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类型与生烃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和岩心样品系统采集,对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元素组成、Rock-Eval、碳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确立了二叠系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局部存在Ⅰ型或Ⅲ型;利用烃源岩TOC和热解生烃参数探讨了其生烃潜力,泥岩有机碳含量一般高于灰岩,生烃潜力大。同时,对于高演化海相泥岩和灰岩生烃潜力进行了恢复,提出了高演化泥岩和灰岩生烃潜力的恢复对客观评价我国南方高演化碳酸盐岩具有一定必要性。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普遍高,已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在早白垩世二叠系烃源岩进入生气高峰有利于后期天然气聚集成藏,为我国南方海相上组合天然气勘探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盆地二叠系不同类型烃源岩(泥质灰岩、沥青灰岩、泥岩和煤)在加水封闭体系下的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干酪根之间产气率明显不同。Ⅰ型干酪根的泥质灰岩总产气率最高(4 226m3/tTOC),其次为沥青灰岩(2 445.5 mm3/tTOC),煤岩总产气率最低(459.3m3/tTOC),Ⅲ型干酪根的泥岩总产气率高于煤岩。泥质灰岩烃类气体产率仍然最高(765 m3/tTOC),其次为泥岩(606.1 m3/tTOC),[沥青灰岩最低。泥岩烃类气体产率高于沥青灰岩,可能与沥青灰岩中除去烃类遭受热裂解外,碳酸盐分解生成大量非烃气体(CO2)有关,从而造成总产气率高,而烃类气体产率却偏低的现象。这样,沥青灰岩生成的烃类主要来源于分散有机质热裂解,而不是灰岩本身。不同类型气源生烃对比结果表明,Ⅰ型干酪根的泥质灰岩或Ⅲ型干酪根的泥岩有利于低温生烃,而煤岩和分散有机质生烃历程长,有利于后期天然气生成与聚集保存。 相似文献
3.
利用岩石热解、镜下观察、热演化史分析、生烃热模拟实验及盆地模拟等手段,从岩性、有机质特征、生物标志物特征、规模有效烃源灶的分布特征等方面对准噶尔盆地西部坳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坳陷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主要为一套纹层不明显的泥岩沉积,岩性包括深灰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灰色泥质粉砂岩及灰色含炭粉砂质泥岩等,局部颜色深。(2)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整体生烃潜力一般且样品间差异性明显,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干酪根,岩石热解氢指数HI一般小于100 mg/g,为倾气型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分布范围大,镜质体反射率Ro为0.64%~1.56%,平均1.06%,产率指数PI为0.05~0.74,平均0.33,总体位于主生油窗,现今沙湾凹陷、盆1井西凹陷和玛湖凹陷分别处在生油高峰晚期、生凝析油/湿气和生干气阶段;有机质丰度、生烃潜力差别大,TOC值为0.29%~9.16%,平均0.85%,生烃潜量(S1+S2)为0.29~3.16 mg/g,平均0.74 mg/g,样品中差烃源岩和中等—好烃源岩各占50%。(3)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以浅湖沉积为主,处于淡水、弱氧化环... 相似文献
4.
西峰油田延长组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通过Rock—Eval岩石评价、显徽镜下观察、有机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烃源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生烃潜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延长组长7段、长8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其中,中等和好烃源岩所占比例分别为94%和77%,长8段烃源岩样品有机质丰度与生烃潜力均高于长7段烃源岩样品,董志区烃源岩样品高于白马区烃源岩样品;②长7段、长8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多为腐殖-腐泥型;③长7段、长8段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普遍处于成熟阶段,具有生成大量原油的有利条件,这对该区油气源对比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乌伦古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北缘乌伦古地区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为一套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类型以Ⅰ-Ⅱ型为主的火山岩系烃源岩,虽然评价为中等-好烃源岩,但其热演化过程复杂,主生烃期不清楚,影响了对其生油气潜力的认识。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的基础上,开展了烃源岩沉积埋藏史、热史研究,恢复了烃源岩热演化生烃过程。为了评价石炭系火山岩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开展了不同岩石类型、不同成熟度烃源岩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火山物质含量较少的凝灰质泥岩的生烃产率明显高于沉凝灰岩。当初始成熟度Ro为1.34%时,凝灰质泥岩仍具有一定的二次生烃能力。在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油气成藏期和圈闭形成期认为,乌伦古地区应该以寻找与石炭系晚期生烃(二次生烃)区域相匹配的火山岩或中生界圈闭作为下步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南鄱阳坳陷发育多套烃源岩,主要为上二叠统龙潭组暗色泥岩和煤、下二叠统茅口组泥灰岩以及栖霞组灰岩,结合煤中树皮体和镜质体的生烃模拟结果,探讨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研究表明,区内煤中树皮体和镜质体都具很强生烃能力,且树皮体的生油能力比镜质体强得多;茅口组及龙潭组泥质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在坳陷西南部最大,而由北往东则呈降低之势,烃源岩厚度也以坳陷西南部较厚,表明坳陷西南部是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7.
