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条件对聚丙烯酸胶乳增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对水增稠性能好的交联聚丙烯酸胶乳。研究了交联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水相的pH值、共聚单体内烯酰胺(AM)的用量、单体浓度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胶乳增稠性能的影响。同时指出,通过控制水相的pH值和引入非离子型亲水性单体如AM的方法,可提高聚丙烯酸胶乳增稠剂的耐电解质能力。  相似文献   

2.
用有机过氧化物作交联剂合成交联聚丙烯酸酯胶乳。认为采用SDS为乳化剂,种子聚合过程中分批加入SDS,低温增溶过氧化物,90℃高温文联的分阶段合成工艺过程,能确保在合成及交联反应过程稳定的前提下满足胶乳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稳定剂、乙醇-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对丙烯酸叔丁酯的分散聚合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散介质组成、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稳定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聚丙烯酸叔丁酯微球粒径及分散系数的影响。在乙醇-水分散介质中,丙烯酸叔丁酯进行分散聚合的适宜反应条件为: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60∶40,丙烯酸叔丁酯相对于分散介质的质量分数为10.0%,引发剂和稳定剂相对于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4h。在此条件下,丙烯酸叔丁酯的转化率超过90%,聚丙烯酸叔丁酯的微球直径为0.95μm,分散系数为0.048。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系反相乳液聚合及增稠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Span-GFZ为乳化剂,脂肪烃为油相介质,在氧化还原引发剂存在下的丙烯酸系反相乳液聚合。考察了水相pH值、GFZ和交联剂用量、丙烯酰胺单体及疏水型长链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合胶乳粒子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形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曹文仲  王磊  段勇华 《石油化工》2013,42(4):388-392
以Isopar M为油相,采用反相乳液法对丙烯酸钠聚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相乳液电导率变化的测定,考察了反相乳液的稳定性及在反相乳液中复合乳化剂配比、油水质量比、氧化还原引发剂和调节助剂对反相乳液的稳定性和聚丙烯酸钠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sopar M反相乳液稳定性最佳条件为:在油相中乳化剂用量为6%(w),m(Span60)∶m(Tween80)=15∶1、油水质量比为1.74∶1;在氧化还原引发剂中过硫酸钾与乙二胺的质量比为2、45℃、pH≥10的条件下,丙烯酸钠的转化率为97%;添加适量的乳化助剂、抗交联剂和除氧剂等调节助剂可得到较稳定的反相乳液和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产物。  相似文献   

