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社会角色重构:一种对大学角色价值取向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术性角色和非学术性角色之争,实质是对大学社会角色的批判和认识,大学社会角色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大学的社会角色,有助于认识大学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与社会融合,有助于实现大学的核心价值与达成大学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
课程的效能高低是决定课程生命力的核心因素。有效课程具有整体性、主体性、关联性等特性,是以教师的课程意识为后盾,与学生“心距”、生存状态、社会生活契合,对学生具有召唤性功能,能够从心理上、功能上达至学生,和学生心灵“际遇”,发生、“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的课程。有效课程是遏制当前课程文本化泛滥倾向,保持课程优质化、高效化的有力手段,是课程文本化不可逾越的域限。 相似文献
3.
4.
大学课程生成机制是当今高教研究的热点问题。何种大学课程生成机制最适应我国国情 ?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课程生成机制的历史演变及国际上大学课程生成机制的变化趋势 ,提出了建立“一主多元”的大学课程生成机制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学科、经验、问题:构成大学课程的三个相对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程突破先定的、单一的、单向度的学科课程藩篱,确立学科、经验与问题作为大学课程相对起点,以实现大学课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面向过去、立足当下与面向未来以及知识本位、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有机统一,由此构建适合中国大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课程实施:专业本位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实施专业本位观的提出,并非主观臆想,而是多层面、不同视角复杂性思维的必然结果。在理论层面,试图综合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等课程实施观的积极因素,通过本土化研究,丰富我国课程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试图对大学课程实施的管理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有所规约,通过回应现实诉求,凸显基于实践、回归实践的教育研究禀性。课程实施专业本位观的建构应确立五个原则,即:以丰富专业定位内涵为前提;以建立专业培养标准为基础;以改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行为矫正为手段;以彰显学校、专业特色为动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学工作的追求是启发学生看见人类知识的边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存在三种不同的看见知识的状态:观影式学习、旁观式学习、眺望式学习。其中,眺望式学习是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文献阅读课程试图塑造的学习状态。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文献阅读课程的课程设计解决的是“看什么”的问题,教师通过对文献的精心选择和系统展示,达到“勾勒人类知识边界”的目的。教学设计解决的是“如何看”的问题,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通过讲述、辩驳、表演、研讨环节实现学生的沉浸式阅读,达到“呈现人类知识边界”的目的。教学测评解决的是“看到哪”的问题,通过评价学生和评价教师两个维度来衡量教学效果,为学生“拓展人类知识边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研究当代大学课程设置,从江泽民同志“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这一论断出发,提出中国高等学校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设想。文章建议区别作为信仰的宗教与作为文化的宗教,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大学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思路、学校课程中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取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