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钟中 《南方建筑》2011,(6):71-78
通过对澳大利亚东海岸主要城市墨尔本、霍巴特、悉尼、黄金海岸的“城市滨水区” 的考察和分析,以“临水岸线”为脉络,以“滨水特色”为切入点,探索了其滨水区在规划设计、岸线营造、滨水设计风格等方面,对于今后中国滨水城市尤其是华南沿海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和建设中,加以印证和学习借鉴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丽珍 《规划师》2006,22(12):15-17
青岛的滨海自然条件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城市依托岸线逐步发展和壮大。依据城市发展时序、地域风貌特征,青岛滨海岸线地区总体上可划分为三段老城区、东部中心区和崂山新城区。从三段岸线地区的规划设计的发展看,青岛滨海地区城市风貌的形成依赖于城市自建制起就有比较系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且规划设计充分尊重山、海、城相融的地形地貌特点。  相似文献   

3.
潘丽珍 《规划师》2006,22(Z2):15-17
青岛的滨海自然条件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城市依托岸线逐步发展和壮大.依据城市发展时序、地域风貌特征,青岛滨海岸线地区总体上可划分为三段:老城区、东部中心区和崂山新城区.从三段岸线地区的规划设计的发展看,青岛滨海地区城市风貌的形成依赖于城市自建制起就有比较系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且规划设计充分尊重山、海、城相融的地形地貌特点.  相似文献   

4.
卢艳来 《中外建筑》2013,(8):104-105
通过对汉堡港口新城滨水空间的城市设计的考察和分析,从多板块多特性为脉络,以滨水特色为切入点,探索了其滨水区在规划设计、岸线营造、滨水设计风格等方面,对于今后中国滨水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加以印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烟台近代滨海景区城市设计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城市历史滨水区旅游开发和城市景观特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通过烟台近代滨海景区城市设计实践总结了在历史滨水区旅游开发中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快速城镇化向稳定城镇化换挡、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阶段,城市滨水区两岸的均衡度发展日渐受到城市研究者重视,但当前从宏观角度出发针对此议题的研究难以全面精准地测度两岸均衡度发展状况,为响应这一情况,基于高德API计算更精准的等时圈范围,整合新数据与新技术方法,以上海、广州、武汉、宁波四个城市为例,结合与滨水区两岸均衡度发展相关的PoI数量与多样性、基于LBS数据的人口密度、步行出行可达性、机动车出行可达性等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以及腹地范围和形态指数、开发强度、路网密度等物质空间指标,再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上述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最后结合岸线形态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滨水区两岸均衡度发展情况量化评估模型,为精细化的滨水区城市设计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滨海城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与内外联动交流的物质载体,城市拓展受到海岸线、腹地地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沿海岸线延伸,呈现带形、湾形等空间形态特征,与内陆城市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基于分形理论,对滨海城市与内陆平原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与内部主要功能用地布局进行横向对比,揭示内陆平原城市与滨海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分形差异,并归纳解析其空间形态形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滨海城市的城市形态优化和空间布局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图通过对城市滨水区的演变以及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城市滨水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的有重要作用,并从城市滨水区的轮廓线、空间结构等方面来探讨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翁奕城 《新建筑》2000,(4):30-32
目前城市滨水区已农斩成为各国城市开发的热点,为保证了滨水区的空间环境品质,在开发中必须引入城市设计观念与方法。试以可持续观点,从生态、经济、技术四方面探讨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以期对当前水区的开发建设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辉  谢振宇 《华中建筑》2005,23(4):68-70,76
城市滨水区空间的设计与开发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出滨水空间设计的特点,并以常熟滨江邻里中心商业地块的设计为例,就城市滨水区商业空间的设计与开发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厦门东南滨海岸线规划设计体现了生态性、地域性和科技性等特点,本文主要从用地结构、空间规划、景观架构等方面进行评析,得出结论:滨海设计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宏观出发,重视历史文脉和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开发。  相似文献   

12.
张颖 《山西建筑》2007,33(30):83-84
介绍了滨水区的含义和主要特点,重点阐述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基本模式,并通过对国外两个实例的分析,为我国城市滨水区的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城市滨水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斐  赵渺希 《中国园林》2023,39(3):66-71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手机信令数据测度空间活力,基于回归方程解析滨水活力的影响因素,可为滨水空间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中山岐江河的研究发现:手机信令数据表征的滨水活力整体呈现“背水”趋势,距离岸线1 500m范围内是主要活力来源区域。区别于既有成果,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厘清影响滨水活力的共性因素和异质性因素:滨水地区绿地和居住用地比例、公共服务设施多样性及居住人数属于促进空间活力的共性因素;不同地段商办用地比例、路网密度等因素对滨水活力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建议基于滨水空间活力特征及共性因素和异质性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地区的景观资源丰富、潜在价值很高,如何更好地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人、环境两大城市要素为基础,总结出基于互动关系下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环境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从另一个侧面解读城市生活与人、城市环境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促进滨水区与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水地区的功能也随之改变,原本以工业化港口功能为主的滨水地区,转变成为旅游游憩地带,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以城市滨水地区的旅游开发价值为切入口,从城市发展角度,分析滨水地区旅游开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滨水地区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谢丹 《山西建筑》2009,35(11):19-21
针对滨水地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提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应突出滨水区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营造亲水空间,重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整体性的策略,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17.
承钧  张丹 《山西建筑》2010,36(30):4-5
指出在城市滨水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大运河的生态优势,以修复和构建运河沿岸生态生境为规划重点,通过对滨河交通系统的贯通,从而实现运河滨水区内部景点的串联和滨水绿廊的构建,进一步拉近运河与城市及人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滨水城市目标多元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顺军 《山西建筑》2009,35(3):33-34
以张家界市澧水两岸风貌带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阐述了进行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同时提出目前国内的滨水区规划仍存在目标单一和片面的不足,进一步指出了旨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应是多目标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城市滨水敏感区规划设计整个发展历程的回顾,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角度入手,在研究滨水敏感区城市形态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滨水敏感区开发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了相应的控制要素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