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关电源是典型的非线性负载,因具有功耗小、效率高、尺寸小、重量轻等特点被应用在舰船低压配电系统中.开关电源工作在高频时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EMI)和高次谐波,这些噪声干扰不仅干扰自身的正常工作,也会污染周边的电磁环境.此处针对开关电源印制电路板(PCB)设计中引起的电磁兼容(EMC)问题,提出基于电磁场仿真的预测优化方法,通过建立PCB近场辐射等效模型,分析板图中辐射强度较大的区域,优化PCB布局走线,提高PCB设计的EMC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设计阶段引入电磁场仿真的方法,可以预测PCB近场辐射特性,优化设计后能大幅度将低电磁场辐射强度.最后搭建了电源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PCB EMC预测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可靠的方法仿真和预测开关电源的传导电磁干扰。采用器件建模与印制电路板(PCB)建模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器件和PCB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开关电源电路传导干扰模型。仿真开关电源电路工作时各点电压电流波形并据此分析开关电源传导电磁干扰问题。参照电磁兼容标准,对开关电源的传导干扰强度进行评估。为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器件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开关电源PCB电磁兼容特性的仿真分析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城  黄辉  王金保  王鑫 《电源学报》2014,12(2):20-26
随着开关电源工作频率不断提高,电磁干扰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结合LLC半桥谐振开关电源的设计实例,首先分析了高频传导干扰对PCB电磁兼容性的影响。在EMC分析中,使用Cadence SPB 16.3与Ansoft Designer 6.1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场的原理,建立PCB仿真模型,分析LLC半桥谐振开关电源PCB的电磁兼容特性。其次,根据电磁场近场分布图,对PCB的布局布线加以改进,提高了PCB的电磁兼容特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其电磁场强度有较大幅度减小,同时进一步验证了设计阶段中针对PCB改进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以反激式开关电源为研究平台,详细分析了开关电源中电磁干扰的问题,尤其是共模传导电磁干扰。重点研究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有源共模传导EMI的抑制方法,并比较采用有源共模EMI滤波器和不采用有源共模EMI滤波器的实验原理及EMI水平。实验证明了该有源EMI滤波器工作稳定,滤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开关电源产品的集成度越来越大,其核心印制电路板(PCB)布板密度也越来越高,各类电子元件使用所带来的EMI问题也日趋严重。PCB板设计的好坏对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文章论述了开关电源电路PCB板的EMI产生原因,并对如何印制与抗干扰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亮 《低压电器》2010,(15):35-39
以反激式开关电源为例,在分析其高频变压器形成共模传导EMI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变压器设计中设置屏蔽层以抑制共模传导EMI的原理。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具体产品的设计中。试验测试表明,屏蔽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抑制高频开关电源的共模传导EMI。由此进一步研究了屏蔽层在其他类型开关电源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开关电源传导EMI的模型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布电容的角度出发,分析变压器及散热片产生EMI的方式及其特征,建立了开关电源共模传导发射的分析模型,并据此提出了降低反激式开关电源EMI共模发射源水平的解决方案及设计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抑制功率变流器的共模电磁干扰(EMI)的技术方法.并以Boost变流器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于电路中高电压变化率(dv/dt)的动态节点是共模传导EMI产生的主要源头,本文通过调整Boost电感的PCB布局与采用共阳极二极管的方法,在电路中构造稳定节点,对共模传导EMI进行了有效的消除.理...  相似文献   

9.
AC/DC变换器传导EMI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超  王立欣  张刚  刘超 《电源学报》2013,11(3):26-30,41
开关电源传导EMI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还是定性研究,而定量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细致的找出传导EMI形成的机理。针对两种典型工作状态下的AC/DC变换器,测试得到了其传导EMI的频域波形,MOSFET漏极与源极间电压波形以及提取了电路中的主要寄生参数,通过对比与定量的分析计算,找出了其传导EMI几处重要峰值形成的原因。最后得出了变压器原边与副边漏感、MOSFET源极与漏极间寄生电容以及MOSFET与散热片之间的寄生电容,是影响开关电源的传导EMI的重要因素。在开关器件导通或者关断时,开关电源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此时漏感或者器件的寄生电容中的剩余能量会引起高频振荡,进而引起了传导EMI尖峰。  相似文献   

10.
在开关电源类产品的传导型电磁干扰(EMI)抑制方面,电源输入端口加装EMI滤波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阐述了EMI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和基本设计方法,分析了无源元件的高频模型,对寄生效应进行了消除。利用PSpice软件,分析寄生参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验证所提方法对滤波器优化的实际效果。为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开关电源EMI特点,开关电源的EMC设计中软开关技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开关电源的EMI抑制技术、印刷线路板元件布置和布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简明、扼要地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在高频开关电源PCB关键信号附近进行地线网格设计的方法,来减少高频开关电源PCB的辐射电磁干扰。基于有限元方法,分别对高频开关电源地线设计前后的PCB进行近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所选频点120MHz、150MHz、200MHz、600MHz处的近场辐射参数值均变小偏移,且在120MHz频点近电场强度降幅达到3.6374×10v/m,在600MHz近磁场强度降幅达到80%,强度明显减弱。得出在高频开关电源PCB设计时进行合理的设计地线,可以很好地改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型号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和测试,提出了针对此开关电源的干扰抑制滤波器的有效设计方法,并利用PSpice软件进行了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遵循设计方法,针对该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已经实现,通过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DC/DC开关电源有源共模EMI滤波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关电源中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高速开通和关断过程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噪声.传统方法是采用无源电磁干扰(EMI)滤波器来滤除噪声.基于补偿原理的有源EMI滤波器(AEF)是一种可替代无源滤波的新方法.根据其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DC/DC电源用的有源共模EMI滤波器(ACEF).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有源滤波器对共模噪声信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开关电源抗EFT/B干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高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作为二次设备的心脏,开关电源的抗干扰能力是关键之一。文中研究了二次设备开关电源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EFT/B)试验时共模和差模噪声的传播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种方法以减小耦合到负载上的噪声电压。实验证明,文中提出的这些提高开关电源抗EFT/B干扰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开关电源有源共模EMI滤波器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开关电源的高功率密度、高开关工作频率和紧凑结构,因此对其电磁兼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传统无源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滤波器的缺点,提出有源共模滤波器的设计思想,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以一台反激式开关电源为研究对象,具体设计出其有源共模滤波器.最后通过电路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抖频——有效降低开关电源EMI噪声容限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傅氏级数及空间交变电磁场的角度对采用抖频技术如何来减小EMI进行了分析。并在一款60W采用集成有抖频功能的TOP249的开关电源,进行了整机EMI测试,并与未采用抖频而其它条件一样的电源的EMI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技术在降低开关电源EMI噪声容限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李建婷  熊蕊 《电源学报》2005,3(4):248-250
本文从傅氏级数及空间交变电磁场的角度对采用抖频技术如何来减小EMI进行了分析。并在一款60W 采用集成有抖频功能的TOP249的开关电源,进行了整机EMI测试,并与未采用抖频而其它条件一样的电源的EMI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技术在降低开关电源EMI噪声容限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电子产品中PCB板电磁干扰(EMI)的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介绍了PCB中EMI抑制及抗干扰设计的常用技术,分析了PCB布线布局对抑制EMI的影响以及PCB板接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