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96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著名的《威尼斯宪章》。宪章确立的文物古迹的价值观及保护这种价值的方法论,一直为国际上公认为古迹保护的权威文献依据;宪章的理念也仍为人们普遍服膺,迄今不失其先进性和成熟性。  相似文献   

2.
《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威尼斯宪章》及相关国际文件解读《威尼斯宪章》是"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1964年5月在威尼斯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他是对《雅典宪章》(1931年在雅典召开的第一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有几份重要的国际性文件。第一是1964年ICOMOS的《威尼斯宪章》,第二是1976年UNESCO的《内罗毕建议》(《关于保护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的建议》),第三是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的ICOMOS的《保护历史性城市和城市化地段的宪章》,也可以叫做《华盛顿宪章》。第四份目前还是草案,是1987年6月起草的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它虽然是针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一小部分文化建筑和历史性城市写的,其实却是总结了《威尼斯宪章》以来的几十年的科学成果的一份集大  相似文献   

4.
历史园林:"活"的古迹——《佛罗伦萨宪章》解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傅岩  石佳 《中国园林》2002,18(3):69-72
解读《佛罗伦萨宪章》关于保护历史园林-“活”的古迹的原则和方法,梳理出其整体思路以及各条文间的内在逻辑,以增加对宪章精神的理解;并就宪章对我国历史园林保护的指导意义和适用性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鹏 《中州建设》2014,(9):72-73
通过对《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宣言》等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方面的重要文件中关于“原真性”的解读,结合国内保护的实例诠释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内涵,找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1国外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欧洲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经验,其保护思想起源较早。1834年希腊有了世界上第一部保护古迹的法律,19世纪末起,各国相继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建筑。1)保护历史建筑:建筑建成后超过60年,即可称之为"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则是历史建筑中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一部分。196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举行"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并通过了著名的《威尼斯宪章》,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至今仍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2)保护历史地段: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建筑单体逐渐扩大到"区  相似文献   

7.
阮仪三  李红艳 《华中建筑》2008,26(4):144-148
近年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在保护实践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产生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原真性是遗产保护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原真性理解差异会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带来直接的影响。该文通过回顾国际上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思想渐进过程,对照《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原真性文件》等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的重要文件,诠释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内涵,指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出现的理念和实践误区,探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蔡晴  姚赯 《建筑师》2005,(6):94-98
1982年发布的《佛罗伦萨宪章》,依据《威尼斯 宪章》的精神,为历史园林的保护确定了基本的准则。历 史园林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历史遗产,在实际的保护实践 中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特点,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复活动。 历史园林的日常维护,主要是保证其自身和外部环境的 风貌不受破坏;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已被扬弃的风格修复, 在已受到破坏的历史园林修复中可以合理使用并得到良 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威尼斯宪章》是国际历史建筑维护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其后的一些文件不断完善和丰富着这一国际原则;然而,其关于中国传统建筑乃至东亚木构古建筑的维护和保护的建议却是一个空白。因此在中国,对《威尼斯宪章》予以中国特色的修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威尼斯宪章》是对19—20世纪中叶百年建筑保护与修复理论的一次全面性总结,在国际文物古迹保护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在保护第六项指出:对于一座文物建筑的保护,其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其传统环境还存在,必须将其保护。文章先从宪章保护第六项的再思考出发,继而简述了今天建筑遗产保护中易地迁建保护的相关概念,最后结合相关的易地迁建保护案例,总结历史建筑及其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姚赯  蔡晴 《华中建筑》2005,23(5):17-19
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雅典,先后产生了两部对以后世界建筑和城市的发展影响深远的宪章。第一部为1931年在雅典举行的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雅典宪章》,第二部为1933年在雅典举行的CIAM第四次大会上形成的关于城市规划的《雅典宪章》。这两部《雅典宪章》在各自的领域内均为开创性的纲领性文件,对于20世纪的城市建筑遗产保护观念和初中均有重要的意义。谚文就这两部《雅典宪章》的产生、思想和对于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威尼斯宪章》是国际历史文化保护组织1964年在意大利历史文化名城讨论通过的一项规则,它的基本精神就是要保护历史遗迹的“原真性”,只能对它进行保护,而不允许对它进行修复。由于这部宪章主要是针对以砖石为主的建筑的保护规则.因此,亚洲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国家,如中国、日本、越南都未签字。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活的见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古代遗迹看作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古迹的共同责任。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职责。”——摘自《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相似文献   

