主要发育西部缓坡物源控制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南屯组一段上部沉积时期,受盆地主动裂谷期快速沉降影响,研究区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此时盆内部次级控陷断层受北西-南东向拉张发生翘倾形成大规模反向正断层。源-储互层组合高效排烃特征、扇三角洲前缘高孔-高渗分流河道砂体和断层翘倾形成上升盘构造高部位共同决定西部次凹中洼槽反向断层下盘为油气富集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7.
湖底扇砂体是较为有利的油气储集体,深入研究其沉积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中非 BG盆地 BN 区块下白垩统 P 组为例,在沉积岩石学及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上,对该组岩心的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组合形态和地震剖面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区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中非 BG 盆地BN 区块下白垩统 P 组属于湖底扇沉积,自下而上表现为正旋回沉积序列,一般发育内扇、中扇和外扇等3 种亚相,以及分支水道、水道侧溢天然堤与无水道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类型; P 组湖底扇砂体受重力流作用控制,主要沿北东-南西向延伸,总体呈扇形展布,其中,中扇分支水道的砂体顶、底常被灰黑色泥岩包围,具备较好的油气富集条件;湖底扇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东北部,于盆缘先形成较大规模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后以浊流的形式被搬运至前三角洲或更远的深水湖区,最终形成湖底扇沉积体系。 P 组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陡坡带断层下降盘一侧湖底扇的内扇水道和中扇分支水道砂体中。  相似文献   

8.
针对苏北箕状断陷盆地戴南组的沉积体系、岩性岩相、砂体展布等特征,既不遵循中国东部箕状断陷盆地的一般规律,也不遵循陆相盆地沟槽带是建设扇体、砂体主带的普遍规律,通过大量岩心资料观察,发现戴南组存在一种由砂级泥岩粗岩屑组成的特殊类型沉积岩,其分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据此,以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结合岩石薄片鉴定特征、地层古生物组合特殊面貌及剖面测录井响应的一些特有现象,综合识别这套特殊岩性剖面。研究表明,这套地层是重力流之泥屑流流体的沉积产物—泥屑流扇,扇体可分扇根、扇中和扇端3带。平面上,此类扇发育在断陷湖盆凹缘坡折带,即湖盆沟槽地带;剖面上,此扇主要见于戴南组断陷湖盆低位域,湖侵域无此扇,高位域有个别此扇。分析认为,苏北箕状断陷湖盆有特殊的成盆古地质背景,即由下构造层大型的统一拗陷湖盆解体形成了相互分隔的戴南组箕状断陷群,由此形成了阜四段大套泥岩围限、新老双重物源、构造作用差异、多种搬运输送流态及多样坡折带类型等多因素耦合,共同控制了戴南组沉积特征。由此,发现了断陷凹缘坡折带发育泥屑流扇、富泥扇,断陷凸缘坡折带生长富砂扇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东部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纯上亚段沉积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沙四段地层成为东营凹陷新的重要含油气层位,纯上亚段是沙四段顶部的一套以灰绿色砂泥岩互层为特征的地层单元.通过对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多种相标志的研究,识别出了三角洲相、湖底扇相、近岸水下扇相、滩坝相等多种沉积相类型.在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利用物源分析、砂泥岩统计等方法确定了每个砂组各沉积体系的展布...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等7种沉积相类型。从沉积相平面分布来看,沙三早、中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东西轴向发育东营三角洲和高青三角洲沉积,盆地内部半深湖—深湖环境内发育湖底扇相。沙三晚期湖盆萎缩,深湖、半深湖范围缩小,各类骨架砂体自盆缘向盆内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体。  相似文献   

11.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构成模式对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理论,研究了松辽盆地深水坳陷湖盆期(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的层序构成模式对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结果表明,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为深水坳陷湖盆.沿长轴方向为缓坡,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在河口的前方形成分布较广、相对较薄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及湖底扇.沿短轴方向为陡坡,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而发育河口坝和远砂坝,向湖区方向过渡为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在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区发育重力流成因的湖底扇.长轴缓坡部位,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河流—三角洲复合体靠近深湖区的边缘地带.在盆地陡坡部位,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陡坡坡底的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区多种重力流类型成因的湖底扇.  相似文献   

