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采用带限高斯白噪声波形的随机信号雷达在噪声和欺骗干扰环境下的工作性能.通过研究接收机输入/输出信噪比关系和检测性能,分析了随机信号波形抗噪声干扰的性能;采用仿真方法,分析了抗欺骗干扰性能.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随机信号波形比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波形具有更好的抗欺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
脉冲压缩原理及FPGA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0):17-19
为解决雷达作用距离和距离分辨力的问题,分析了线性调频脉冲压缩的原理及工程实现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加权前后的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波形进行对比。简述了分布式(DA)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一种基于FPGA分布式算法的时域脉冲压缩实现结构,利用QuartusⅡ软件完成脉冲压缩处理模块设计以及波形仿真。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基于分布式算法实现的脉冲压缩可以减少资源利用率,大大节省硬件资源。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子技术》2016,(11):59-62
脉冲式激光测距和相位式激光测距是目前主要的激光测距方法,但是在复杂噪声环境中,容易因回波信号湮没于噪声中而失效。针对微弱回波信号的提取难题,提出了脉冲压缩式激光测距法。通过发射线性调频的脉冲激光,接收时采用脉冲压缩技术提高脉冲峰值功率,改善信噪比,从而获得湮没于噪声中的回波信号。该方法对于提高测距距离和降低激光功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建立了激光测距中脉冲压缩方法的数学模型,并针对典型高斯白噪声环境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脉冲压缩参数对测距的影响,设计了线性调频的激光信号源并基于FPGA实现了脉冲压缩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AD9914的新型全数字宽带毫米波相参信号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子技术》2015,(11):50-53
为满足宽带毫米波雷达对信号源的较高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宽带毫米波相参雷达的任意波形产生器。该信号源的核心器件为ADI公司最新的AD9914芯片,控制芯片为常用的Spartan3 FGPA芯片。该信号源能产生简单脉冲信号,幅度、相位、频率调制信号和线性调频信号等。测试了信号源的相参性,同时验证了信号的脉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信号源具有很好的频率稳定性和相参性能,在加海明窗的情况下,脉冲压缩的副瓣可达-44 d B。经上变频,可输出带宽为800 MHz,中心频率为34.15 GHz的毫米波信号。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固态收发组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后续信号处理和终端显示效果。经过固态收发组件下变频,模拟中频信号变为多路数字差分信号,随后导入仿真软件处理,下变频为基带信号,这样就在不提供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条件下,对固态收发组件性能进行预处理,并为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文中通过采集雷达真实中频回波信号,分别对模拟算法处理结果和不同收发组件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脉压处理仿真图,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固态收发组件的性能具有一定的检测作用。可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与线性调频信号相比,非线性调频信号的频谱更接近理想的窗函数。其由匹配滤波器经过脉冲压缩处理后,无需进行加权处理就可以得到很高主副瓣比的脉冲压缩信号,同时不会降低系统的信噪比,因此能满足对输出信号信噪比要求很高的雷达系统的需求。文章首先介绍了非线性调频信号的设计思想;其次在Matlab软件平台针对不同窗函数实现的非线性调频信号进行仿真;最后在FPGA中采用泰勒窗函数设计实现了非线性调频信号,并在硬件上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泰勒窗函数实现的非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后主副瓣比达到42dB。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一种线性调频、脉冲压缩系统。该系统被综合成一线性时间不变的滤波器,其带宽为5MHZ,宽度为24μs。匹配滤波器接收机的输出在减低旁瓣前呈现sinx/x,宽度为0.2μs。脉冲压缩系统包含:SFMM型调频信号形成组件,SPDM型脉冲压缩组件两个小分机。简单讨论了系统原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指标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DSP实现的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技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的理论仿真和调频信号脉冲压缩在DSP中的实现方法,并验证了二者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一种线性调频信号数字脉冲压缩系统,其线性调频信号的产生和压缩均采用数字方法实现。与模拟方式实现的脉冲压缩系统相比,具有波形捷变等许多优点。文中还给出了两种线性调频信号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宽带线性调频雷达信号的时域、频域及时频分布特征,总结了宽带线性调频雷达信号波形的几点特性,给出了理想脉冲压缩输出的时、频域参数,以及对雷达对抗的影响,为宽带雷达干扰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路原理"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学料不断增加,知识总量不断增长,迫使本科教育不断向着基础化方向发展,基础课程教学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愈来愈高。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已是电气类各专业的必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基础课程要从根本上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本文提出了电气类专业“电路原理”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教学试验,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箔条和箔片的性能特性及其应用和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显裕 《雷达与对抗》1999,(3):10-17,56
从箔条和箔片用于干扰雷达测和扰乱、迷惑、转移或者引诱进攻出发,详细论述箔条、箔条云及箔片、箔片云的雷达散射截面、带度、平移速度、下降速度及转动等情况,空间和时间我、水平和垂直极化性能、多普勒频移效应以及频谱展宽特性等,通过箔条和箔片有效成火控雷达实例,提出对抗火控雷达的三个重要因素及其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姜辉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0):185-188
在日本电视广播的发展过程中,电视信号技术、电视节目转播技术、发射机技术以及天线技术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技术在长达60多年的模拟电视广播中被大量的开发、使用,尤其是射频相关技术为日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介绍了日本电视广播中该相关技术的发展,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压电/电致伸缩材料及驱动器的新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压电/电致伸缩驱动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驱动器,文章概括总结了几种压电/电致伸缩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同时还介绍了几种新型驱动模式和超声电机的研究动态,并对压电/电致伸缩驱动器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5.
吴洁 《电子质量》2010,(4):15-17
文章介绍了针对特定电压变化特性的被测设备的、简单的、低成本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解析测量法,并将实际解析法测量计算结果与直接测量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且符合标准规定的容差要求。  相似文献   

