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朋友,当一天繁忙过去,你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美美地吃罢晚餐,看看电视新闻,说说柴米油盐,等家人睡下,自己是不是往往还久不能寐? 相似文献
3.
4.
人到中年,才发现要找个时间来好好读本书,听一张唱片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平日工作的压力,和家庭日常运转中不可避免的琐碎,都会让人身心疲惫。慢慢地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偶尔有点空闲,脑袋里首先想到的不是所谓的高层次精神追求,却是一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发现这一点着实让人懊恼,想起那些年轻的岁月已经逐渐远去,不免郁郁寡欢,同时为无计可施而加倍失落。其实大多数到了这样年纪的人,生活不见得如电视剧、流行小说里描绘的那样精彩,相反是一杯白开水,透明、淡白、平凡得一如既往。我常常在想,如果连音乐都不能听的话,那不多的休闲时光里极少的那点乐趣,恐怕也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5.
维也纳,一个浸泡在音乐中的城市。站在这个城市的中心,我发现她和许多欧州城市一样,车辆如同流水,但汽车遇到行人却温文尔雅,并不呼啸而过,而是礼让行人。路上的行人也少见步履匆匆者。人们坐在街头的餐桌前,悠闲地喝着啤酒,喝着咖啡,也没有城管来干涉。在街头餐位上,或闲谈、或看书、或张望、或什么也不干。他们不怕太阳的照晒,女性更让阳光直射她们的手臂。 相似文献
6.
Decca的“Ultimate”,是值得爱乐友关注的一个套装系列。“Ultimate”意为“终极”,可能指“最终选集”吧。其内容锁定的是古典精品,包括贝多芬、巴赫、肖邦、柴科夫斯基、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作曲大师的代表作,还有从巴罗克到古典浪漫时期其他大师们的最有影响力、最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7.
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D.810)和贝多芬的《拉祖莫夫斯基》(Op.59No.3)两部弦乐四重奏的录音是日本东京弦乐四重奏团的一张精彩和成名之作,绝对是琴弦上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8.
旋律公司的新录音俄罗斯的旋律公司,相信大多数和笔者一样的古典乐迷都不会感到陌生.凭借种类丰富、数目繁多的录音作品和旗下技艺超群的艺术家,在20世纪90年代,这家公司几乎成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唯一使者. 相似文献
9.
10.
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如莫扎特,贝多芬、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斯特劳斯父子,瓦格纳等都曾工作生活在这个美丽优雅的城市。他们的乐曲激荡着多瑙河的波浪,他们的歌声回旋在古老的歌特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之间。我的一位朋友讲:”就连维也纳的鸣禽也耳嚅目染受到音乐的熏陶,叫声也格外动听。”据说维也纳大大小小的音乐厅有200多家,要知道维也纳的常住人口也不过100多万。 相似文献
11.
依据夜间多光源导致强光处能见度低的现象,在传统大气散射模型中定义发光因子项,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夜晚雾天图像的去雾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夜晚雾天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将原输入图像分解为新雾天图像层和发光图像层,然后对此分解得到的新雾天图像层进行色偏纠正和引导滤波操作以得到最终的去雾结果.与暗原色原理方法、快速中值滤波方法、图像颜色迁移方法、夜晚成像模型方法等已有方法的对比实验证实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可应用于汽车防碰撞系统、道路监控系统,以及其他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2.
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1886—1954年)作为柏林爱乐乐团历史上的著名掌门人,德国古典音乐界的巨擘.他在贝多芬交响曲作品上的造诣至今为后人所赞叹。 相似文献
13.
初听《未完成》,同时买了丰子恺译的《二大乐圣的生涯与艺术》来读,是几十年前的事。至今不见一部较详的中文舒伯特传。手头这本约翰·里德的书,薄薄的,自然也不过瘾。一个只活了三十一岁却留下近千篇作品(而且还有不少散失了的)、全集四十大册的人,只用一两百页来交代他的生平,就像是交响乐简化为小曲了。好处是此传较新(一九七八年),纷纭的旧说已淘汰澄清,只叙不议,重要情节介绍得清清楚楚。其中的图片,许多是老相识,印得如此清晰,大有助于联想当年情景。须知那是可以作现场报道观的,是其好友们以亲身目睹为依据所作的画。总之,对于醉心舒伯特其人其乐的我,慰情聊胜无,于是在舒伯特音乐的“伴奏”下又有了不少杂感。 相似文献
14.
王志宇 《广播电视网络技术》2013,(5):92-93
无论在广袤的自然界,还是日常的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一刻都不曾停息。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后继续创作出几十部作品(这其中包括著名的《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诠释了声音存在的最高境界。声音的产生离不开振动,声音的传播不能没有介质。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作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全书”不仅仅是古典音乐历史长河中的宝贵财富,而且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全世界各国人民都熟悉它们,演奏它们并热爱它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7.
十二年前,当我还是单身女孩时,业余时间每天陪伴我的主要是电视和收录机,不像时下的帅哥、美眉们有MP3、MP4、音乐手机等各种数码时尚玩意儿。那时自己还是个音响盲,只要收录机能放出声音,就觉得好听、满足,根本没有要求重放出的声音达到一个什么标准。 相似文献
18.
1.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BVCC-37247
这个版本是德国指挥大师旺德的“德奥伟大音乐家之经典音乐作品录音系列”中的一个值得爱乐人关注的录音。我们听过了他指挥的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等人的交响曲全集后,终于来到了巍峨崇高的音乐圣殿面前,这段伟大的音乐旅程不由得令我们肃然起敬。此版本呈现了清澈响亮的音色和光辉灿烂的音响效果,这很契合布鲁克纳的音乐精神。 相似文献
19.
常常在安静的夜晚,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内心涌动。这个时候,时间好似会过的慢一点,这些稍纵即逝的心绪才有机会被细致体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孕育了无数音乐巨匠。在作曲方面,有大家比较公认的“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但如果说到“维也纳钢琴三杰”,恐怕很多朋友就不一定很清楚了,目前一个比较流行的提法“维也纳钢琴三杰”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