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分子聚碳硅烷气相热裂解制备SiC超微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低分子聚碳硅烷(LPS)为原料,利用其原料的特点,采用气相热裂解方法制备出SiC超细微粉,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LPS分解机理,对合成地产物的性质以及形貌、组成等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在实验中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所合成的无定形SiC超微粉;粒径〈0.1μm,球形,含碳34-35%,含3-4%左在。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碳硅烷与甲基乙烯基硅氮烷共混热聚反应 ,制得了含乙烯基的聚碳硅烷。分析了甲基乙烯基硅氮烷的结构 ,讨论了两者共热聚的反应过程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纺丝制得了含不同乙烯基的适于电子束辐照的聚碳硅烷纤维。  相似文献   

3.
活性填料钽在聚碳硅烷转化陶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活性填料坦(Ta)在聚碳硅烷(PCS)先驱体转化陶瓷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活性填料Ta能有效降低陶瓷素坯的气孔率。Ta可与PCS气态裂解产物N2气氛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提高PCS的陶瓷产率。Ta还能提高烧成体的强度。但是Ta的引入并不能抑制坯体在裂解过程中的收缩。Ta含量越高,陶瓷烧成体的线收缩越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r粉在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裂解制备SiC陶瓷材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Cr在较低的温度下减慢PCS的裂解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则加剧PCS的裂解,且能增加先驱体的陶瓷产率,降低先驱体在裂解 的线性收缩率和气孔率,提高陶瓷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5.
聚碳硅烷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C涂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合成的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常压裂解合成聚碳硅烷(PCS),通过FT-IR分析PCS的结构,用GPC测定其分子量及分布,用熔点分析仪测定其熔点.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碳硅烷先驱体转化法在石墨基体上制备SiC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对涂层进行晶相分析,用扫描电镜分析涂层表面和横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在石墨基体上形成了明显的β-SiC晶相,可以获得均匀、致密的SiC涂层,其厚度可通过涂层次数的改变进行调节,单次涂层最大厚度大约为2μm.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预氧化聚碳硅烷纤维的恒温烧结过程进行了基础方面的研究。采用XPS、TG -DTG -DTA、IR对预氧化聚碳硅烷原纤维进行标定 ;采用日本精密天平连续跟踪纤维质量变化情况 ,探讨了烧结过程中温度对纤维失重及收缩的影响 ;采用IR、SEM和数码相机分析了纤维恒温烧结过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形貌的变化情况 ,并对预烧结纤维进行了二次烧结  相似文献   

7.
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的交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聚碳硅烷热解前的交联对于提高其最终陶瓷产率至关重要.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HBPCS)的交联反应对于陶瓷产率的影响.FT-IR和GPC证实,添加为0.5%~2.0%(质量分数,下同)的BPO,即可在80~140℃下引发HBPCS交联;在考察的实验条件下,提高交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或增加BPO用量,均可提高HBPCS交联程度.BPO用量为2.0%时,HBPCS交联样品在1000℃下的陶瓷产率高达65%,比未加BPO的提高25%.  相似文献   

9.
聚二甲基硅烷高温高压合成聚碳硅烷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反应制备了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反应终压、Si-H键含量、产物产率、软化点、分子量及其分布及可纺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终压逐渐增大,产物的分子量与软化点增高,但同时分子量的分散性增大使可纺性变差.当PDMS在高压釜内460℃下反应4~6h,或450℃下反应6~7h时,可以制得软化点约为200~220℃的PCS,其高分子部分含量约 5%~10 %(质量分数),Si-H键含量大于0.9,可纺性较好,适合于制备SiC纤维.  相似文献   

10.
研究TiH2粉在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裂解制备SiC陶瓷材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TiH2粉能缓和聚碳硅烷的裂解反应,增加先驱体的陶瓷产率,提高陶瓷材料性能,然而,先驱体在裂解过程中的线性收缩率和气孔率却随着TiH2粉的加和气孔率却随着TiH2粉的加入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聚碳硅烷的合成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由聚二甲基硅烷热解制备聚碳硅烷的过程,探讨了合成条件笃产物特性的影响。提高反应温度、产物的分子量与熔点随之增高,但同时分子量的分散性增大使可纺性劣化。采用适当的制备方法已获得了具有所需特性的聚碳硅烷。  相似文献   

12.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有机硅先驱体聚碳硅烷转化成碳化硅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的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对其制备工艺,如碳纤维体积分数的控制、液相浸渍聚碳硅烷热解转化成碳化硅基体的致密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易于实现纤维和基体的成型、复合。致密化过程不损伤纤维。对其C/SiC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C纤维具有明显增韧碳化硅的效果,其断裂机制表现为韧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聚碳硅烷/过氧化二异丙苯的交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碳硅烷(PCS)/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交联反应。结果表明,PCS/DCP的交联为自由基缩合反应,其交联温度为140~220℃,温度是控制交联反应的主要因素,而时间长短对交联程度的影响不大。在PCS中加入DCP时,虽然能使PCS的高温裂解产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DCP的引发效率不高,当DCP含量小于10%时,PCS分子主要是线性增长或形成支化结构。  相似文献   

14.
聚碳硅烷强化辐射交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不同乙烯基含量的聚碳硅烷,研究了共He气氛条件下的电子束辐射交联不熔化处理,分析了含乙烯基聚碳硅烷纤维在辐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基起到强化聚碳硅烷辐射交联的作用,完成不熔体所需剂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的裂解过程,并对裂解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造成其裂解产物的结构与形貌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聚碳硅烷化学转化法制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碳硅烷分子量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纤维和基体间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可通过向基体内加少量二氧化锆进行改善.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断裂韧性比未增强的单一陶瓷提高较多.利用电镜分析了弯曲试样的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17.
通过聚碳硅烷与钛酸丁酯的反应,合成了含钛聚碳硅烷 PTC-Ⅰ(Ti/Si 原子比=0.02—0.04)。PTC-Ⅰ的可纺性与熔点随 Ti 含量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由二苯基硅二醇与钛酸丁酯的反应,可制得低聚体的聚钛硅氧烷,将其与聚碳硅烷反应,可以合成具有更高 Ti 含量的聚合物PTC-Ⅱ(Ti/Si 原子比=0.10)。PTC-Ⅰ与 PTC-Ⅱ都具有良好的可纺性,以它们作为先驱体制得了含 Ti 的 SiC 纤维。  相似文献   

18.
用聚碳硅烷为先驱体制备SiC/Si3N4纳米复相陶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碳硅烷(PCS) 为先驱体, 利用原位生长法制备SiC/Si3N4 纳米复相陶瓷, 其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了637M Pa 和8. 10M Pa·m1/2 。研究了材料微观结构的形成及断裂机理,指出在微观结构的形成过程中, 控制SiC 纳米微晶的生成和B-Si3N4 柱状晶的生长是关键, 而增韧补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形成了晶内型结构和长径比大(大于7. 5) 的Si3N4 柱状晶, 从而改变了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近代测试技术对PAN基预氧丝在不同温度下碳化时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关系作了探讨,得出了碳化温度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以钢为基座, 青铜粉为过渡层, 聚甲醛塑料为表面层的三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复合 加工工艺及其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制品的表面硬度随压制 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随塑料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在一定的范围内, 青铜粉的粒径越大, 塑料层与 钢背间的结合强度越大, 且表面硬度也越大, 摩擦系数也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