中下扬子区海相烃源岩分布与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构造、沉积演化为基础,分析了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认为下寒武统烃源岩在中扬子区主要分布在南缘碳酸盐岩缓坡,在下扬子区分布于中央台地相两侧的缓坡;下志留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扬子北缘海水闭塞环境。通过野外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探讨了海相烃源岩的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表明,下古生界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热演化程度较高;上古生界烃源岩为混合型和腐殖型,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综合评价表明,下古生界台地相区和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8.
在塔城盆地野外露头和塔参1井钻井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有机地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通过烃源岩岩性与有机质丰度分析认为,较好的烃源岩主要为泥质岩,其次为碳质泥岩和煤,上石炭统泥岩总体要好于下石炭统。烃源岩母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具有倾气型特征。烃源岩演化程度普遍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但仍有一定的残余生烃潜力。应加强烃源岩主要分布区及其生烃史与盆地构造演化的匹配关系和成藏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二叠系烃源岩已被证实为较好—好烃源岩。为厘清该烃源岩热演化和生烃过程,在分析近年来古生界油气勘探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质参数,利用TSM盆地模拟方法,对其热演化及生排烃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对该区二叠系烃源岩油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分布在南部坳陷新生代断陷内的二叠系烃源岩经历了两次生排烃过程,初次生排烃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二次生排烃主要发生在古近纪;而分布在隆起区的二叠系烃源岩只经历了第一次生排烃过程。二叠系烃源岩总资源规模达20.76×108 t,资源丰度达12.2×104 t/km2,达到中等丰度级别,能够为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整个南部坳陷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30.4%,而在新生代断陷中,其二次生烃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可达55%,因此,发育二叠系烃源岩及新生界烃源岩的新生代断陷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0.
二叠系烃源岩是塔西南地区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利用研究区构造特征、埋藏史、地层厚度及二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相、岩性分布等资料,结合现今地温场特征、异常热事件及热演化历史,应用EASY%Ro模型将模拟值与实测镜质体反射率值拟合,采用有机相B(Ⅱ)的动力学参数,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二叠系烃源岩开展了热演化及生烃史模拟研究。研究表明:二叠系烃源岩在三叠纪开始大规模生成并排出油气,生烃中心位于叶城凹陷柯深1井和玉参1井附近;三叠纪之后生油气中止,直到新近纪才再次开始大规模油气的生成和排出,最大生油强度达到300×104t/km2,生油范围仍然基本限制在凹陷内部。 相似文献
11.
华北南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包括煤系暗色泥岩、煤岩和炭质泥岩,从原始沉积特征来看,南华北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比北部渤海湾盆地沉积厚度更大。华北南部地区上古生界大致经历了3次埋藏生烃过程:印支早期生烃、燕山中期生烃、喜马拉雅晚期生烃,部分地区如开封坳陷、洛阳-伊川地区、合肥盆地、丘县-冠县凹陷、黄口凹陷、谭庄-沈丘凹陷,在燕山运动期已经达到最高演化程度和最大生烃期,在喜马拉雅期基本不具有生烃潜力。渤海湾盆地中的惠民凹陷、东濮凹陷、东营凹陷、沾化凹陷的晚期生烃潜力较大;车镇凹陷、莘县凹陷北部、鹿邑凹陷、倪丘集凹陷等晚期生烃潜力一般。 相似文献
12.
