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优质高效瘦肉型猪杂交组合,1997~2003年在丹东市种畜场,以辽宁黑猪为母本,引进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为父本进行二、三、四元杂交,以引进品种间二、三元杂交为对照,历时6年对9种组合系统比较了繁殖、肥育及胴体性状表现,并做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性能含黑猪血液母猪组合优于洋洋杂种,杜×大长黑母猪表现较好,产仔数一产为12头,经产为13.67头;35天断奶窝重,一产为106.3kg,经产是108.7kg;断奶成活一产11.6头,经产12头;平均利用年限6.5产以上,每产创效益866元,每头累计可创效益5629元。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杜大长黑组合符合猪肉市场竞争的需要,日增重837g,料重比2.9,瘦肉率62%,肌内脂肪4.4%,肉质佳,一头育肥猪可创效益136.78元。杜大长黑为优质高效最佳商品猪组合。  相似文献   

2.
滇陆新品系猪 (N1系 ) ,选择D1系 (长白、太湖猪各半血 )公猪和约乌二元杂母猪组成基础群 ,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 ,历时 7年 ,完成了 0~ 5世代六个世代的选育。五世代核心群参配母猪 99头 ,2 4天内受胎 97头 ,情期受胎率 97 97%。初产仔 1 1 0 0± 2 1 1头 ,产活仔 1 0 1 8± 2 2 5头 ,经产 1 2 54± 2 83头。同胞育肥猪达 90kg体重日龄 1 84天 ,料重比 3 2 5,胴体瘦肉率 51 2 5%。与英系大约克杂交 ,杂种优势显著 ,杂优猪 1 51日龄体重 90kg ,料重比 3 2 1 ,日增重 84 2 g ,杂种优势率 3 6 2 5%,胴体瘦肉率 57 45%。产仔数和瘦肉率主选性状遗传性基本稳定 ,体型外貌基本一致。已全面完成合同规定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大汉梅猪母本系选育,完成4个世纪,母猪窝均产仔数,初产10.66头,经产12.7头,35天断乳窝均10.13头,窝均重79.39千克,同胞肥育日增重632克,料重比3.23,胴体瘦肉率56.94%。  相似文献   

4.
苏钟猪是以太湖猪和外来良种为亲本,运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及先进的育种手段,历时10余年精心培育的优质高产瘦肉猪母系品种,2001年通过江苏省新品种审定.该猪全身被毛白色,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4.25~14.35头,乳头数7~8对,达90 kg体重日龄为175~177天,胴体瘦肉率54.32%~54.49%;以苏钟猪为母本的二元(大约克×苏钟)杂优猪,育肥性能好,达90 kg体重日龄为160~163天,日增重702.67~727.23 g,料重比3.11,胴体瘦肉率58.79%~58.90%.  相似文献   

5.
以原湖北白猪Ⅱ、Ⅴ、Ⅵ系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15、16两个组合,经与杜洛克公猪预杂交,16品系的配合力最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湖北白猪合成新品系的基础群组建与选育。16组合75日龄—90千克体重的平均日增重为762克,达90千克体重的日龄为156.1天,增重千克消耗配合料为3.01千克,与原Ⅱ、Ⅴ、Ⅵ系及25、26、21组合比,差异极显著(P<0.01),日增重也优于15组合,屠宰测定16组合胴体瘦肉率达64.83%,与同期测试的Ⅱ、Ⅴ、Ⅵ系及25、26、21组合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杜洛克配套进行预杂交“杜16”日增重,达90千克日龄,饲料转化率都明显优于原杜湖猪(P<0.05),也优于15组合,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达到了67.5%,比原杜湖猪提高了3个百分点以上。新的合成系基础群建有7个血统,10头公猪,62头母猪。2~6月龄平均日增重,公猪739克,母猪641克。部分猪同胞和半同胞在空腹重98.9千克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为64.9%。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家系的湘黄公猪与配湘白母猪和长大母猪,16窝计187头黄湘猪和18窝计197头黄长大猪全窝育肥。其结果,两组合日增重718g/734g、料重比3.03/3.04、90kg体重产胴体66.28kg/67.12kg、瘦肉率63.86%/65.05%、窝产瘦肉量494.80kg/477.66kg,肉色、大理石纹、pH、失水率等肉质性状均在正常指标范围。表明,湘黄猪为父本与湘白母系猪和长大杂种猪配套生产商品猪,能获得较好的肥育效果、较优的胴体肉质和较高的窝产瘦肉量。  相似文献   

