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库淤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泥沙大量淤积,使水库有效库容逐年减少,蓄水调节性能相应降低;同时水库淤积引起回水上延,造成对水库上游工程的影响,同时威胁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安全;还会引起下游河道冲刷下降,造成水库管理工作困难等问题。在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中允许受到资料限制时可采用类比法和经验法对水库泥沙进行冲淤分析计算。在此以漾洱水电站工程水库的泥沙冲淤分析为例来说明,主要包括水库淤积形态分析、水库淤积计算、回水对上游影响分析、防止泥沙淤积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余中平 《陕西水利》2022,(2):40-41,49
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和回水计算是确定水库运行状态,研判枢纽防沙措施的重要依据.以吉尔格勒德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水库淤积的纵断面和横断面形态及淤积高程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出吉尔格勒德水库泥沙淤积为三角洲或带状淤积.计算结果表明:水库运行50年内库容损失速度变化不大,泥沙淤积对水库回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应用水库不平衡输沙泥沙数学模型,对小江大防护工程中不同运用年限的小江水库泥沙淤积量、淤积部位、淤积后不同洪水频率的洪水位抬高值等问题进行了计算研究;同时研究了三峡水库上游干支流建库及不建库情况下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对小江下游水位的影响,计算分析了不同宋沙量的小江水库泥沙淤积及水位变化;对小江上游4座支流水库泥沙淤积也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研究了小江大防护工程防沙减淤措施。这些大量的计算研究,曾为三峡库区小江大防护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水库不平衡输沙泥沙数学模型,对小江大防护工程中不同运用年限的小江水库泥沙淤积量、淤积部位、淤积后不同洪水频率的洪水位抬高值等问题进行了计算研究;同时研究了三峡水库上歧流建库及不连库情况下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对小江下游水位的影响,计算分析了不同来沙量的小江水库泥沙淤积及水位变化;对小江上游4座支流水库泥沙淤积也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研究了小江大防护工程防沙减淤措施。这些大量的计算研究,曾为三峡库区小江  相似文献   

5.
拟建中型水库建成后来沙量较大,水库运行过程中泥沙淤积问题严峻,同时泥沙的淤积将影响后期水库的回水距离.采用《土壤侵蚀现状图》来估算泥沙淤积高程及泥沙淤积量,并通过水面线计算程序MIKE 11水动力模块和泥沙模块进行水库回水分析,泥沙淤积高程和淤积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水库回水变化符合一般回水规律,可为相似工程泥沙淤积与回水...  相似文献   