以冀南地区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评价为目标,基于详细的构造-埋藏史研究,并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有机包裹体分析,深入研究了巨1井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历史,揭示了巨1井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自形成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埋藏史,并发生多次生烃演化。分析认为:巨1井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曾发生过二次重要的生烃作用过程,初次生烃作用发生在印支期,太原组有机质生烃量为6 mg/g;而第二次生烃作用发生在喜山早期,太原组有机质生烃量为10 mg/g。最后指出在今后的勘探中,要特别重视东营运动的研究,寻找东营运动相对影响小的地区,有望在巨鹿低凸起实现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礼乐盆地位于南海海域南部,拥有大面积深水区域,长期以来缺乏烃源岩生烃潜力方面的研究。在认识礼乐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选用盆地内地震测线为研究对象,对盆地主要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揭示:①礼乐盆地深水区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最高,现今已经达到生烃高峰,甚至湿气阶段,斜坡区热演化程度最低,尚未进入生烃阶段;②礼乐盆地白垩系烃源岩在深水区生烃潜力最大,与斜坡区存在量级差异;③礼乐盆地存在二次生烃过程,白垩系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发生在斜坡带和礼乐滩,古新统—始新统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发生在深水区。 相似文献
14.
15.
江汉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生烃史与晚期生烃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地评价江汉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烃过程,特别是晚期生烃对早燕山期形成的很多局部构造能否得到后期的烃类充注是判断其含油气性的关键,因而生烃演化、特别是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对研究区海相上古生界勘探显得十分重要。从烃源岩的成熟度变化、地层推覆倒转剖面2个方面证明晚期生烃在研究区存在,但不同剖面之间、同一剖面不同层系之间晚期生烃现象存在差异。埋藏史研究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存在持续深埋型、深埋—剥蚀夷平型、深埋—抬升—深埋型、深埋—抬升—浅埋型4种类型的埋藏演化过程,其中前2类对于晚期生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烃史与晚期生烃潜力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上古生界烃源层晚期生烃潜力当阳地区略高于沉湖地区。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6.
17.
黄桥-句容地区二叠-三叠系生储盖条件优越,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域。烃源岩总体处于成熟和高成熟阶段,生烃模拟试验表明总有机碳含量在生烃过程中损失较少,可以作为评价较高成熟度烃源岩的有效指标。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泥质烃源岩评价均为较好-好烃源岩,而以灰岩为主的栖霞组和青龙组烃源岩生烃能力则很差。高含量的矿物沥青基质和低值活化能的分布显示源岩处于正在生烃的阶段,活化能分布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烃源岩的生烃过程,黄桥地区生烃温度范围跨度小,一进入主生烃期就能快速断键生烃,而句容地区则更倾向于早期、多期生烃的特点。源岩均普遍经历了多次生烃,喜山期的二次生烃相继进入生烃高峰阶段,生烃转化率主要取决于沉积埋藏史,演化程度慢的烃源岩保留生烃潜力,晚期继续生烃有利于强烈构造运动下的保存成藏。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库车坳陷油气勘探潜力,利用生烃潜力法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的排烃史与排烃特征。结果表明:三叠系排油高峰始于23Ma,早于侏罗系排油高峰(12Ma)。古圈闭被破坏,新圈闭形成时间晚于23Ma,不利于来自三叠系的油源聚集成藏。三叠系与侏罗系烃源岩排气量大,且时间与新圈闭形成时间耦合较好,有利于天然气的晚期成藏。三叠系源岩排出的天然气较难突破中上侏罗统的巨厚泥岩,但是该条件有利于天然气在下侏罗统圈闭内成藏。库车坳陷具备发育深盆气藏的烃源条件与致密储层条件,有利于形成大面积的深盆气藏,拜城凹陷与阳霞凹陷的斜坡带是潜在的深盆气藏资源区。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准东滴水泉组烃源岩生烃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盆地东部乌伦古坳陷石炭系暗色泥岩的生烃潜力对这一地区开展勘探十分重要。热压模拟生烃实验是评价烃源岩的有效手段,对滴水泉剖面石炭系暗色泥岩进行的生烃模拟表明,模拟温度达到360℃时产油率迅速降低到21.61mg烃/g有机碳,其残余生烃能力中等,演化阶段处于生油窗底部;390℃时累计烃类气体产率178.55mL/kg岩石,达到较好气源岩标准,气体产物中甲烷体积含量占烃类气体的90%,已进入干气演化阶段;原始生烃能力较大,是准东地区一套有利的烃源岩。模拟气的同位素分析认为属混合偏腐殖型气,对应的有机质类型应该为Ⅱ2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