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辐射杂散测试是评估无线移动终端辐射性能的有效方法。文章阐述了进行无线移动终端辐射杂散测试的技术要求、限值和测试方法;着重总结和归纳了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同时对LTE移动终端辐射测试的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预分析。  相似文献   

2.
周飚  胡剑文  郭振中  杨政 《电声技术》2021,45(10):123-125
随着智能家用电器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和产品无线通信功能的普及,辐射杂散(Radiated Spurious Emission,RSE)信号已成为影响产品通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规范地对无线通信类产品的辐射杂散进行测试,非常重要.对此,详细介绍辐射杂散测量方法对辐射杂散场地的要求、被测物布置以及测试过程等环节.  相似文献   

3.
R&S TS8977系统可用于支持WiMAX或者其他宽带无线接入(BWA)标准的终端设备的符合标准的测量。为了能够进行连续的杂散辐射测试,新的测试方案可以覆盖从9kHZ到最大40G Hz的宽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4.
红外系统中杂散辐射的抑制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红外杂光的消除方法,如常用的采用光栏、挡光环、消杂光涂料以及红外系统中所特有的温栏和冷栏匹配消杂光的方法,并论述了消杂光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光学系统中杂散辐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可以用微机进行杂散辐射分析的简化的区域法杂散辐射分析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辐射杂散发射(RSE)测试日益重要,对实验室间测试数据的一致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实验室间的比对测试要更加准确可靠,排除不可控因素,比对测试结果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比对测试方案的制定。文章结合无线通信产品的RSE测试标准,通过长期测试验证,从RSE比对测试样品的选择、RSE比对测试方法、RSE比对测试结果评估三大方面,详细分析了可能影响RSE比对测试结果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参考意见,在实验室制定比对测试方案中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黑体与平行光管组合是红外辐射定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平行光管自身存在热辐射,会在系统探测器上形成杂散辐射噪声,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产生定标误差,影响定标精度。建立了平行光管杂散辐射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不同工作温度、不同表面发射率下镜面的杂散辐射,确定杂散辐射对红外辐射定标的影响。同时提出杂散辐射修正措施,消除平行光管杂散辐射对红外辐射定标的影响,提高红外辐射定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热红外光谱仪系统内部杂散辐射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探测器和热红外光谱仪系统的辐射定标.通过分别单独标定探测器对黑体辐射能量的全谱段输出响应曲线和光谱仪系统对黑体辐射能量分光后单一光谱通道的输出响应曲线,从而定量得出光谱仪的内部杂散辐射灰度值及辐射通量值且能计算出不同积分时间和光机温度时内部杂散辐射的灰度值及辐射通量.采用该方法对现有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进行了实验测量,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误差偏离小于1%.该方法可操作性高,可用于测量热红外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在总输出DN值中的占比、预测光谱仪制冷对内部杂散辐射的影响、测量其他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手段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9.
提出移动通信产品两种工作模式下辐射杂散骚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欣耀 《红外》2011,32(1):31-34
根据红外系统中的不同杂散辐射源,分析了杂散辐射的内因和外因.列举了从机械面和光学面上抑制红外杂散辐射的具体措施,提出了选择红外涂层的方法.对一台空间红外仪器设置了里奥光阑,并通过地面试验和在轨测试评价了其抑制红外杂散辐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林国画  张磊  张敏 《激光与红外》2018,48(9):1108-1112
在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组件杂散辐射分析的过程中,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光线追迹,找到了窗片、滤光片、冷屏、探测器芯片的反射是产生杂散辐射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相应抑制杂散辐射的方式,包括通过镀膜降低窗片、滤光片反射率,通过发黑、设计多层隔板来提高冷屏的吸收能力,通过在探测器芯片上制作可靠性高的微纳结构来降低表面反射率等,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弱小目标红外探测系统的杂散辐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杂散辐射是指到达红外探测系统靶面的非目标成像的辐射能量。杂散辐射经过光电器件后增加了系统的噪声,降低了系统的输出信噪比,影响到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能力。为了提高红外探测系统对空间弱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的杂散辐射来源;推导了不同地理纬度、不同时刻下的红外探测系统太阳辐射入射角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了红外探测系统的太阳辐射、天空背景、热辐射噪声等效电子数;比较了杂散辐射噪声和探测器的固有噪声,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的最小噪声极限,得出地基红外探测系统的背景噪声决定了系统的探测极限。  相似文献   

