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将催化裂化干气中的乙烯转化成丙烯的方法。它是属于对催化裂化干气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以催化裂化干气为原料,在固定流化床反应体系中采用适宜的操作条件和分子筛催化剂,将催化裂化干气中的乙烯进行低聚转化高选择性生成丙烯或液化气等低碳烃类,产物具有较高附加值且易于回收,从而为催化裂化干气中乙烯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油田轻烃的回收和利用过去习惯的做法是:将湿式油田气先深冷分离回收其中的乙烷和乙烷以上的烃类,干气用作合成氨的原料,乙烷以上的轻烃作为裂解料以生产乙烯、丙烯等。这一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次投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华北油田任一集中处理站(以下简称任一站)的轻油回收装置已在80年投产。它以任一站伴生气为原料,生产干气、液化气和轻油。干气(主要为C_1、C_2)外输作为合成氨原料,液化气(主要为C_3、C_4)供作民用燃料,轻油(主要为C_5以上烃类)或  相似文献   

4.
随着炼油规模扩大,炼油厂干气资源愈加丰富,结合炼油厂现有干气回收装置,针对炼油厂催化干气等饱和干气、焦化干气及加氢裂化干气等不饱和干气资源进行系统分类,综合选取较优的处理方案.采用浅冷油吸收技术+膜分离技术组合工艺,将干气中低碳轻烃资源、氢气资源有效回收,轻烃资源作为下游乙烯装置原料,氢气资源经现有PSA处理后送至氢气管网,流程优化后可充分利用炼油厂干气中有用资源,变废为宝,提高炼油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中阐述了从炼油厂干气中回收乙烯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其中的2种乙烯回收技术做了比较.结合我国炼油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从炼油厂干气中回收乙烯技术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炼厂干气的来源、组成和回收的重要性,分别说明3种常用干气回收的装置单元组成、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干气回收装置流程与乙烯装置工艺流程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干气中典型杂质氧、氮氧化物及砷、汞的特性和杂质对干气回收装置及相关装置的影响及杂质的脱除方法,相关装置对杂质影响的监测及处理程序。干气回收装置技术选择要因地制宜,干气回收装置与乙烯装置联合设计不仅可以减少项目投资,还可以优化装置布置、减少占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7.
催化干气中乙烯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几种干气回收乙烯技术:干气生产乙苯技术,工艺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生产乙苯.但因催化干气中乙烯浓度较低,相对高纯度乙烯来说,其设备投资相对较大;深冷分离技术能耗高,装置投资大;变压吸附的主要缺点是难以通过一次分离得到聚合级乙烯,一般条件下得到的乙烯纯度为80%(体积分数),如采用配套组合工艺生产高纯度乙烯,投资相应增大;中冷油吸收技术,只能生产84%(体积分数)粗乙烯;先进的回收系统技术.能耗低.比常规的深冷分离技术节能15%-25%,烃类回收率达到96%,对原料适应性强、产品纯度高,但该工艺为国外技术.涉及的专利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8.
炼厂干气中乙烯回收和利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炼厂干气中乙烯回收和利用对石化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再利用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炼厂干气中乙烯回收和利用的技术进展,重点介绍了深冷分离法、冷油吸收法、溶剂抽提法、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在干气回收乙烯过程中的应用;对干气中乙烯的直接利用,介绍了干气制乙苯、干气制环氧乙烷、干气制丙醛等技术的进展;建议干气的回收和利用需要根据炼化企业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工艺,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干气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从催化裂化干气中分离氢,干气作制氢原料,干气与苯烷基化反应制乙苯和干气浓缩后送乙烯装置回收乙烯和轻烃等干气的回收利用途径,其中以后一种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干气中提纯氢气、干气回收烯烃和干气作制氢原料等方案进行了探讨。干气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得到大量的氢气,还能得到乙烯。  相似文献   

11.
在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腐蚀性流体作用及入井工具对套管损伤等原因,套管会出现腐蚀或穿孔的问题,严重影响后续海上调整井作业及增产措施的实施,同时对海上油气井的安全生产形成威胁.研究设计了 一种新型套管回接器,并对回接筒密封、篮式卡瓦、扶正引鞋、加长筒及配套辅助装置进行了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套管回接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论储层评价中的五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空隙空间结构(孔隙、裂缝和溶洞)十分复杂,完全破坏了传统的储层四性关系,在储层评价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矛盾,严重地阻碍了该技术的发展。为此,从展示这些矛盾的根源入手,进行了大量的实例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复杂空隙结构储层中常见孔隙度与渗透率、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绝对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电性与含油气性的矛盾,其孔隙的类型、孔喉大小、裂缝产状等因素是造成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储层空隙空间几何特性的概念,并分别探讨了定量或定性描述孔隙、裂缝、溶洞几何特性的方法:①孔隙。孔、喉大小与岩石结构和物性、含流体性质的关系;孔隙类型与含流体性质及测井响应特性的关系。②裂缝。产状与孔隙结构指数(m)的关系;径向延伸与深浅探测电阻率的关系;张开度与裂缝渗透率的关系;产状与储层基质岩块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发育指数与岩性的关系。③溶洞。大小、连通状况与m值和3种测井(中子、密度、声波)孔隙度的关系;充填程度与测井响应特性的关系。所建立的储层空隙空间几何特性与岩性、物性、含流体性和电性的五性关系,从根本上提高了复杂储层(如碳酸盐岩等)评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砂岩是四川盆地内的天然气储层之一,该碎屑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在对该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宏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 对该气藏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该区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序列以及孔隙演化模式。研究结论如下:①随压实作用的不断增强,孔隙度呈持续下降的趋势;②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得砂岩孔隙度降低,而溶蚀作用则增加了孔隙度;③该区的孔隙构成主要是环边绿泥石剩余原生粒间孔以及溶蚀形成的长石、岩屑粒内溶孔,泥质杂基溶蚀粒间孔,伊利石黏土中微孔以及由压实压裂、压实滑动和构造动力所形成的微裂缝孔;④勘探中既要注意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对储层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要重视成岩早期环边绿泥石胶结物形成、碎屑(主要是长石)及其填隙物溶蚀作用等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豆油及石脑油蒸汽裂解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油和石脑油为原料,分别进行了蒸汽裂解实验,考察了温度和水油质量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脑油和大豆油生产乙烯、丙烯以及丁二烯时,产品收率变化趋势相同,随着裂解温度和水油比的升高,乙烯收率均增加,丙烯和丁二烯收率则先增加后降低。在裂解温度为750℃,水油比为0.8的条件下,大豆油的乙烯收率为22.8%,丙烯收率为9.5%,丁二烯收率为4.3%;石脑油的乙烯收率为21.8%,丙烯收率为14.2%,丁二烯收率为3.4%。  相似文献   

