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广东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分析和评价广东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以2013-2017年度广东烟区8个主产县的C3F烟叶为材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多元统计方法等构建烤烟化学成分评价体系,分析了广东烟区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的年度、区域特征并进行了可用性评价。结果表明,近5年来,广东烟区烤烟中部叶总糖(25.09%)、还原糖(21.83%)、氯离子(0.25%)含量相对较低,糖碱比(8.52)和氮碱比(0.69)相对较小,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在"中等"及以上占85.00%;部分年度间、产区间烟叶的总植物碱、总氮、钾离子含量以及糖碱比、氮碱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产区之间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无显著差异;广东烟区中部烟叶依化学成分可分为3类,分别相对集中于同一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2.
皖南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皖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质量分数)和感官品质的关系,对皖南烟区9个县(区)的119份烤烟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感官品质进行了整体描述统计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皖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在优质烟叶要求的适宜化学成分范围内;②感官评吸得分、焦甜感与总糖、还原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糖/总植物碱、氮碱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烟碱、总氮、钾、氯和施木克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③烤烟烟叶焦甜感与感官评吸得分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恩施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恩施烟区主要气候因子和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状况以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恩施烟区烤烟中部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均值分别为27.56%和33.57%,氯的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含量仅为0.15%,其余常规化学成分均在适宜范围内,且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总氮、钾含量数据比较对称,接近正态分布;大田期平均温度基本处于烟草生长发育适宜范围内,年度间降雨量变化范围较大,日照充足,变异系数大小为降雨量>日照时数>平均温度、积温;气候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降雨量、日照时数和积温的增加有利于烟叶中总糖的积累,但不利于含氮化合物的积累;在一定范围内,降雨量的增多会增加烟叶中氯的含量;日照时数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程度最大,降雨量次之,平均温度和积温最弱.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利用云南烤烟原料,分析了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13个主要化学指标在不同地区、不同部位、不同年份的变异.结果表明: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烟叶钾氯比和两糖差变异较大,氮碱比较为适宜;不同地点间烤烟总糖、还原糖、钾、蛋白质、钾氯比、施木克值差异显著;不同部位间烤烟除氯、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年际间烤烟钾、氯含量表现较不稳定,但钾氯比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焦油量烤烟化学成分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南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样本按高、低焦油释放量进行分组,分析了不同烤烟焦油释放量组别的烟叶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高焦油组烟叶烟碱含量显著高于低焦油组;高焦油组烟叶钾含量显著低于低焦油组;高焦油组烟叶糖碱比值、氮碱比值、钾氯比值的平均值比低焦油组高,但差异不显著;高低焦油组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氯含量及两糖比值的差值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河南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影响河南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气候因子,利用1981—2013年河南烟区64个气象站气象资料以及烤烟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烟区主要气候特征和中部叶化学成分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烤烟大田期气温适宜、光照充足、雨热同步,9个地市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多在优质烟叶的适宜范围内。烤烟中部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受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不同指标间具有差异;影响的主导气候因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伸根期高温日数增加对总糖含量和糖碱比增加有利,大田期高温日数增多对两糖比增大不利,旺长期高温日数增多对钾含量增加不利,旺长期日平均气温≥20℃以上日数增多烟碱含量下降,旺长期相对湿度增大总氮含量下降、钾氯比增大,伸根期最高气温上升对氮碱比增加有利,成熟期最低气温上升不利于还原糖含量增加,大田期降雨日数增加氯含量下降。主要气候因子对河南烟区烤烟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温热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水湿因素次之、光照因素最小。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环秦岭植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采集了环秦岭核心植烟区安康、汉中和商洛C3F烟叶样品共58个,分析了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并探讨了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环秦岭植烟区烟叶化学成分整体协调,氯含量偏低,30%的样品钾含量低于1.50%,21%的样品淀粉含量高于6%,32%的样品两糖比低于0.75。