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以聚苯乙烯溶液为络合剂与钛酸丁脂/醋酸铜混合制得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得聚苯乙烯(PS)/钛酸丁脂[Ti(OC4H9)4]/醋酸铜[Cu(CH3COO)2·H2O]复合纤维,经焙烧后得到均一直径、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TiO2/CuO复合纳米纤维.对所制得的纳米纤维的结晶度、表面形貌,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 IR) 、扫描电镜(SEM) 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PS浓度、钛酸丁脂浓度对纤维的直径和形貌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TiO2-SiO2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利用视频显微镜观察了其成纤状态和形貌结构;经600℃煅烧得到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FT-IR、XRD、SEM和分光光度计对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的形成、晶型结构、形貌和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600℃煅烧后,PVP-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中的PVP被有效的去除,制得无定形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且纤维呈圆柱形;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对亚甲基蓝染液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效果,且光催化效率随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络合剂与醋酸锌[Zn(CH3COO)2],钛酸四正丁酯(Ti(C4H9O)4反应制得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得PVP/TiO2/Zn(CH3COO)2复合纤维,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后得到ZnO-TiO2微/纳米纤维,并对所制得的微/纳米纤维的结晶度、纯度和表面形貌,分别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络合剂,与醋酸钡〔Ba(CH3COO)2〕和钛酸四正丁酯[Ti(C4H9O)4]反应制得前驱体溶液,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TiO2/Ba(CH3COO)2微/纳米纤维,经过高温煅烧获得了BaO-TiO2微/纳米纤维。采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P/TiO2/Ba(CH3COO)2微/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为300~700nm,经700℃高温煅烧后即可得到BaO-TiO2微/纳米纤维;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BaO-TiO2微/纳米纤维的晶相发生改变,由BaTiO3逐渐转变为BaTi4O9。 相似文献
11.
通过静电纺丝和水热处理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高效、可回收利用的聚丙烯腈/二氧化钛(PAN/TiO2)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亚甲基蓝(MB)降解率等对PAN/TiO2纳米纤维膜形貌、晶体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光催化活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TBT)的添加有效减小了纤维直径;水热处理成功将TBT转化为锐钛矿TiO2,并且PAN/TiO2纳米纤维膜强度均高于纯PAN;紫外光照射120 min后,纤维膜对MB光催化降解率最大可达到94.8 %,同时连续5次回收再利用后纤维膜仍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合成纤维》2017,(2):39-42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玉米醇溶蛋白(Zein)纳米纤维膜,对所制备的纤维膜进行了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远红外(FTIR)表征。SEM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0%的Zein溶液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形貌最佳。XRD结果显示静电纺丝未改变Zein的晶相。FTIR结果表明:电纺并未改变Zein的主要结构。对Zein纳米纤维膜进行了紫外线交联和戊二醛交联,并对交联后的纤维膜进行了比表面积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后Zein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但戊二醛交联引起了比表面积的急剧减小,会对纤维膜的通透性造成较大影响;而紫外线交联的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不仅得到了提高,微观结构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纳米TiO2材料在光催化、抗菌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采用尺寸为20~30nm的TiO2颗粒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醇溶液混合制得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烧结工艺,制得TiO2纳米纤维。采用能谱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投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采用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的TiO2纳米纤维进行了形貌对比,并通过亚甲基蓝降解实验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TiO2纳米颗粒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TiO2纳米纤维,主要为多晶相的锐钛矿结构,直径为150~250 nm,长度大于20μm,与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的TiO2纳米纤维相比,直径分布更为均匀。在紫外光照射90min时,对浓度为4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的分解率为72%,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50%苯酚和50%1,1,2,2-四氯乙烷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通过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聚合物分子质量、溶液浓度、电压、接收距离(喷丝孔到接收板的距离)对电纺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分子质量和溶液浓度增加,纤维平均直径也随之增加;纤维平均直径随电压的增加而减小;随接收距离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加。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物特性黏度为0.818 dL/g,溶液质量分数为15%,电压为32 kV,接收距离为23 cm,所得PET电纺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85 nm。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