6.
白河水库泥沙淤积规律及对防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维水库泥沙淤积模型对白河水库泥沙淤积状况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由于泥沙淤积而造成的变动回水区洪水位的抬高,为确定水库移民的合理范围并加强沿江城镇和工矿企业的防洪措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水库具有多泥沙特点,是造成水库库区水位抬高、库容降低的主要原因。文章以新疆克孜尔水库建设为工程实例,在水流运动、悬沙淤积相似条件基础上,计算出水库坝前及泄水底孔内泥沙淤积形态断面模型比尺,通过建立的试验模型对水库坝前及泄水底孔内泥沙淤积形态断面进行分析,对指导水库汛期排沙及大坝检修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闹德海水库是辽河一级支流柳河上唯一已建的大型控制性工程,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下游沿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柳河为多泥沙河流,每年汛期大量泥沙入库,造成水库淤积严重。为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本文通过近些年的水库泥沙淤积测量数据,对水库泥沙淤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水库清淤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于大海  于德万 《吉林水利》2014,(6):24-26,54
一统河属山区性河流,流域内植被良好,河床比较稳定,河底由淤泥和细沙及鹅卵石组成。大迫子水库建成后,由于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泥沙输移特性,河流中的泥沙将有一部分淤积在水库中。通过实测资料对大迫子水库工程进行淤积分析计算认为,工程建成后,水库泥沙淤积对工程及未来运行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水库的泥沙淤积使水库有效库容逐年减少,蓄水调节性能相应降低,同时还会引起河道冲刷下降,给水库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根据河道泥沙特性和水库淤积模型计算,分析水库泥沙淤积特性,以及泥沙淤积与水库运行的相互影响,对水库正常效益的发挥和防止水库有效库容及使用寿命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佳木斯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佳木斯市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侵蚀、毁坏幼苗、冲沟发育吞噬农田、水库河道淤积、旱涝灾害等一系列危害,分析了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与自然因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铁坚  洪梅 《人民黄河》2015,37(6):56-59
多环芳烃是危害较大的一种水体污染物,以菲为特征污染物,利用纳污河流和地下水系统模拟装置,对其在河流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变化时的迁移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探索纳污河流与地下水间多环芳烃的迁移变化规律。采用Sufer软件分析了菲在地层中的迁移变化情况,并计算了其迁移速度,结果表明:模拟纳污河水补给地下水时,菲迁移速度缓慢,污染物扩散范围小,水平迁移速度为1.33 cm/d;模拟清洁地下水向河流排泄时,菲的水平迁移速度为1.67 cm/d,并在河流附近发生了短暂富集。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特点分析及未来趋势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对1950年以来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5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水沙总体上呈逐年代递减的趋势,其中尤以80年代和90年代减少量为显著。90年代是1950年以来黄河上中游径流总量最少的十年,而输沙量较80年代有所增加。本文还就气候因素、工业业用水以及水利水保工程对水沙变化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黄河三门峡以上区的水沙变化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设计标准较低、安全系数较小的特点,容易使管理者在思想上有所放松,参建各方往往会因掉以轻心而使小问题酿成大事故。要真正解决此问题,须认真扎实从每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5.
王世江 《中国水利》2010,(24):86-86
<正>2010年,新疆水利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特别是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通过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水资源调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大面积推广;牧区水利、防洪、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改革迈出新步伐,为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1-2012年邢台市用水量资料,分析邢台市用水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总用水量相对稳定并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占总用水量的76.4%,由于开展农业节水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相对稳定,工业开展节水和水资源重复利用,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用水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意识的加强,环境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同行业用水量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农业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逐渐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前一段时间,8月18日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成立,让我讲讲水利基本建设领域有关改革的问题;10月24日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计我讲水利企业的发展问题;今天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让我讲勘测设计单位改革发展的问题。我今天讲这样一个题目: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做好新时期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工作。我努力从专家的角度讲,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渭河水沙变化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由于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下垫面的不同,渭河流域水沙异源,西北多沙,东南多水。70年代以来,渭河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沙量不断减少,但水量减少幅度大小沙量,而且较小流量级输沙百分比增加。1986-1996年,渭河发生大洪水较少,洪水量也较小,但高含沙洪水仍然存在,而且含沙量增加,输沙量也很大,特别是以泾河来水为主时,常出现高含沙水流。  相似文献   

19.
台安县地处辽、浑、绕三大河流下游,素有"千里长堤"之称,堤防始建年代久远,堤防坝基存在的问题,管理问题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对堤防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对堤防进行安全监测,充分利用科技进步,走向即时化、智能化、网络化,确保堤防以较少的投入来保证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今后加固堤防提供源头技术。  相似文献   

20.
郑珊  吴保生  侯素珍  吕宜卫 《水利学报》2019,50(12):1433-1445
基于三门峡水库1960—2016年水沙和冲淤资料,本文分析了水库纵向与横向、年内与年际、时间与空间上的冲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三门峡水库的冲淤过程可大致分为1960—1969年快速淤积、1970—1973年快速冲刷、1974—2002年缓慢淤积和2003—2016缓慢冲刷4个阶段;库区冲淤是上游来水来沙与下游水库运用协同作用的结果,1974年水库蓄清排浑运用前,主要受水库运用引起的溯源冲淤的影响,之后水沙作用增强。溯源冲淤向上游传播过程中冲淤幅度逐渐减小,溯源冲刷的影响时间相对较短,而溯源淤积的影响时长向上游不断延长,上游回水区河道溯源淤积累计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明显滞后于库区河道,当库水位开始下降及库区河道开始冲刷时,上游回水区仍可处于溯源淤积的影响之下。改进了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得到了权重归一化的滞后响应模型,克服了原有模型中特征量平衡值的权重之和小于1而可能对平衡值进行偏大估计的缺点。采用改进后的模型建立了三门峡水库累计淤积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较好模拟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的冲淤演变过程,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