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2.
3.
从2015年至2022年底,广西全区甘蔗联合收获机拥有量从50台增加到3166台。然而,甘蔗机械化收获量并未呈同比增长,甚至出现下降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影响甘蔗机械化收获推进的原因,提出发展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建议,为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内甘蔗机械收割的应用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引进国外的甘蔗收割机,并在国内进行应用探索,分析不同甘蔗收割机的收割能力、除杂能力、对宿根的影响及成本,为甘蔗收割机在国内的应用提供参考,以加快国内甘蔗机械化收割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我国甘蔗产业植保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我国目前甘蔗有害生物为害状况及趋势分析,指出我国甘蔗产业在植保技术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预警监测系统不健全、防治措施单一化、甘蔗病害防治仍为空白、政府指导功能欠缺、基层植保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植保基础知识普及不够等。提出了甘蔗植保技术发展亟待解决的7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自上世纪50年代末起步,但前期大多停留在研究示范阶段,直至2010年前后,除耕地已经大部分实现机械化之外,甘蔗生产的机种、机管、机收等环节发展缓慢,2010年之后开始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虽然在机种、机管环节取得较好的推进速度但依然未尽如人意,同时,机收自2015年前后大范围推广至今,虽然各方参与热情高涨,机器数量激增,但机收比例提升缓慢,成为瓶颈。本文对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当前存在的适宜机械化作业土地少、农机农具与生产条件和农艺不相适应、机种质量不稳定、机收的综合经济效益不高以及机收蔗与现有加工工艺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予以分析,并尝试从甘蔗种植、农机服务、制糖加工这3个产业链环节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利益链结构角度,解析现存的对推进全程机械化的迫切感认知差异和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的机收成为瓶颈且连续多年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法的原因。本文从蔗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和推进全程机械化要遵循的事物发展规律等角度,作出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11.
甘蔗种质资源是甘蔗育种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物质基础。蒙特卡洛法是一种有效的统计试验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其在大豆、野生利马豆、马铃薯、明党参等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对蒙特卡洛法在甘蔗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为进一步延长甘蔗生产期,充分利用本蔗区五、六月份的光热资源,提高甘蔗产量和发,必须重点解决种苗问题。甘蔗全无土育苗经过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发芽率高、移栽成苗率高,用种量少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秋季育苗的种苗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甘蔗产量;9月中旬间的全茎无土育苗,比10月中旬常规育苗暗13.7-34.5%,比3月中旬直播的春植蔗增产32.7-53.4%。 相似文献
14.
15.
澜沧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甘蔗产业是当地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向东南亚国家辐射的蔗糖产业“双高”基地建设区,也是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旱坡地蔗区。2018/19年榨季,云南澜沧甘蔗总面积为19313 hm2,入榨量为999700 t,蔗糖分达到13.84%,出糖率为11.9%;2019/20年榨季,澜沧蔗区种植面积为19660 hm2,高优良种推广面积18880 hm2,产业覆盖20个乡镇,蔗农2.9万户(约11.01万余人)。但澜沧蔗糖产业发展还存在生产条件差、品种单一、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蔗糖产业发展。因此,提出加强高标准糖料基地建设、加快甘蔗新一代良种良法、建立现代化甘蔗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等对策,旨在深入推进我省高原特色现代甘蔗产业发展,进一步研究开发甘蔗生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进而为蔗农增产增收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