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供需非均衡条件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长期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现代社会农村居民同样面临大量的社会风险,他们同样也具有社会保障的需求,不过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能力却具有有限性。社会保障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社会保障供给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必须是一种非均衡上的缓慢发展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总量不足和供给结构失衡.在农民较少民主参与的制度环境下,基层政府的行为特性和动机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不高,不以需求为原始基点的供给造成了配置效率低下.相应的对策主要是从立法保障、分级体制的建立、产权安排,以及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及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以制度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缺陷;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供给主体的失衡、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制度的不合理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渠道狭窄.  相似文献   

4.
公共品供给是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对于推进农村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从公共治理理论视角出发,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公共品提供的路径:合理支配公共品供给资金,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多元化供给机制并分析其在市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构西部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意味着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由于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农村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保障西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改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及其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和原因,提出增加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关键是进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教育可以改变受教育者的命运,推动社会的发展.当前,一方面是高校的连年扩招,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农村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选择也开始日趋谨慎.针对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存在着供给不均衡、投人不足、供给模式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而现有的解决方案大都从政府职能转变出发,力图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构建多元化供给方式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很少涉及如何从法律层面保障和具体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基于"依法治国"的理念,从法律地位、法律渊源和法律内容等3个层面剖析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发展的深层原因,提出确定"城乡一体化"的法律纲领性地位,以法律、行政法规作为主要载体,健全实体与程序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有利于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水平较高,但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为迅速,基础教育发展稳定,农村社会保障、科技文化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稍显滞后。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支持由“硬件“向“软件“倾斜,由建设向运作和管理维护倾斜,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多中心治理机制,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农村残疾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农村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供给方,包括政府及其相关职能(如民政、财政、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残疾人联合会、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残疾人亲属以及其他公民。多元供给主体发挥合力能更好地开展农村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主客体互相依存即基于农村残疾人需求的居家托养服务供给是当今政府追求的目标之所在。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主要通过机构服务和个人服务两种模式来提供。完善政府购买农村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制度、财政、供需体系以及具体实现形式,结合农村残疾人的具体需求优化我国政府购买农村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公共物品高效、优质供给的重要性凸显。传统单中心供给体制的制度安排已经不能满足转型时期社区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借鉴西方国家公共物品治理的多中心理论及其实践经验,为进行城市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革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呈现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机制不合理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政府权责配置不当及农村财政困难等,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必须采取打破城乡“二无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投入,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渠道多元化等措施,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决策具有逆向性特征,农民的需求表达严重不足,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农民需求表达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民决策主体地位的"边缘化"、需求表达内容次序与供给次序的不一致、农村文化需求表达精英化和非制度化,以及农村自治组织文化需求表达的异化等四个方面;需求偏好加总困难、投票规则的非科学化、前置意识形态的不当介入和农民需求表达主体的分散化这四个方面共同制约了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需求表达。重构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需求表达机制则需要强化农民的决策主体地位、完善现有的需求表达渠道、提高农民文化需求表达的组织化程度以及权利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程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农村公共产品从供给机制的决策、融资和责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今后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应集中在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分级式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和建立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三个方面,为更进一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保证。由于上世纪90年代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村养老的需求,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提上日程。分析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特征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陕西勉县实地调研,发现农村新合疗制度实施中面临着健康人群逆向选择、报销比例不高、医疗水平较低、基金违规占用等问题凸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新合疗制度的深化进程。为确保农村新合疗制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政府应从制度完善入手,通过完善合作医疗制度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重视和加强对新合疗保险基金的监管等方面,从医疗供给主体上进行不断地改革、完善与提高,最终满足近九亿农民的健康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公共产品和乡镇财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供给机制及制度演进、供给现状以及财政职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镇财政改革等方面对农村公共产品和乡镇财政二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但是,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在传统的一元供给思维和以政府为中心的供给体制下出现了高原现象。因此,需要从新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供给已经成为可能,而多元供给体制的建立必将成为有效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相对城市而言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中,农民需求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教育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足,且存在错位现象、耦合度不高等问题。小农经济模式、农业产品的单一经营、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监管不力以及农民的低文化与旧观念等因素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城乡之间存在排斥性制度的供给理念以及在这一理念下的一系列排斥性制度,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自此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城乡之间制度供给理念变迁的动力机制。在探寻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供给理念时,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包容性发展之间在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上都存在契合,用包容性制度供给理念取代排斥性制度供给理念成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路径和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