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升舟  吴栋  陈金 《施工技术》2012,41(12):45-47
莲花台水电站主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址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混凝土的运输,既要适应峡谷的地形条件,又要适应碾压混凝土的特性。结合工程实际,大坝施工按高程分别采用自卸汽车直接入仓、满管溜槽+仓内自卸汽车倒运、皮带机+布料机组合入仓方式作为坝体混凝土浇筑方案。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序,并加强混凝土的温度和裂缝控制,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碾压混凝土施工多功能机,设计专用清洁机具模块,清理仓面冲毛后产生的混凝土碎块,以实现仓面清理作业机械化。本文介绍吸拾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包括吸风口形状和尺寸设计,吸风量、悬浮速度及风速计算等。  相似文献   

3.
龙运佳 《地基处理》2002,13(3):53-55
碾压混凝土(RCC)技术是混凝土建造技术的重要进展,而混沌振动碾压是振动碾压的近代技术,本文基于上海产与徐州产混沌振动碾压机的宽带振动,分析混沌振动的碾压机理,提出混沌振动RCC新技术CVRCC。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机拌变态混凝土、高石粉常态混凝土和低石粉常态混凝土3种混凝土性能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了3种混凝土的适用性和优劣性,旨在探索和完善变态混凝土的应用技术基础,为现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刚  陈敦刚 《城市住宅》2021,28(9):205-207
碾压混凝土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受环境多元化因素影响,仓面内混凝土温度控制难度大.结合黄藏寺水利枢纽坝项目所采取的仓面全覆盖措施,实现保湿、保温、降温为仓面"小气候"保温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藏木水电站大坝后期施工,为确保右岸大坝上部结构施工手段充足,为满足右岸大坝后期混凝土备仓、栅槽埋件安装及混凝土工程施工,结合9#~19#坝段坝顶结构布置图(EL.3 285 m以上)、施工现场地形、缆机使用效率等实际情况,在右岸大坝进水口EL.3 285 m拦污栅墩之间布置两台固定式建筑塔机,以确保后期坝段仓面材料的转运、备仓及仓面小型机具的吊运工作。  相似文献   

7.
罗剑 《广东建材》2017,(7):51-55
针对现今很多工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游面变态混凝土防渗失效,本文结合某碾压混凝土大坝,选取典型的挡水坝段,用ABAQUS模拟分析变态混凝土作为防渗结构在碾压混凝土大坝中的防渗作用和防渗失效的分析。结果表明:变态混凝土防渗层的防渗作用在坝体防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坝上游水头的90%基本都是消耗在变态混凝土层中;变态混凝土防渗层的抗渗能力主要是由它的渗透系数决定的,施工质量均匀的变态混凝土能很好的发挥它的防渗作用,保护坝身的二级配和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大坝更安全、更耐久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以浇筑大仓面通仓薄层铺料,连续上升,浇筑强度高,入仓速度快为特点,为适应碾压混凝土施工特点,在雅砻江官地水电站大坝施工过程中推行混凝土单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下简称仓面设计)。仓面设计作为某一仓混凝土浇筑前必要的技术准备及指导浇筑作业的一种重要措施,在规范施工作业、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资讯     
《建材发展导向》2016,(12):92-93
正世界在建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浇筑2016年4月12日,随着河床10~11号坝段仓号内最后一罐混凝土顺利入仓,由中国水电四局承建的世界在建的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黄登水电站主坝混凝土浇筑顺利突破100万m3大关。截至目前,黄登水电站河床坝段共计浇筑混凝土875 716 m3,6号坝段(非溢流坝段)浇筑混凝  相似文献   

10.
小湾电站缆机选型与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湾拱坝混凝土施工具有浇筑仓面大、浇筑强度高、高峰期持续时间长、金属结构安装工程量大、施工干扰大等特点,拱坝最大坝高292.5m,受坝高、地形条件限制,缆机成为浇筑拱坝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松月碾压混凝土坝加高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月工程地处严寒地区,大坝一期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二期坝体加高采用贴坡式加高、加厚的方式。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浇筑施工具有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点和规律,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坝的加高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必须对大坝加高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松月工程的实际情况,就大坝加高的断面设计、材料分区、新老坝体结合面的结构型式、仿真应力分析和温度控制防裂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将用于松月碾压混凝土坝的加高工程中,并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盘石头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防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民  韦乾  张艳梅  龙振球 《混凝土》2004,(7):75-76,78,80
淇河盘石头水库是河南省“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大坝坝型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大坝面板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采用补偿收缩技术,达到了设计的抗冻、抗裂要求,大坝一期面板未发现一条裂缝。这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首次采用该技术,为混凝土面板的防裂研究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严寒、高震、深覆盖层混凝土面板坝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新疆的水库建设已从平原水库转入山区水库建设,以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为主要的当地材料坝,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疆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引进混凝土面板坝筑坝技术,采用天然砂砾石填筑百米级高坝,是区别于一般面板堆石坝的主要特点。针对严寒地区、深覆盖层、高地震区等不良环境地质条件,全面总结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筑坝关键技术体系,阐述了在抗震结构设计、坝体变形控制、坝体渗流控制等方面取得的创新突破,研究指出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大型机械压实功能的不断增强,为该坝型推广应用和安全性能提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对于提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考虑彭水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坝的实际碾压浇筑过程,采用混凝土钝裂缝带模型,在三维瞬态有限元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坝诱导缝的开裂及裂缝扩展进行了跟踪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坝体的上游面诱导缝缝端应力强度因子局部超过混凝土的断裂韧度而发生开裂,且诱导缝的开裂明显减小了坝段中部区域的拉应力。根据诱导缝的开裂分析结果,建议诱导缝的设置长度为4.5m。  相似文献   

15.
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中国20余年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概况,简要说明了已建和在建的94座坝高100 m以上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要技术特征和自主创新,包括上下游坝坡、面板厚度、宽度和配筋率、趾板宽度、坝体分区、筑坝材料、填筑标准、接缝止水和工程用途。展示了中国在国际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接着阐述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所取得的进展,分别阐述了设计技术、施工和监测技术、筑坝材料(软岩和砂砾石)和防渗结构(面板和止水)关键技术,不利自然条件下(狭窄河谷、高陡岸坡、深覆盖层、地震区和高寒区)的筑坝关键技术以及计算和试验研究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最后简述了未来超高面板堆石坝的挑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微坍落度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与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及流态混凝土性能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A)、压汞测孔等手段,对其水化产物及孔结构等微观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提高碾压混凝土坝面防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面板混凝土裂缝是个影响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关键问题,尽管许多裂缝可以通过修补进行处理,对工程正常运行并不影响,但会影响工程的耐久性及整体性。因此,如何提高混凝土面板抗裂性,防止和减少面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徐变应力仿真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先简要回顾国内外工程师,在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徐变应力研究方面,所作的一部分工作,分析这些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然后介绍国内几家单位,在仿真分析方面的进展.最后对其中仍面临的困难,如材料参数描述上的困难、施工参数描述上的困难、计算规模与计算效率上的困难、本构模型描述上的困难、结构边界可视化处理上的困难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RCC) dam is running 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connected procedures which are highly impacted and interacted consisting with the resource level. Therefore, a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for RCC dam is presented. With this model, the design of concrete production system is placed in the whole system and tested with related dynamic impactions and interactions under complicated boundaries. Moreover, if sever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plenty of detailed in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construction duration is obtained. Consequently, the optimal one should be chosen on the basis of actual requirement and sit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