13.
卡塞格林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同轴反射系统,具有长焦距、大通光口径、工作波段宽的特点。但是,卡塞格林系统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受杂散辐射的严重影响。本文对卡塞格林系统进行了杂散辐射特性的研究和讨论,首先指出了该系统的杂散辐射源,并在杂散光分析软件TracePro中建立了系统的光机模型,对系统进行杂散光追迹。然后分析得出系统的外部杂散辐射和内部杂散辐射对系统的影响,得到系统的点源透过率,并据此指标评价系统的杂散光抑制水平。最后,针对系统的杂散辐射,设计了遮光罩并提出其他杂散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孙创  夏新林 《红外技术》2007,29(6):337-340
空间光学系统自身的红外波段杂散辐射,是影响探测元面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导致探测元面上红外辐射能变化的相关因素.以柱状遮光筒为计算模型,引入了红外杂散辐射传递函数IRTF这一无量纲参数来表征、分析柱状遮光筒的红外杂散辐射抑制特性.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遮光筒中红外波段杂散辐射传递过程,分析了长径比χ、壁面红外发射率εw、壁面相对黑体辐射参数γw对遮光筒IRTF的影响;讨论了遮光筒抑制能力对入射杂散辐射方向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法自行编制的杂散辐射计算软件HITSLT-1,模拟了空间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辐射。从系统温度、镜筒物性、视场光阑物性等角度分析了其对于到达红外多光谱测量仪焦平面杂散辐射的影响,为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与杂散辐射抑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杂散辐射可以定义为经过非正常成像光路进入到接收器中的能量.杂散辐射会降低光学系统的图像对比度和信噪比,严重时杂散辐射的能量会直接将目标能量湮没,严重影响红外光学系统正常工作.本文分析了透射式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辐射特性,设计了物镜筒的消光螺纹和表面处理方式等抑制措施.通过点源透过率曲线分析了抑制措施的作用,并分析了消光螺...  相似文献   

17.
辐射杂散问题是手机EMC设计中的常见难题。引起RSE问题的因素较多,同样的表现形式可能存在不同的根源。以GSM制式为例,分析了手机产品辐射杂散问题的形成原因,即:带外寄生发射、带内变频产物发射、不同因素导致的谐波发射超标以及开关谱引起的主频边带发射超标等,并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别,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东阁  傅雨田 《红外技术》2016,38(2):117-120
分析了中波红外镜头点源透过率与视场角之间的变化规律。在相同光学结构下,以相同的通光口径、焦距和光机结构,建立视场角20°、40°、60°、80°和110°的中波红外镜头杂散辐射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点源透过率曲线。随着视场角增大,红外镜头的点源透过率曲线趋于平缓,对视场外杂散辐射的抑制能力下降。降温能减少镜头自身的杂散辐射,在小视场角情况下可以改变点源透过率曲线的形状,但随着视场角增加,降温对点源透过率曲线的影响逐渐减小。视场角增大是影响红外镜头杂散辐射强度和分布的显著因素,降温对红外鱼眼镜头点源透过率曲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游兴海  胡小川  彭家琪  张彬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1):120004-0120004(6)
针对红外光学系统元件表面缺陷问题,基于米氏散射理论定量分析了不同疵病等级光学元件表面散射特性,讨论了光学元件表面双向散射分布函数(BSDF)的变化规律,进而建立光学元件不同疵病等级的散射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双子望远镜系统为例,利用ASAP光学分析软件对其主镜在不同疵病等级的情况下,到达探测器像面上的系统自身热辐射通量及其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根据有效发射率的定义,对系统杂散辐射性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分析发现:光学元件不同疵病等级不仅会造成系统杂散辐射特性及其在探测器像面上的辐射通量分布发生变化,而且还会导致其有效发射率发生变化。对主镜疵病等级分别为0、I-10、I-20、I-30、II和 III的情况,计算得到系统有效发射率分别为2.19%、2.34%、2.46%、2.59%、2.72%和3.08%。由此可见,随着疵病等级的增加,系统杂散辐射性能逐渐降低。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等级。  相似文献   

20.
冷屏黑层抑制杂散辐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冷屏抑制杂散辐射原理的分析,得出测量冷屏内表面的反射是研究工作的切入点,从而从基本能量传递方程中确定表征冷屏内表面黑层特性的BRDF。通过对2.5~14μm冷屏黑层BRDF的测试,发现在接收角度变小的情况下,黑层BRDF出现较大的变化,确定了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