12.
卡塔克隆起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为大型碳酸盐岩孤立台地。通过地震地质解剖并结合钻、测井成果,其南、北坡的地震相—沉积相模式可划分为陆棚—盆地→台缘斜坡→台地边缘→开阔台地沉积体系。在台地边缘区可识别出生物礁、粒屑滩和礁间洼地亚相,礁滩体具有纵向多个叠置“塔式”结构、横向退积—加积迁移特点,表明海平面升降控制了礁滩体的阶段性生长。采用模式识别、古地貌识别、属性识别等多种方法可进一步圈定礁滩体分布范围。预测结果认为,北坡西部为台地缓坡边缘主要以生屑、砂屑滩、鲕粒滩相发育,中部台缘高陡斜坡生物礁相发育,而南坡于卡2区块西北部及卡1区块南部台缘礁丘和浅滩发育,具有形成串珠带状分布的生物礁滩型油气田(藏)条件。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古原洋裂谷与地幔柱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该区在震旦纪-早奥陶世发育地幔热柱——大陆裂谷到大洋扩张之间的地幔柱.库鲁克塔格震旦纪火山岩构成一个典型的双峰值火山岩系,主要由酸性火山岩与基性火山岩组成,缺少中酸性火山岩.基性火山岩的稀土模式为陡右倾,富轻稀土,与地幔热柱成因的玄武岩具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寒武与奥陶纪由东至西沉积相展布依次为盆地相、斜坡相、台地边缘相、局限-开阔台地相,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特征.因此提出了库鲁克塔原洋裂谷和满加尔初始被动大陆边缘的新见解.环满加尔初始大陆边缘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克拉玛依油田一西区克拉玛依组下亚组为一完整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着辫状河道、心滩、河道侧缘、河道间湾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河道侧缘、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泥、远砂坝和前扇三角洲泥等几种类型沉积体。利用井间模拟技术及测井曲线特征确定了孤立式、对接式、切叠式及叠加式等4 种复合河道的叠加模式。同时,根据井间模拟及砂体横向对比的6 个原则(高程差异、厚度差异、形态差异、幅度差异、韵律差异、质量(产能)差异),分析得到了砂体的剖面及平面分布特征,可为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野外剖面、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和台盆两种沉积体系,其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又可划分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生物礁、浅滩和台地边缘斜坡5种沉积相带。长兴期—飞仙关二期为台地和台盆相间的沉积相展布格局,具有飞仙关—末期开始快速填平补齐,飞仙关三期为碳酸盐岩台地,飞仙关四期为蒸发台地的演化特征。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和飞仙关期台内浅滩是该地区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具有类前陆盆地前隆—隆后斜坡带的层序格架特征,其层序形成和体系域变化主要受控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向西和向北的幕式逆冲和松弛作用,具二元体系域结构的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对石炭系以上地层的层序进行了深入研究,识别出5个等时层序界面,划分了3个二级层序组和4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对层序内部体系域构成、沉积体系特征及时空配置规律等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砂体预测模型,确定了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7.
综合二维和三维地震、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在珠江口盆地东北陆架边缘斜坡带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地层中识别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8个三级层序(S1-S8)以及3种主要的沉积体系:陆架边缘斜坡单向迁移水道、陆架边缘斜坡前积体和陆架边缘三角洲。从外陆架至下斜坡,陆架边缘斜坡单向迁移水道主要由4种水道类型构成:①局部受限的外陆架单向迁移复合水道;②宽浅且非受限或局部受限的外陆架-陆架坡折带侵蚀型水道复合体;③深切且受限的斜坡垂-侧向加积型单向迁移水道;④ U形且非受限或局部受限的下斜坡垂向加积型复合水道体系。根据层序界面、层序内部结构以及沉积体系构成等特征的变化,总结出2种不同的体系域构成模式:①粤海组-万山组由广泛发育的陆架边缘单向迁移水道组成的不同于Exxon经典层序地层的类型;②第四系由高角度陆架边缘前积体充填和斜坡水道组成的层序类型。研究区晚中新世以来的陆架边缘斜坡层序和沉积演化,受到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应等多种控制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75,自引:10,他引:65  
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的研究表明,在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有多级坡折带,其成因类型有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作为凸起、斜坡(断阶)和洼陷等次级构造单元之间分界线的大型同沉积断裂往往形成断裂坡折带,从而从陡坡带到缓坡带依次发育有凸起-陡坡边缘、陡坡-洼陷边缘、凸起-缓坡边缘、缓坡-洼陷边缘等断裂坡折带。在这些坡折带附近的较小的同沉积调整断层可以形成更次级的断裂坡折,并形成各种复杂的坡折平面组合样式。在凸起边缘断裂坡折带的上下有时会形成侵蚀坡折带。挠曲坡折带主要与同沉积背斜、同沉积鼻状构造相伴生,其中在中央背斜带两翼、陡坡带的滚动背斜带和缓坡带的鼻状构造的两翼最为发育。沉积坡折带发育在大型三角洲前缘,以沿长轴发育的东营三角洲前缘最为典型。断裂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体以及岩性-构造复合圈闭的发育,沉积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高位滑塌浊积扇以及岩性圈闭的展布,而挠曲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除了对砂体有控制作用外,更突出地表现为对地层超覆、削蚀尖灭线以及对地层圈闭发育的控制。坡折带附近是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场所,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塔北隆起早奥陶世碳酸盐岩沉积相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北隆起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可明显地划分为西部的浅水碳酸盐台地相区和东部的深水碳酸盐斜坡—盆地相区。台地相区以潮坪相最发育。深水斜坡—盆地相区明显受早奥陶世塔里木地块东缘的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所控制。区内碳酸盐沉积相模式可与Tucker模式相比较。下奥陶统沉积旋回发育,并可进行区域对比,反映了这种沉积旋回是与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有关。在浅水台地相区,沉积旋回的顶部往往出现短期沉积间断,导致碳酸盐沉积物经历大气淡水淋滤与溶解作用,形成溶蚀孔隙。但是,这种孔隙还受到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与改造。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北缘断裂活动与油气运聚关系密切。通过解析区内的色力布亚、康塔库木、罗斯塔格、鸟山及玛扎塔格等断裂的活动特征,明确了该斜坡北缘断裂的活动样式、形成期次及断裂发育的平面过渡关系,并进一步明晰了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麦盖提斜坡北缘断裂活动与塔里木板块南缘造山带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断裂活动样式与巴楚隆起的整体变形协调,东段表现为向北凸出的弧形逆冲断裂,西段发育强烈的逆冲隆升和走滑断裂,而中段则为调节过渡带,导致断裂的挤压应力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帕米尔高原与西昆仑造山带的持续碰撞;(2)麦盖提斜坡北缘可识别出早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3)麦盖提斜坡北缘断裂发育正断层、盖层滑脱和基底卷入等构造样式;(4)麦盖提斜坡北缘断裂活动形成了构造圈闭,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此外,板块南缘持续的挤压作用造成昆仑造山带走向分为西段北西向和东段近东西向两部分,与麦盖提斜坡北缘断裂走向较为一致。这也为塔西南坳陷中段发育北东向展布的南华系—震旦系裂谷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