淀粉含量较高,钾、氯含量及两糖比偏低是影响环秦岭植烟区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2不同产区间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安康烟叶烟碱含量相对较低而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高,汉中烟叶烟碱和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商洛烟叶钾含量和钾氯比相对较低。3总氮、氯含量和两糖比是影响该植烟区中部烟叶评吸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总氮含量的降低、氯含量和两糖比的提高,烟叶评吸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因此,环秦岭植烟区应从降低总氮含量、适当提高氯含量和两糖比等方面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影响重庆烟区烤烟感官品质的主要因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外观品质、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烟叶总糖含量中等偏高,糖碱比略高;还原糖、烟碱、总氮含量及氮碱比和钾氯比适宜,氯和钾含量偏低。烟叶香气质主要受总糖、两糖差、氮碱比、颜色和身份因子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烟气浓度和劲头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烟碱、总氮、叶面密度、油分、身份,与其呈正相关,钾、糖碱比、钾氯比对烟气浓度和劲头也有较大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杂气主要受总糖、氮碱比和两糖差因子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甜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氮碱比、两糖差,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湖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年度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烟区18 个植烟县的2005-2009 年共计234 个初烤烟叶B2F、C3F、X2F 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烤烟化学成分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总糖、还原糖、总氮的变异较小,氯、钾氯比、糖碱比的变异较大。(2)湖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异性在各年度表现不同,各年份各部位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不同。总体来看,年度内氯、两糖差的变异较大,总氮、还原糖、总糖的变化较小。(3)湖北烤烟B2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钾、氮碱比、糖碱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钾氯比达到显著差异。C3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达到显著差异。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呈下降趋势,钾含量呈上升趋势。X2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钾、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氮碱比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恩施烟区海拔500~1 600 m范围内,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糖、总糖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总植物碱与海拔高度负相关;海拔对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中上部大于下部;800~1 400 m的中海拔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大理烤烟品种K326 糖含量及其与评吸质量的关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理烤烟糖含量与评吸质量的关系,以大理4 个烟叶主产区50 份K326 烤烟样品为供试材料,应用最优曲线回归拟合和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品种K326 在大理州的糖含量状况及其与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初步表明,K326 品种的两糖含量稍高,两糖比略小。K326 的总糖含量在28% ~ 32%,还原糖含量在23% ~ 27%较为适宜。两糖比在糖含量指标中与烤烟评吸质量灰色关联度最大。大理州烤烟品种K326 糖含量与评吸质量关系密切,其中两糖比与评吸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揭示云南宣威烤烟清香型风格形成的化学成分基础,选择22个植烟乡(镇)上部叶代表样品158份,综合应用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分析,研究了主要化学指标与其清香型风格典型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清香型风格典型性较高的宣威上部叶具有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及糖碱比、两糖差值较高,烟碱、总氮、挥发碱、莨菪亭、钙、氯、硫含量相对较低的特点,但上部叶清香型风格典型性随不同范围化学指标变化的趋势并非线性。清香型风格典型性相对较高的上部叶主要化学指标范围为:总糖27%~37%、还原糖21%~30%、淀粉4%~6%、两糖差2%~12%、总氮1.6%~2.0%、总植物碱2.2%~3.8%、挥发碱0.30%~0.45%、糖碱比8~12、莨菪亭0.05~0.09 mg/g、钙、氯、硫上限分别为3.2%、0.4%、0.6%。  相似文献   

13.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测定食糖中还原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测定食糖中还原糖(葡萄糖、果糖)的方法。以NaOH淋洗液梯度淋洗,葡萄糖、果糖在CarboPacTMPA1O高效阴离子交换柱(HPAEC)上可以在35min内完成分离。使用脉冲安培检测器(PAD)进行测定,葡萄糖、果糖的检出限(进样25μL,S/N=3)分别为1μg/L、2μg/L,且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1~100mg/L),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3.8%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5.8%~101.0%之间。并与滴定法所测得的还原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偏差在13.7%以内。