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绝大多数未接触过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文章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方式作了系统探讨,内容包括教学组织与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创新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规范考核方式等;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理念,并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研究型本科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只有采取革新理念,激发阅读兴趣,强化综合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提高中职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3.
4.
5.
分析影响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建立立体化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方法,以案例为中心进行教学,以问题驱动进行程序设计实践,在师生之间、课堂内外、学生之间形成一个立体化互动学习网络。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软件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对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实践表明,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及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邓洪斌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0):154-155
从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时能力的重要性出发,介绍了教师在进行编程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并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治民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22):131-132
依据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特点,以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规范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职计算机课堂,基础教学倡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能技能为主,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针对
合格计算机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在中职课堂开展高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
生的职业技能,创新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提炼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模拟与实训相结合,完善校企合作,实现
学生实训操作和模拟演练同步进行,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达到专业岗位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李家骏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20,(2):125-127
该文主要研究微项目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职业能力和普遍应用场景,将基础知识、技能和素养融于微项目学习中,将抽象的教学变形象,让学生易于接受;将项目微型化、简易化、灵活化,使学生更容易完成从而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将“学以致用”清晰的摆在学生面前,学了就会用、日常就能用,学生明白得学,学得才明白,从而改善、增强、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职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已是刻不容缓之事。但是,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冷淡。本文先分析学情,然后给出了应对之策。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金产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10):126-127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分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所得,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又充分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改进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使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同学、老师,通过在现实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当中,挖掘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的特点,积极解决,促进学生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使老师能够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中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教学现状与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目前高职教育体系中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无论在计算机专业还是在非计算机专业都有广泛的设置和应用,本文主要针对此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做出分析总结,论文主要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抛砖引玉,为这方面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TANG Hai-bo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8,(20)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要选择最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