6.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钠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 ,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和单体中和度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佳的反应温度为 45℃ ,引发剂浓度为 4 0mmol/L ,乳化剂 (占油相 )质量分数为5 % ,单体中和度为 70 %。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体两段滴加法乳液聚合和氨化剪切,制备了聚丙烯酸酯超微胶乳。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预加单体量、丙烯酸用量、乳化剂配比及其用量等对聚丙烯酸酯超微胶乳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用量和乳化剂用量对透光率的影响较大。通过趋势分析简要讨论了各因素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超微胶乳的合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乳液聚合及微乳液聚合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胶乳剪切分散法和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超微胶乳,重点讨论了反应温度、乳化剂和引发剂对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超微胶乳的影响。指出了目前超微胶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阴离子型增稠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制备的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两性共聚物为稳定剂、司班 80为乳化剂、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丙烯酸铵进行反相乳液聚合。研究了聚合条件 (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氨水中和的 p H值、丙烯酸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和时间 )对白浆粘度、流变性能及耐电解质能力的影响。得到的胶乳产物用水配制成质量分数 1 .5%的白浆粘度可达到 80 Pa· s以上 ,完全适合涂料印花增稠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产物粒子为圆球形 ,直径 0 .0 2~ 0 .0 5μm,用水稀释后粒子直径增大 3~ 4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静电基胶粘剂的研制方法,并讨论了单体、乳化剂、引发剂、交联剂及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透明纳米聚丙烯酸酯微胶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得乳化剂含量低、固含量高的纳米级聚合物,采用自制的属于Gemini型的特殊表面活性剂KD-1进行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结果表明,只需用1.44%~2.15%(质量分数)的单一阴离子型乳化剂KD-1就可得到固含量为30%~45%(质量分数)的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固含量、反应温度等对微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提高乳化剂含量和反应温度及降低固含量有利于生成粒径小的微胶乳粒子。研究了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以及共聚物的光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丙烯酸和腐植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具有保水抗旱功效、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NaOH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所得树脂进行了表征。对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型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植物生长和节水效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水性树脂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N-210(Mn=1000)、蓖麻油、扩链剂乙二醇和二乙烯三胺、亲水单体环氧氯丙烷和马来酸酐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丙酮法制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PU)。将PU与乳化剂、水混合后,滴加丙烯酸丁酯溶液,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进行PU/PBA(聚丙烯酸丁酯)种子乳液聚合,合成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均一稳定,成膜性能良好。运用TEM、DSC等手段对PUA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4.
对以交联丙烯酸丁酯胶乳为基础胶乳(PBA),苯乙烯(St)、丙烯腈(AN)为接枝单体合成的接枝丙烯酸丁酯做了系统研究。得出了补加乳化剂、引发剂、单体浓度、St/AN配比,链转移剂用量的调整对丙烯酸丁酯接枝聚合的影响规律,并制得了接枝率大于50%的AAS树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述用于沥青改性的羧基丁苯胶乳研究,已于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用该胶乳制成的乳化沥青,在筑路和屋面防渗漏工程中都获得良好应用效果。文章对乳化剂,引发剂、单体配比、聚合温度、搅拌速度等聚合条件对胶乳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蒋永华  彭晓宏 《石油化工》2003,32(6):513-516
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聚丙烯酸钠树脂的合成实验,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树脂吸水倍率的关联式,分析可知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倍率影响显著。优化的合成条件(质量分数):水50%~60%;单体35%~45%;引发剂0 01%~0 03%;交联剂0 004%~0 008%;反应温度50~70℃。在此合成条件下,吸水倍数可达650~700g/g,吸盐水倍数为80~90g/g。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丁二烯 -苯乙烯胶乳合成配方及工艺条件对MBS树脂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聚合单体及助剂中阻聚剂含量、引发剂、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及聚合环境中杂质等对MBS树脂色泽与耐热性、MBS接枝胶乳的后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因素加以控制 ,制得了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合格丁苯胶乳。  相似文献   

18.
以煤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Span80丙烯酸酯/Span80/Twen80为复配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酸钠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印染增稠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增稠剂黏度和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并考察了增稠剂的抗电解质性及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较理想反应条件为:煤油45 g,水相60 g,质量比为0.8:0.3:0.1的三元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Span80与 Twen80)在乳液中质量分数为6.67%,水相中丙烯酸一丙烯酸钠浓度为3 mol/L,总单体中丙烯酸钠摩尔分数为0.82,n(交联剂):n(总单体)=1.803×10~(-3),n(丙烯酰胺):n(总单体)=0.063,m(引发剂用量):m(总单体)=0.036%,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23℃。该增稠剂具有较好的抗电解质性及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以煤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Span80丙烯酸酯/Span80/Twen80为复配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l-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酸钠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印染增稠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增稠剂黏度和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并考察了增稠剂的抗电解质性及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较理想反应条件为:煤油45 g,水相60 g,质量比为0.8:0.3:0.1的三元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Span80与Twen80)在乳液中质量分数为6.67%,水相中丙烯酸-丙烯酸钠浓度为3 mol/L,总单体中丙烯酸钠摩尔分数为0.82,n(交联剂):n(总单体)=1.803×10-2,n(丙烯酰胺):n(总单体)=0.063,m(引发剂用量):m(总单体)=0.036%,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23℃.该增稠剂具有较好的抗电解质性及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单体技术合成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主链,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支0甸的规整接枝共聚物。产物提纯后用红外光谱表征结构。研究了封端反应时间,体系浓度对封端效率的影响以及PBA大单体与投料总量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共聚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还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当聚丙烯酸丁酯大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0,PBA大单体与投料总量的质量比约为60%时,此接枝共聚物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热塑性弹性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