本方法测定还原糖分离效果好、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食糖中还原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调控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碳氮代谢水平,改善雪茄烟叶质量。  方法  以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雪茄烟叶水分、化学成分、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  1) 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水分、总糖、还原糖、淀粉、总氮、蛋白质以及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和烟碱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变化,淀粉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呈单峰变化,但到达峰值的时间略有差异;3)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雪茄烟叶晾制过程湿度控制在凋萎期80%~85%、变黄期75%~80%、变褐期70~75%、定色期65%~70%、干筋期45%~50%范围内,烟叶淀粉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整体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较好。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控晾制湿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碳氮代谢能力,促进烟叶内含物质转化,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我国15个省及部分进口烟叶样品化学成分指标与感官质量指标间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化学成分指标均与总体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总体感官质量的相关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总氮^-〉烟碱^-〉总糖^+〉两糖差^+〉有机钾^+〉还原糖^+〉糖碱比^+〉无机硫^-〉钾硫比^+〉两糖比^-〉钾氯比^+〉氮碱比^+〉总氯^-〉总钾^+(指标的上标为“-”表示与总分负相关,上标为“+”表示与总分正相关)。研究认为,相对于两糖比指标、烟叶的两糖差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对于总钾、氯、钾氯比等指标,无机硫、有机钾与燃烧性及感官质量的关系更为密切,两糖差、无机硫、有机钾可作为烟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粗糙集在烤烟化学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江苏中烟全国15个原料产区的烤烟烟叶样品的6项化学指标(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标准差法、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粗糙集的代数表示法和信息表示法分别对烟叶化学质量的综合状况进行评价,并对赋权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1)不同产区烟叶化学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显示,烟叶的总植物碱(2.44%)、总氮(1.96%)、钾(2.02%)和氯(0.3%)的平均含量较适宜,总糖(29.89%)和还原糖(25.67%)的平均含量较高;(2)层次分析法、标准差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中权重系数最大的分别是总植物碱指标(0.286),总植物碱和总氮指标(0.180),总植物碱指标(0.277)。区分度(η)分别为11.49(层次分析法),10.68(标准差法),11.36(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3)粗糙集的代数表示法和信息表示法的赋权结果依次为还原糖指标(0.545、0.562),总氮指标(0.273、0.250),总植物碱指标(0.182、0.188),η值分别为23.07和23.36;(4)不同决策方案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粗糙集的信息表示法的一致性优于其他评价方法。  结论  粗糙集的信息表示法较之其他决策方案评价结果的区分度更高,与其他方法的相关性程度更好,适用于烤烟化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甘蔗赤腐病对甘蔗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粤西甘蔗赤腐病对甘蔗品质指标的影响,对来自不同蔗区的3个品种,按田间自然感染赤腐病的不同级别进行了检糖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赤腐病对甘蔗蔗糖分、纤维分、还原糖、重力纯度等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品种品质指标受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以ROC22受影响最大,且发病级别越高品质指标受影响越大。ROC22发病最高级与最低级之间的平均蔗糖分、蔗汁还原糖、重力纯度均达差异显著水平,各级别的纤维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发病的与对照比平均蔗糖分减少1.86%~16.46%,纤维分下降2.15%~18.72%,重力纯度下降0.31%~7.45%,还原糖上升3.12%~103.57%。研究指出,赤腐病的为害是造成近年来粤西蔗区蔗糖分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与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65  
通过数理统计系统分析了烟叶中水溶性糖(包括还原糖和总糖,烟碱,总氮含量与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对烤烟吃味品质都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其中还原糖、烟碱为目前约烤烟吃味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中,控制烟碱的过高积累,提高还原糖相对于总糖的含量、减小两糖差值,能有效地提高烤烟吃味品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吸食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河南5个烟叶产地150份烟叶样品的检测分析,发现河南烟叶总体上属于"浓偏中和中偏浓"香型,典型的浓香型有所淡化。相对而言,平顶山、驻马店烟叶浓香风格比较明显。河南烟叶烟碱、氮碱比、糖碱比以及硫含量与烟叶浓香风格彰显程度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规律性关系。统计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河南烟叶烟碱、总氮、两糖比与吸食质量水平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与吸食质量水平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分析了河南烟叶浓香特征彰显程度较高时和吸食质量水平较高时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适宜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