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畅销书<哈利·波特>通过讲述小巫师哈利及其同伴与伏地魔的斗争,揭示了麻瓜(人类)与巫师的对立.作品所描述的伏地魔及其爪牙对非纯种巫师的迫害,与现实社会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排斥"非公民"的现象具有惊人的类似.从全球化角度分析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其人物以文化身份为自我,以其血统特征为镜像的创作特色.作品中的麻瓜和巫师的"他者"镜像的相互建构,使文学书写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全球畅销书《哈利·波特》通过讲述小巫师哈利及其同伴与伏地魔的斗争,揭示了麻瓜(人类)与巫师的对立。作品所描述的伏地魔及其爪牙对非纯种巫师的迫害,与现实社会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排斥“非公民”的现象具有惊人的类似。从全球化角度分析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其人物以文化身份为自我,以其血统特征为镜像的创作特色。作品中的麻瓜和巫师的“他者”镜像的相互建构,使文学书写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3.
《泥鳅》是新世纪以来反映农民工生活的一部长篇力作。论文认为,小说通过强与弱,恶与善的对比,体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精英文学的知识分子立场,它除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更包含着对社会底层的同情与悲悯。在知识分子视野中,"农民工"成为了善良、弱小、被同情的"他者"。这部小说是主流文学积极介入农民工这一生活空间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5.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他者和凝视作为切入点,对小说《等待》中孔林的他者身份和悲剧命运进行解读,分析了特殊年代下,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凝视对孔林爱情婚姻生活的破坏,探讨了这幕爱情悲剧背后呈现的复杂人性.  相似文献   

7.
<泥鳅>是新世纪以来反映农民工生活的一部长篇力作.论文认为,小说通过强与弱,恶与善的对比,体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精英文学的知识分子立场,它除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更包含着对社会底层的同情与悲悯.在知识分子视野中,"农民工"成为了善良、弱小、被同情的"他者".这部小说是主流文学积极介入农民工这一生活空间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全球畅销书《哈利&#183;波特》通过讲述小巫师哈利及其同伴与伏地魔的斗争,揭示了麻瓜(人类)与巫师的对立。作品所描述的伏地魔及其爪牙对非纯种巫师的迫害,与现实社会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排斥“非公民”的现象具有惊人的类似。从全球化角度分析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其人物以文化身份为自我,以其血统特征为镜像的创作特色。作品中的麻瓜和巫师的“他者”镜像的相互建构,使文学书写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他者化是现当代东方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普遍现象,林丰民等著的《东方文艺创作的他者化倾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挖掘了其产生的内在社会文化根源。对他者化现象的反思,有助于东方文化的自我认识与表达。他者化现象是文化殖民主义的后遗症,其治疗方法一是增强文化自信,二是重建东方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0.
美籍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短篇小说《日常家用》中,讲述了由两床百纳被引起的关于坚强的黑人母亲、性格懦弱的小女儿麦琪和受过良好白人教育的大女儿迪伊之间的冲突。小说对黑人生活的描绘得到了许多美国评论家的好评。然而,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不难看出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实则是作为他者出现的,由此可以解读出艾丽斯·沃克的他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1.
12.
《藻海无边》追溯《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深入刻画了安托瓦内特的悲惨命运。饱受男权压迫,安托瓦内特丧失了自由,身份和归属感。她的人格分裂为其本身与罗切斯特塑造出的疯女人伯莎两个身份,渐渐不能认知自己,直至沦入他者的范畴,从而精神彻底崩溃。简·里斯在小说中赋予女主人公说话权,她最终不再忍受压抑与折磨,选择纵火毁灭,以此种惨烈的方式来痛斥整个父权制社会。  相似文献   

13.
《整体与无限》是列维纳斯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维纳斯构建了他的他者伦理学。其中,欲望、无限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列维纳斯认为,欲望与需求不同,欲望是形而上学的,是对无限他者的欲求。无限是一种绝对他性,它在面貌中显示自身,是自我从内在性桎梏中挣脱出来,超越的方向。这种向无限超越的欲望使得主体从存在中出离,与整体性、同一性决裂,迎接他者的召唤,担负起对他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彭肜 《饰》2008,(4)
中国当代艺术以民族身份、政治身份和传统身份三种"视觉他者化"策略来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并建构自己的"中国形象"。这些身份策略使中国当代艺术得以在西方艺术话语方式之外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视觉符号语汇,为世界艺术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后殖民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来研究英国作家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对自身迷失在多元文化时代的混杂身份所进行的解构与重构。奈保尔不断地寻求自我文化身份和文学创作定位,经历了一系列的痛苦裂变,最终将身份定位在某种特定的混杂文化之中,这种定位既有妥协的成分同时又是后殖民作家们摆脱危机、寻求认同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学家都对"他者"有所关注,"他者"这一概念随社会学理论发展和现代性的深入而发生着变迁,"他者"这一概念的变迁同社会学家的理论中心紧密相关。论述了在社会理论发展之始,"他者"是以时空上与西方现代社会完全异他性的形象出现,在第二阶段则被诠释为现代社会的非主流群体,核心在于其与理性和话语权上异于主流群体,到了后现代理论时期,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对主体社会的解构,使得"他者"具有多场所、多时空性,不具有确定意旨。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乡土小说一直被看作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写作的被仿式,他以西方现代思想为观照立场,构筑了用乡土发现、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乡土写作语境。  相似文献   

18.
卡斯特罗的小说《漂泊者》描写了华人作为外来者在澳大利亚的地位和处境,表现了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遭遇的跨文化接触与碰撞。根据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接待伦理,我们探讨了《漂泊者》中的跨文化接待方式,剖析了华人在澳洲做客的艰难,恪守白人的规则。而制定规则的白人主宰接待的法则,成为接待的主人,他们对异客的排斥使华人永远处于一个“外来者”的角色,无法成为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瘸者先入》以10岁小男孩诺顿的上吊自杀作为结尾,给读者带来无尽的忧伤和悲愤。他自私冷漠的父亲谢帕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跛脚的鲁夫斯.约翰逊的对诺顿的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两人作恶的形式不同,但都应遭到谴责。如果说约翰逊的恶棍形象是作者对传统哥特文学的继承,谢帕德的恶行则是作者对人性弱点的揭示,同时也是对哥特文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叶维廉早期代表性论文《从比较的方法看中国诗的视境》的主要观点折射出叶氏诗学理论体系的侧重和片面之处,其背后有着鲜明的文化立场,体现了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