15.
以辽河渣油为原料,考察了脱金属剂在超声波作用下脱除渣油中金属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脱金属剂在超声波作用下的脱金属效果优于无超声波作用,CHJ脱金属剂脱除钙的效果较佳,EHJ脱金属剂脱除镍的效果较佳。最佳脱除金属的条件为:超声波频率28kHz,声强10W/cm2,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5min,脱金属剂加入量2000μg/g。在以上条件下,CHJ脱金属剂的脱钙率可达85%,EHJ脱金属剂的脱镍率也高于85%。  相似文献   

16.
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和施工机具,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考试,高风险作业管理,新能源业务开展,承包商考核等方面,分别指出了加油站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强化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人员管理,把好入场关;二是确保安全防护用品和施工机具符合进场安全要求;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四...  相似文献   

17.
以柴油、复合乳化剂、甲醇与棕榈油为原料,在一定超声反应条件下,采用超声法制备了棕榈油-甲醇-柴油微乳液。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提高和超声时间的延长,微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存在最大值;当棕榈油用量超过10份(质量,下同)时,微乳液的稳定性大幅下降,并且CO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增大;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微乳液的稳定性增强,超过4.0份时,微乳液的稳定性变化趋于稳定;在超声功率为25 W,超声时间为9 min,超声温度为30 ℃,棕榈油、甲醇、柴油和复合乳化剂用量依次为5,5,90,3.0份的最佳超声波反应条件下,以及于发动机负荷为50%,转速为1 200 r/min的应用实验条件下,微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为76.6,CO,NO,NO2的排放量依次为3.0,3.9,1.2 g/(kW·h)。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集层地质学研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储集层地质学处于石油地质学和油藏工程学学科的交叉点,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不仅服务于油田开发,也服务于油田勘探,尤其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油气储集层地质学形成统一、完整的学科体系,探讨了其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体系。认为储集层地质学基本的研究思路应是储集层的层次性研究、时速性研究及综合性研究,即强调储集层是“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统一体。储集层地质学研究的3部分基本内容是储集层形成及演化的基本原理、非均质性评价及开发动态。储集层地质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强调综合性、先进性和定量化,地质、物探、计算机、地球化学、数学等手段的紧密结合是其研究特色。预测油气储集层地质学研究将向更加理论化、精细化、可视化、实用化和动态化的方向发展。参18(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田是世界罕见的超深超高压高温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基质低孔特低渗,裂缝是最主要的渗流通道,气藏产能平面分布差异大、高效开发井布署难等问题是制约气田高效开发的关键。在气藏地质特征、断裂裂缝系统、基质物性、储层微观结构和气水关系分布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地应力研究,从多个角度系统解剖了主力产气区克深2区块高效井和低效井的差别,揭示了产能的主控地质因素和钻完井因素,提出了高效井布署、实施及开发合理技术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井筒及井周裂缝发育程度、产状、有效性、储层力学特征、气柱高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匹配关系是制约气井产能的先天地质因素;井周断层、裂缝、隔夹层、气水分布、投产井段及由此制定的合理开发技术政策是制约长期高产、稳产的核心因素;完钻井深、完井投产井段、射孔段优化和储层改造工艺是否合理,也是气井高产、稳产的关键;同时,基质储层物性及孔喉特征对产能也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在高部位集中布井是实现该类气藏高效开发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紧跟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摆脱对国外测井软件的依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井处理解释软件,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依托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成功研发了第三代测井软件CIFLog。CIFLog基于先进的Java-NetBeans编程技术,采用数据层、支持层和应用层3层框架结构,可以同时运行在Windows、Linux和Unix操作系统下。CIFLog还将全系列裸眼测井评价与套后测井评价集成为一体,提供了火山岩、碳酸盐岩、低阻碎屑岩和水淹层等复杂储层的处理解释方法,并在国内首家对全部国产高端成像测井装备处理解释提供支持。该软件的成功研发不仅打破了国外软件技术封锁的壁垒,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同时提升了中国的测井技术水平和大型软件的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