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焦点话题之一。有关现代性概念的界定,纷繁复杂,涵盖了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并且在不同领域有着独特的理论见解。现代性作为一个叙事范式,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现代社会的解剖工具和解释范型。20世纪西方理论学家对现代社会产生的科学霸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等现代性问题的深刻批判和反思,揭示出了现代性内在的局限性。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既不能简单拒斥现代性,也不能消极地承受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负面效应,而应该借助后发优势,有效规避西方现代性的弊端,建构一套适合中国自身的现代性模式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自诞生伊始就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后现代主义深深地植根于审美现代性之中,是现代主义物极必反的结果。在对支持现代性的理性和主体极力进行消解和颠覆的同时,后现代主义走向另一极端。马克思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实践特质内在地含有对现代性的批判向度和建设向度,是解决现代性的根本矛盾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索考察20世纪80年代涉及“现代性”术语的文献,梳理分析了大陆学界现代性话语的出场方式和特征.20世纪80年代,大陆学界对“现代性”的理解局限于现代化理论的框架之中,特别注重彰显和优先突出“现代性”概念的主体性意涵,对“现代性”内涵的探讨还处于“古今中西之争”的问题框架中.这个时期的探讨为现代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如意 《商品与质量》2011,(Z3):155-156
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了现代性的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决定了技术同现代性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技术发展使现代性成为可能,也正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现代性的难题和危机提供可能,如果不了解技术发展,就不能充分理解现代性?而如果对技术发展所处的社会背景缺乏研究,又如何能研究具体的技术?本文尝试从现代技术的祛魅特性、技术的分析性、技术理性、技术决定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技术现代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产生于对“现代性”的回应,然而,现代性复杂而失衡的现实促发了社会学后现代征候的兴起。后现代性是在现代性的觉醒中出现的一种理论视角,是对现代性的竞争性的角色替补和内容延伸,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学的活力。中国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相“混杂”的现代性现状。决定了中国与后现代对话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它不仅有利于我们更理智地控制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活和我们自身,更是为社会学学科的突破性进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是社会学一直关注的对象。旅游的方式、途径、结果都与社会的现代性特征相关,因此现代性是社会学研究旅游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现代性本身的问题导致了现代社会人们对旅游的情感纠葛。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批判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主题。马克思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视域中以"资本"为本质范畴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整个社会形态展开现代性批判,并将资本批判作为现代性批判的落脚点,重建了现代性批判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追求的是文学大众化的源泉和动力;在现代性语境中,大众化呈现出鲜明的现代内涵、特征。大众化是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性对大众化具有制约的作用。二者既是一种互促的一致的关系,同时二者之间也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9.
韦伯的“铁笼”之喻揭示了曾代表现代性曙光的理性业已以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方式成为现代社会危机的根源,激发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现代性批判与现代性重建运动。不同于当代西方学者始于伦理化“交往范式”的现代性重建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牢牢立足唯物史观的“生产—交往”范式,力图以真正共同体的价值追求超越现代性的伦理式方案,在理论与实践上证明了自身是打破铁笼的中国式现代化方案,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现代性伴随着持续加剧的能源危机、战争危机和文化危机日益抵达其终结阶段,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具备超越西方现代性的诸多优势。中国方案揭示出一条在西方现代化道路之外的崭新道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超越,开启了一种新的文明类型。新文明类型立足人民生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强调绿色生态、多元一体,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梁启超、鲁迅和朱光潜的文艺思想,意在反思中国现代性语境与中国汉语表达之间的困境等关系。本文认为,这三位分别从动员大众、启蒙与革命以及语言诗学的角度为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的汉语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位作家的探索不仅包含了此后汉语表达在现代性语境所遭遇到的基本问题,如传统、现代、启蒙、大众、个人表达、现代性批判等,而且开创了汉语切入现代性语境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徐訏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源于西方理论范畴,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与社会的现代化与工业进程相关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二是指以主体性和个体为内核,以‘审美现代性’为价值立场的价值模式。而在近现代的中国,“现代性”其实只是功利理性主义的代名词。在这种强势观念与潮流中,却有少数作家仍然执着地站在“审美现代性”的立场上,试图以迥别于时代潮流的创作立场去实现文学现代性的理想。徐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家。徐的小说以“人性”为起点,以对人的解读和对社会的批判为动力,游离于其时主流文坛强势的功利理性主义,执著地朝向个性化和自由化,用一种难能可贵的诗性乌托邦,实践着“审美主义”的沉重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否定了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在实现人的祛魅中推进着人的解放,但又因其自身成为控制人的力量;乌托邦在对现代性分裂的批判中追求一个属人的世界,但又以其不可实施性不能成为社会的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内在地联系起来,在现代性判断与理想追求、社会变革与人的发展、“应然”与“实然”、形上与形下、理论与实践等多重维度上把握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从而超越了现代性与乌托邦的论阈,为探讨社会主义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空间,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推向了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从人文视角而言,休闲运动具有大众化、多样性、时尚性、渗透性、产业化等特性,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运动及其特性都具有现代生活方式所需要的一种特质,亦即休闲运动的现代性。文章论述了休闲运动的特性及现代性,并阐述了这些特性及其现代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代性的讨论由来已久,众口不一。文章选取国内三十年代大型刊物觋代》加以研读,从都市情节和启蒙症候两个方面阐释这本期刊与现代文学共通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简要论述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剖析了高校图书馆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