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沙棘果油与沙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利用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法与羟自由基(·OH)法评价了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沙棘果油主要含棕榈油酸(35.945%)、棕榈酸(34.108%)、油酸(18.357%)和亚油酸(6.19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501%;沙棘籽油主要含亚油酸(38.958%)、亚麻酸(29.327%)、油酸(20.859%)和棕榈酸(7.65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965%;沙棘果油、沙棘籽油和BHT清除DPPH·的IC50分别为25.68、17.29μg/mL和27.61μg/mL;清除·OH的IC50分别为29.32、25.48μg/mL和33.60μg/mL;表明沙棘籽油与沙棘果油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沙棘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沙棘果油。  相似文献   

2.
山永凯 《食品科技》2012,(10):158-161
目的:通过对沙棘籽油脂肪酸的分析,建立沙棘籽油的指纹图谱,为其鉴别伪劣提供参考,并对沙棘籽油的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测定沙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利用国家药典2004A"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同地区的沙棘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共筛选出9个共有峰,通过分析建立了标准的沙棘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得到沙棘籽油和沙棘全果油,并采用气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其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及甘三酯组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籽油中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的含量较多,分别为38.71%、25.66%和20.68%,这3种脂肪酸也是其主要的sn-2位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6.46%、25.49%和23.02%;LOL(13.65%)、OLO(12.06%)和LLn O(11.23%)是沙棘籽油的主要甘三酯类型;沙棘全果油中棕榈油酸(36.86%)、棕榈酸(27.27%)和油酸(18.00%)的含量较高,主要的sn-2位脂肪酸为棕榈油酸(45.57%)和油酸(32.06%);沙棘全果油的主要甘三酯为POPo(14.38%)、PoOPo(13.77%)和OPO(12.06%)。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浸提沙棘籽油的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超声波辅助浸提沙棘籽油的主要组成成分,用气、质联用色谱和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了未经处理和超声波处理的沙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以及相对含量、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沙棘籽油质量完全符合规定指标,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从而为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在油脂领域的发展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刺山柑籽油的脂肪酸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刺山柑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确定了刺山柑籽油中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73.10%,必需脂肪酸的含量56.01%。  相似文献   

6.
GC-MS分析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鉴定出12种脂肪酸,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组分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0.14%)、油酸(29.72%)、亚油酸(29.65%)和α–亚麻酸(17.91%);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8.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47.8%。  相似文献   

7.
沙棘油功效成分及药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沙棘油根据来源不同分为沙棘籽油和沙棘果油。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生育酚、β-类胡萝卜素和甾醇类物质。研究表明,沙棘油具有丰富的药理功能,对心脑血管和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滋润皮肤、促进皮肤组织再生和上皮组织愈合、改善皮肤衰老现象的作用,缓解干眼症和辅助保护化学性肝损伤的作用。除此以外,沙棘油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通过对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的功效成分、药理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沙棘油功能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刺梨籽油,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共分离鉴定了10种脂肪酸:含有4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91%,其中以棕榈酸(8.54%)、硬脂酸(4.42%)为主;含有6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总量的83.64%,其中亚油酸(41.68%)、亚麻酸(25.44%)、油酸(12.74%)为主。刺梨籽油可作为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该分析结果可为刺梨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旭升 《中国油脂》2020,45(12):44-48
以中国沙棘果、中亚沙棘果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沙棘果油,对沙棘果油的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沙棘果油建立分类模型,并确定其差异组分。结果表明:中亚沙棘果的含油量高于中国沙棘果;中国沙棘果油和中亚沙棘果油中的总酚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酸价和色泽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沙棘果油脂肪酸组成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为主,中亚沙棘果油脂肪酸组成以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沙棘果油中含量最高的植物甾醇是β-谷甾醇。研究表明,气质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直观地区分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可为沙棘分类、质量控制和溯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晴  徐文华 《中国油脂》2019,44(11):141-143
研究糖茶藨籽油的脂肪酸和不皂化物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糖茶藨籽油脂肪酸和不皂化物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糖茶藨籽油中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86.88±0.53)%,其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9.06±1.08)%、(25.85±0.79)%和(19.08±0.76)%;糖茶藨籽油的不皂化物以植物甾醇和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植醇含量最高,达(40.42±2.54)%,其次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