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4-氟苯甲酸(Ⅰ)为原料,通过酯化、肼解制得4-氟苯甲酰肼(Ⅱ),Ⅱ再与芳香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Ⅲa~Ⅲh),最后以苯和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Ⅲa~Ⅲh与巯基乙酸脱水环化成2-芳基-3-(4-氟苯甲酰胺基)-4-噻唑啉酮类化合物(Ⅳa~Ⅳh),并利用IR、1HNMR、13C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Ⅳa~Ⅳ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TT法评价了体外对HepG-2、A549-1和231-2的3种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Ⅳa~Ⅳh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其中,Ⅳb,Ⅳf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以1-金刚烷甲酸为原料,通过酯化、肼解制得1-金刚烷甲酰肼,1-金刚烷甲酰肼再与芳香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最后以苯和DMF为溶剂,酰腙与巯基乙酸脱水环化成2-芳基-3-(1-金刚烷甲酰胺基)-4-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并利用IR、1HNMR、13C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7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TT方法评价了它们在体外对HepG-2,A549-1和231-2 3种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7个新化合物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3.
标题化合物为一类新型的海洋防污剂,但在海水样品中因其较低的溶解度使得其含量十分低。为此,建立了同时分析检测6种标题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25和280 nm,可以实现有机溶剂中(甲醇)样品中添加的1,2-苯并异噻唑-3(2H)-酮(BIT)、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水合物(MBT)、5-氯-2-苯并噻唑啉酮(CBT)、6-溴-2-苯并噻唑啉酮(BBT)、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OIT)和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6种化合物的含量分析。它们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7×10-6、4.1×10-5、1.8×10-6、1.1×10-6、3.6×10-7、2.5×10-7mol/L,回收率为92%~110%,RSD为2.6%~3.6%。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考察了C18小柱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海水样品中添加2.5×10-7mol/L DCOIT的分析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92%。 相似文献
4.
5.
以芳香酸为原料,通过酯化、肼解制得芳基甲酰肼,芳基甲酰肼再与芳香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最后酰腙与三氟乙酸酐反应脱水环化成标题化合物,并利用IR、1HNMR、13C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8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TT方法评价了它们在体外对HepG-2,A549-1和231-2 3种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8个新化合物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其中3-N-三氟乙酰基-2-(4-溴苯基)-5-(4-氟苯基)-1,3,4-噁唑啉、3-N-三氟乙酰基-2-(4-氯苯基)-5-(4-氟苯基)-1,3,4-噁唑啉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7.
研究了新型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20个新型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对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选取5个高抑菌活性衍生物,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了其与葡糖胺-6-磷酸合成酶(G-6-P合酶)的相互作用模式;运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对5个高抑菌活性衍生物的分子静电势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以链霉素为阳性对照,有11个衍生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3个衍生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3个衍生物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3个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个高抑菌活性衍生物与G-6-P合酶均能较好地结合;分子静电势分析表明,羰基和亚砜基团区域是该类衍生物的活性位点,可以与受体G-6-P合酶发生相互作用。新型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广谱抑菌,其可能的抑菌机制是抑制G-6-P合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β-蒎烯为原料经选择性氧化制得的诺蒎酮,再经羟醛缩合、酰腙化和环化反应得到15个的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 和 HR-MS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索了所合成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2-{6,6-二甲基-3-(4-硝基苯亚甲基)二环[3.1.1]庚-2-亚基}肼基}-4-(4-氟苯基)噻唑(Ⅲe)、4-{2-{2-{6,6-二甲基-3-(4-硝基苯亚甲基)二环[3.1.1]庚-2-亚基}肼基}噻唑-4-基}苯酚(Ⅲf)、2-{2-{3-(4-氟亚苄基)-6,6-二甲基双环[3.1.1]庚-2-亚基}肼基}-4-苯基噻唑(Ⅲg)和2-{2-{6,6-二甲基-3-(4-甲基亚苄基)二环[3.1.1]庚-2-亚基}肼基}-4-苯基噻唑(Ⅲj)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51 μg/L、0.88 μg/L、7.03 μg/L和3.52 μg/L;化合物4-{2-{2-(3-亚苄基-6,6-二甲基二环[3.1.1]庚烷-2-亚基)肼基}噻唑-4-基}苯酚(Ⅲc)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28.12 μg/L;所有目标化合物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效果并不显著。从构效关系看:R1和R2上取代基的不同对化合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当R1为强吸电子基团时能显著提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Ⅲ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与硫酸卡纳霉素的抑制效果相当,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蒎烯;诺蒎酮;噻唑腙;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苯并噻唑环的硫脲类化合物,其中有8个为新型化合物,化合物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N-(2-溴苯甲酰基)-N'-(4-甲基苯并噻唑-2-基)硫脲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41 68(7) nm,b=1.088 71(10) nm,c=1.206 82(11) nm,α=103.504(8)°,β=106.632(8)°,γ=108.278(8)°,V=0.828 74(13)nm3,Dc=1.628 Mg/m3,μ=2.738 mm-1,Z =2,F(000)=408,最终偏差因子R1=0.030 4,wR2 =0.075 6[I>2σ(I)],S=1.048,CCDC号为1471387.选择广西主要经济作物(水稻、甘蔗、番茄、木薯、龙眼、荔枝)中常见的病原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乙酰基二茂铁与两种杂环胺(4-氨基安替比林,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缩合合成了两种含二茂铁基的Schiff碱(a、b),产率分别为85.8%和72.6%,并通过IR、1H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最后,将合成出的两种Schiff碱分别对3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了初步抑菌实验,将其结果与非杂环类Schiff碱Fc-C(CH3)NC6H5=(c)的抑菌性能做了比较。结果表明,Schiff碱对上述3种细菌都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随着Schiff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此外,杂环类Schiff碱(a、b)对上述3种细菌的抑菌活性明显优于非杂环类Schiff碱(c)。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5-氨基-4-氰基-1-苯基-1H-吡唑与三氟乙酸、三氯氧磷反应"一锅法"制得1-苯基-6-三氟甲基-4-氯-1H-吡唑并[3,4-d]嘧啶,收率为61%,再与5-芳基-2-巯基-1,3,4-噻二唑发生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8种含噻二唑环吡唑并[3,4-d]嘧啶类含氟衍生物,收率为79%~87%。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与元素分析表征。并将其用于两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Ⅳb和Ⅳh的抑制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