14.
1964年,ICOMOS通过了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此后,欧美各国逐渐重视历史性城镇及地区的保护。ICOMOS感到有制定一个相应国际宪章的必要。但历史性城镇与地区的保护远比个别文物建筑的保护复杂,宪章的内容难以写得很具体。受委托起草这个宪章的英国费尔顿爵士将他的草案寄给译者作为教学工作参考,并附说明。我觉得草案和说明都值得重视,故予译出。  相似文献   

15.
文物建筑的搬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建筑搬迁是残酷的现实逼使我们选择的一种保护办法严格地说,文物建筑是不能搬迁的。当今国际公认的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权威性文献──1964年ICOMOS大会上通过的《威尼斯宪章》第七项把道理写得明明白白:因为"一座文物建筑不可以从它所见证的历史和它所产生的环境中分离出来"。何况拆卸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坏。具体例如油漆、壁画(特别是壁画)原封不动的拆卸、复原,可能性就极少,虽然已经有了壁画整体揭取的成功例子,毕竟费用大得惊人。另外还有重建的技术、工艺、材料,也很难保证维持原有的状态和水平。所以…  相似文献   

16.
徐震  顾大治 《规划师》2010,26(4):90-94
<正>1《威尼斯宪章》的两个关键词18世纪的城市遗产保护的启蒙运动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遗产保护。今天,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一项世界范围的全民运动和一项正当其时的创造性活动。关于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细究其内涵,无非是"保什么"和"怎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1)
<正>一、历史建筑保护的动态性原则1.历史建筑保护观念与原则的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理论,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基于1931年《雅典宪章》和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的精神,历史建筑保护的实践上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着重保护、保存、修复的过程。后来的理论论述中则多用再循环、适应性再利用、建筑再生、都市更新等词汇,说明历史建筑保护观念开始着眼于主动式的再利用。2.历史建筑保护动态性原则的确立:1976年的《内罗毕建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遗产保护的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大量修建“假古董”、“复古”等现象,尽管人们在理论上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但在保护实践中却常常违背国际城市遗产保护的一些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回顾国际上对城市遗产保护的认识历程,比较《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原真性文件》等国际宪章文件,阐述城市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并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城市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各位来宾: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际建协“北京之路”工作组和中国建筑学会对出席研讨会的各国建筑师同行表示欢迎和感谢!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第20次世界建筑大会上通过了一个历史性的文献——《北京宪章》,为了宣传《北京宪章》的宗旨,促进世界建筑在新世纪中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建协第21届代表大会作出第27号决议,决定成立“国际建协‘北京之路’工作组”。“北京之路”工作组成立6年来,先后举行过7次学术研讨会、4次设计竞赛、3次展览;并以中、英、西、俄、法、日六种文字印制《北京宪章》53,800份;同时还出版了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作…  相似文献   

20.
张青萍 《园林》2024,(2):2-3
<正>自1982年《佛罗伦萨宪章》提出“历史园林”的概念以来,针对园林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随着《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修订与实施,以及对园林遗产的保护、修复和价值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独到的保护理念。在中国,园林遗产保护主要针对静态的园林结构及其物质组成,具体涉及保护、修复与监测预警三个方面。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大多数项目侧重于“抢救性保护”,并以地方园林及绿化管理机构为主导,缺少系统性的保护,公众参与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园林遗产朝着更加体系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