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基本电压充电泵功率因数校正电路(VS-CPPFC)的原理,并且给出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取得单位功率因数的条件,以及电路参数指导设计。通过对基本电路的不足给予分析。在基本电路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得到比较实用的电路拓扑结构,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给出了几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拓扑结构,计算和分析了其功率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为设计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选择适宜的电路拓扑结构提供了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BCM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整流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模式,探讨该整流因数校正Boost开关变换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以MC33262为核心的临界导电模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能在90~270 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内输出稳定的400 V直流电压,并使得功率因数达0.99,系统性能优越,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1100W开关电源前级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倪志红 《现代雷达》2004,26(6):63-66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作为雷达电源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应用到开关电源中 ,有利于电源技术指标的提高 ,对雷达供电系统的有效运行带来很大的益处 ,越来越成为电源行业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分析了平均电流型技术 ,给出了 110 0W开关电源前级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整流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模式,探讨该整流电路关键参数的选取依据,提出临界导电模式(BCM)功率因数校正Boost开关变换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以MC33262为核心的临界导电模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能在90~270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内输出稳定的400V直流电压,并使得功率因数达0.99,系统性能优越.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谢正 《现代雷达》2014,(2):78-80
使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可有效抑制电网电流谐波和提高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文中分析了临界导电模式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应用反馈控制理论,研究了功率因数校正环节的控制特性,给出了其电路参数的设计方法,保证在电网电压和负载功率大范围变化时,功率因数维持在0.99 以上。  相似文献   

7.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可减少用电设备对电网的谐波污染,提高电器设备输入端的功率因数。详细分析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or)原理,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控制原理,设计了基于UC3854BN芯片的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方案,着重分析了电路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设计。实践证明,采用APFC后,大大减小了输入电流的谐波分量,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8.
针对开关电源模拟控制存在的不足,对开关电源数字控制技术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讨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基于Boost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为实现数字控制对传统模拟控制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进行了改进,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模态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设计参数,利用Matlab对此模块进行了仿真,通过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波形的对比,表明功率因数得到提高,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NCP1601型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可工作在不连续传导模式(DCM)和临界传导模式(CRM)二种工作模式下.文中介绍NCP1601的结构和特点,详细叙述其工作原理并给出一种典型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高功率因数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临界电流模式(TM)的高效优化的频率补偿电路。文中分析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的工作原理,推导了频率补偿电路的设计和参数计算方法,并以L6562D为控制芯片,设计了一台250 W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样机,对设计电路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频率补偿下,功率因数可达0.998,效率可达96.7%,提高了功率因数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Motorala公司的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MSC60028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APFC)电路中的元件参数设计和器件选择方法。并给出了一个MSC60028在APFC电路中的实际电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交互式新型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该电路以R2A20114SP芯片为控制核心,采用Boost升压电路,整合了临界导通模式(CRM)交错PFC控制技术,同时根据芯片特点设计了匹配的MOSFET驱动电路.实验表明:电路保证了输入电流波形为正弦,输入电流谐波足以满足IEC100032的要求;PFC级的电流能自动跟随输入电压,提高了功率因数(PF)值.  相似文献   

1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已经成为国内电源厂商的当务之急。文中设计了一种采用功率因数校正专用芯片MC33262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固定升压输出的150W的AC/DC变换器,详尽地分析和讨论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控制技术原理、APFC硬件电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带APFC的AC/DC变换器在宽广的输入电压范围(95~250V)下能够正常工作,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瑞萨科技推出R2A20114系列功率因数校正控制IC(PFC控制IC),它利用连续导通模式交错功能为计算机服务器和空调等大功率产品实现小型、高效、低噪声电源装置设计。R2A20114系列整合了多种保护电路,用于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元件的总量,进而达到简化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及不同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曼丽  刘明  郭芬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0):174-176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广泛应用于交-直电源变换电路中,以消除电力系统的谐波,提高功率因数。为此,对典型的有源PFC的Boost电路进行原理性分析,并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各种控制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如连续导通模式、不连续导通模式和临界导通模式,平均电流模式、电流峰值模式和电流滞环控制等。最后以L6561为例说明各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不是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考虑各方面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从不同角度来说,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有着不同分类方法,若从电网供电的的方式来看,就可分为单相PFC电路与三相PFC电路,若从校正机理来看,又可分为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PFC)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两种。故文章从开关电源的PFC原理分析入手,对单相与三相PFC技术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的工作原理、电路分类。设计了基于UC3854B芯片的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方案。着重分析了电路参数的选择和设计。实践证明采APFC后,大大减小了输入电流的谐波分量。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18.
各种严格的谐波标准的出台,推动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技术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技术的概况,从实现的方式及其特点等方面较系统地论述了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技术近期的发展,并指出了今后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几种主要的拓扑结构——三相单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三相两开关PFC电路、三相三开关PFC电路、三相四开关PFC电路等;并分析了每种拓扑结构的特性、优点以及缺点,应用MATLAB软件对其中部分电路做了仿真。  相似文献   

20.
UC3854是一种工作于平均电流的的升压型(boost)APFC(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它的峰值开关电流近似等于输入电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APFC电路。本文说明了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升压型预稳压器的概念与设计,并包含了功率因数校正的重要规范、升压型转换器的功率电路设计以及对UC3854集成电路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