16.
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给网络带来了卓越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为了给新型SDN技术与应用提供大规模可行性验证试验床与试点部署平台,提出了依托于CERNET的层次化跨区域SDN 异地验证示范网络试验系统的总体架构,建设了9个城市、13个节点的SDN验证示范核心网与包含3个数据中心的接入网,并对基于SDN的vCPE智能专线业务、IPv4/IPv6过渡技术、流量监控调度应用和数据中心应用进行验证与示范。  相似文献   

17.
李广成 《世界电信》2001,14(1):21-25
目前所谓的全光网络一般指基于DWDM传送技术的光传送网络(OTN)。由于OTN的节点采用OADM和OXC技术,为解决目前点到点的DWDM技术在应用中不能实现灵活组网和当网络失效时不能有效进行保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使得OTN具有传输容量大、组网灵活、网络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重构性、易于升级等特点,可透明传输具有代码格式的不同速率等级的用户数字信号,能够同时适应用户信号种类用服务种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等院校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我院在信号与系统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五维一体化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推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变革,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同类兄弟院校的同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向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战略需求,移动通信与网络需要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全网能耗,因此需要研究使用更少的能量传递更多信息(SMILE, send more information bits with less energy)的理论与技术。为了应对该挑战,仅靠无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和硬件实现水平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系统和网络的角度探索能量的高效利用机理与方法。从能量的“节流”和“开源”2个维度展开,并针对日益增长的计算能耗给出解决方案。具体地,通过引入超蜂窝网络架构实现网络的柔性覆盖与弹性接入,使业务基站和边缘服务器在业务量较低时可以进入休眠状态,减少能量的浪费(即“节流”)。同时,大量引入可再生绿色能源(即“开源”),通过能量流与信息流的智能适配,大幅降低电网的能耗。进一步地,通过网络功能虚拟化、通信与计算资源的高能效协同,以及移动智能体的分布式计算与协同等手段,实现绿色计算与人工智能算法。  相似文献   

20.
3GPP IMS与WLAN之间的互通可以将IMS核心网络业务扩展到WLAN接入环境中,同时使WLAN成为3GPP系统的一种补充接入技术。介绍了3GPPIMS的网络结构,分析了IMS中SIP协议及其扩展,重点讨论了IMS与WLAN的互通模型,以及如何支持3GPP目前定义的几种业务互通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