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动态生成”,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状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引领课堂生成,是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成性教学,彰显信息技术课堂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成"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越发感觉到生成对于构建和谐的、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互动的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特征.在课堂上出现不可预测性的生成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动态生成往往是学生真性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是教学预设之外教师始料未及的"插曲".  相似文献   

4.
我结合个人教学经历,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列举如何有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做法。捕捉错误资源,灵活生成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有时是课堂中极具意义的生成性资源。在教学《公式与函数》这节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拓展任务:计算出全年级11月份平均每个班回收的废纸数量、回收量最多的班级回收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不应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深切体验、感受到知识、思维、情感的流动,知识、能力、情感的生成。只有这样的生成,才是课程改革后应该有的课堂。如何才能实施这种课堂的生成呢?笔者从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几点。  相似文献   

6.
新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生成性教学成为课改内容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任课教师愈加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应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成性教学要求老师提前进行预设,根据设定内容把握课堂时间程序。在教学过程中与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根据同学的效果反馈对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和运用做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乃至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然而,没有预设的课堂生成往往是盲目的,面对不期而遇的非预设生成,教师常出现无法驾驭课堂、无法引导学生的尴尬场景,因此只有做到对课堂的精心预设,才能够提高学生动态生成的有效性与教师应对动态生成的从容自如,使课堂呈现出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本文主要从分析教材与学情,建立弹性预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并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乃至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然而,没有预设的课堂生成往往是盲目的,面对不期而遇的非预设生成,教师常出现无法驾驭课堂、无法引导学生的尴尬场景,因此只有做到对课堂的精心预设,才能够提高学生动态生成的有效性与教师应对动态生成的从容自如,使课堂呈现出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本文主要从分析教材与学情,建立弹性预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并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生成的。如何有效促成、利用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有创造性的活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现阶段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生成性教学的主要特征,课堂教学的生机与魅力在于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该文从预设与生成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巧妙地利用两者的关系,打造多姿多彩的动感课堂,从而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借由这一主题,现在的课堂大多应用引导、启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尽量使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去.在此教法中,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很活跃.然而无论教师在备课时如何的考虑周全,必然会在课堂中与学生积极思考的心灵有所撞击.那么这些课堂中智慧所撞击的"火花"--生成性资源,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3.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具有过程性、动态性、互动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征的教学形态.实现生成性教学的前提是灵动的教学计划,基础是智慧型的教师,教师可以弹性预设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智慧,敏锐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灵活动态地调整教学计划,既能达成预设的教学效果,又有意外的动态生成的教学收获.生...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程序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理念。我们要把教育、教学行为看成是一种创造,一种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一种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劳动、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更不是简单结论的展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把握住教学的基本环节,使教学沿着一定的思路和线索进行,也要善于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多媒体手段也陆续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新课程不要预设的课堂只要生成的课堂。其实,新课程倡导“生成”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预设,更不是否定预设。相反,只有充分预设,生成才会有效,课堂才有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在发展中的过程性结果,它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水平做出即时判断,具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它属于个体内差异化评价,也就是把学生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或个体的相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是一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的现代化教育学科。然而,纵观信息技术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十年的历程,耍耍课、放羊课、游戏课等"自由度"过高现象依然普遍,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举步维艰、令人堪忧!面对如此现状,让人不由思索,如何让师生切实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这对科学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巧妙结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更自然、更自主、更高效,就能为科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传统以单向传递知识为主的"记忆型教学"导致学生"被决定",无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高级思维,无法进行创新实践。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发展、教师建设及其观念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阐释。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挑战"舒适地带",构建新型教学文化,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思维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