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后压浆施工工艺基础上,从分析降低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因素入手,总结了后压浆浆液的作用机理,研究了后压浆浆液对土体应力和抗剪强度的影响.经实践检验,浆液的作用改善了土体的应力情况,使土体固结,强度增大,压缩性减小,抗剪强度增大,表明后压浆技术是地基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钻孔压浆桩静载荷试验分析及可行性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钻孔压浆桩在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中应用的工程实例,通过现场静载试验数据分析,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钻孔压浆桩进行了技术与经济比较,并分析了钻孔压浆桩在工程中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的桩基工程中单柱承载力的大小是影响桩基工程的经济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后压浆施工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的桩基工程中单柱承载力的大小是影响桩基工程的经济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后压浆施工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曾文韬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0-13
依据规范公式对2个工程实例的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和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对135根静载试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数个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工程的实践,实践表明,其承载力计算结果与静载荷试验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8.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化学加固机理及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德华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2,24(3):48-50
在阐述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化学加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论述该类桩的工程特性、所起到改善桩的工程性状及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的作用,并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对这类桩的设计问题与经济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现场试验及理论分析,针对滨州地区的特殊地质情况,分析了后压浆桩的受力性状、控制参数及应用价值,研究了后压浆技术在黄河冲积平原地区的施工工艺和承载力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压浆桩承载力可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推荐公式计算,βsi和βp取上限值;对于单桩压浆压力设计,据施工经验宜控制在1.5~2.0MPa,压浆量取2~3t;压浆技术对桩基承载力的提高幅度在25%~60%之间,相比于传统工艺沉降减小100%~200%,节约造价23%~34%。 相似文献
11.
灌注桩的后压浆施工及其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晓峰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18-20
文章介绍了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及后压浆试验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压浆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对螺栓数目和预紧力大小设计提供指导,对螺栓连接球柱壳结构抗撞击性能进行数值分析.数值分析时采用动力松弛法确定螺栓连接球柱壳结构的静态初始变形和初始应力,再通过动力分析获取结构在撞击载荷下的响应.计算得到的法兰面上的接触压力历程描述存在预紧的球壳和柱壳的接触运动,这种相对运动可引起螺栓预紧力的变化.测试点的应变响应描述了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反映了弹靶接触面和法兰接触面的压力变化.结果表明了螺栓连接球柱壳结构撞击行为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后注浆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桩周土体扰动和泥皮等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目前有关后注浆技术的研究多集中于桩端后注浆,少有涉及桩侧后注浆,影响了桩侧后注浆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根据桩侧后注浆工艺,开展单桩抗压室内试验,以研究桩侧后注浆量对单桩抗压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荷载水平较大的工况下,相较于桩侧后注浆量为1 L的单桩,注浆量为2、3 L时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分别提高18.2%和66.0%,提高幅度与注浆量呈正相关,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桩顶沉降量;桩侧后注浆桩桩身轴力在侧注浆点位附近减小较快,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桩端附近处桩身轴力值均比较低,单桩受压表现为摩擦桩;水泥浆液同时存在上返和下劈扩散,在室内试验条件下,两者扩散高度均约为14倍桩径,在浆液扩散段桩侧摩阻力得到显著提高,且越靠近注浆点位提高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船闸用纤维混凝土耐撞磨性能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掺I级粉煤灰、PVA纤维和聚羧酸类超塑化剂的"三掺技术"配制了船闸闸室墙耐撞磨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了水泥品种、粉煤灰掺量和有机纤维对混凝土耐撞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PVA纤维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耐撞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采用的船闸工程混凝土耐撞磨性能试验方法用于混凝土耐撞磨性能的测定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剪切液膜线性化稳定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边界层理论为基础,基于完整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切应力作用下沿倾斜壁面下降的液膜表面波的边界层模型,推导了边界层模型的Orr-Sommerfeld方程。利用摄动方法获得了扰动波的行波和扰动量的理论表达式,模型包括切应力、雷诺数、波数、表面张力、倾角等参数对液膜稳定性的影响,为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切应力作用下液膜表面波流动的稳定性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推进,作为工业化主要构件的叠合板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多数叠合板拼缝处的钢筋构造复杂,生产、施工较为困难,为此,针对一种简单拼缝构造方式的双向自支撑叠合板进行了全过程受力机理研究,同时对该种叠合板进行了足尺试验,并与同样大小的双向现浇板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种叠合板的破坏形态与现浇板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技术,着重研究了该种叠合板的双向受力机理,裂缝开展及分布,拼缝处钢筋的粘结滑移及传力性能。并系统地对该种叠合板在多种情况下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为该种叠合板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柔性多体系统撞击动力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略地介绍了我们近一、二年在此学科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8.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精确分析是对"V"型峡谷桥址处平衡悬臂工法施工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保证。以1座最高主墩153 m,跨径组合85 m+4×160 m+85 m的连续刚构桥为例,依据其桥址处的风环境确定了上、下部结构的风冲击模型,并在最大悬臂工况下与静风荷载进行对比分析后对桥的抗风构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墩的位移与应力,构造的动风载模型效应比静力风载的大3倍以上;增加的风撑横系梁构造可最大减小墩顶的应力与位移的73.9%;墩顶在最大悬臂阶段出现侧向最大位移11.9 cm,桥墩墩底截面拉应力1.65 MPa,虽未超过容许值,但应考虑采取适当的抗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有关于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细长梁剪切破坏机理问题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抗剪模型、临界剪切裂缝理论、塑性理论、压力路径理论、劈裂破坏理论和基于截面应变分析的抗剪模型的基本假设、核心观点及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给出总结、归纳及评析;另一方面,利用相关试验数据和ACI-DAfStb无腹筋细长梁剪切破坏数据库,分别对不同理论模型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设计参数的影响评估和统计评估;并展望了无腹筋细长梁剪切破坏机理研究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理论模型的部分假设缺少直接的试验依据支持,梁腹混凝土的受拉(劈裂)或受剪(骨料咬合)以及受压区混凝土对抵抗剪力的贡献成为抗剪机制的主要分歧;不同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考虑方式的合理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后续深入研究应综合考虑剪切破坏问题的随机性和物理属性,利用先进测试技术、应力演化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剪切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