7.
用大约克、长白公猪与新桃源母猪杂交,测定杂种一代生长与胴体性状。结果表明,新桃源猪与大约克、长白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并以大×桃最好。大×桃组平均产仔 11.5 头,60日龄窝重平均181.06kg,育肥猪日增重705g,料重比3.41,胴体瘦肉率62.21% ,长桃组平均产仔12.33头,60 日龄窝重平均178.91kg,育肥期日增重688g,料重比3.52,胴体瘦肉率61.54% 。因此,大约克是利用新桃源猪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的较优杂交父本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应用经10个世代选育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Ⅳ系为父本,以国内优秀母系苏太猪、里岔黑猪瘦肉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肥育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各项生产性能表现优异,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秀配套组合.其中1~3胎窝均产仔数长×苏太组分别为11.87头、11.69头、12.5头,长×里组合分别为11.63头、11头、13头;达90kg体重日龄两组合分别为174.03天和173.85天;饲料利用效率分别为2.719和2.715;胴体瘦肉率达到63.43%和62.28%pH1分别为6.24和5.96;系水力分别为82.79%和72.85%;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1.91%和1.68%.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们连续以杜洛克、长白猪、英国大白猪和苏联大白猪作父本,与北京黑猪及长北、内北、福北等杂交母猪进行杂交,比较杂交组合的繁殖力和杂种猪肥育性能,对其杂交模式和效果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现总结如下。一、以我国地方猪种及兼用型猪种与北京黑猪的杂交效果从繁殖性状看,在二元杂交组合中,以我国地方猪种福州黑猪和内江猪作父本与北京黑猪杂交,其产仔数高于引进猪种的杂交效果,如内北、福北杂交组合平均窝产仔数分别为11.5和10.5,头比杜北8.88头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长白猪与枫泾猪杂交,产生长×(长×枫)杂交猪,组建品系选育基础群。横交固定,形成育种核心群。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品系主要性能指标:产仔数13.71头,产活仔数12.87头,平均日增重615克,料重比3.18,体重达90千克日龄178.9天,背膘厚17.09毫米,胴体瘦肉率59.65%,肉质优良,无PSE和DFD肉。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大×中组合,窝产瘦肉量476千克。研究结果表明,选育中的母系具有产仔多、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大河乌猪在农村和猪场两种不同的饲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杂交育肥和猪肉胴体品质及肉质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显示,在农村粗放型饲养条件下,2~3岁经产母猪体重(130.9±6.35)kg,胎均产仔数(10.47±2.31)头,窝均育成仔猪(9.36±3.20)头;大×大乌(大约克×大河乌)育肥猪日增重(779±51)g,料重比3.3,瘦肉率58.1%±2.41%,与大河种猪场标准化饲养条件下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父系公猪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母猪杂交,选其杂交一代测定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性状,共4次重复试验,测定了133头猪。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与三种瘦肉型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尤以杜X荣最好,其日增重为668克,料肉比3.17,胴体瘦肉率为58.78%;肉质优良,pH1为6.15,pH24为5.96,失水率为22.58%,多数性状都显著或极显著优于长×荣和约×荣(P<0.05或P<0.01),因此,杜×荣为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最优杂交组合,长×荣为次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对斯格商品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和肉质进行了抽样性能测定.斯格商品猪肥育期日增重达到876.6±95.0 g,肥育期料重比为2.67;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为152 d;106.3 kg体重时屠宰率为75.55%、6-7肋膘厚12.2+2.51 mm、眼肌面积53.79±5.64 cm2、瘦肉率为67.23%+3.86%、系水力为86.21%±2.10%、肌内脂肪含量为3.17%±1.37%.  相似文献   

14.
在清平猪中导入50%杜洛克猪血统,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新清平猪母系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比清平猪均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育种目标。新清平猪母系保持了清平猪妊娠期短的特点,平均妊娠期110.69d,头胎产仔数10头以上,乳头数7对以上;育肥期日增重662g,料重比3.09,瘦肉率55.77%。以新清平猪母系为母本,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父本生产的杂种猪日增重678~759g、瘦肉率(57%~59%)和肌内脂肪(3.19%~3.21%)含量高,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用新老丹系长白猪组建基础群,应用BLUP育种软件,开展常年大群种猪测定,严格按EBVS值形成核心群,经过2个世代选育,品系主要性能指标:产仔数11.04头,产活仔数10.10头,25~100kg平均日增重969.5克,料重比2.52,体重达100kg日龄150.2天,背膘厚13.7mm,胴体瘦肉率66.51%,肉质优良,较好地保持长白猪优良性能,同时开展长大杂交优势研究,繁殖性状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汉普夏猪新品系,于1987年开始组群,1989年正式开展群体继代选育,1994年完成四世代猪的测定与选择,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育种目标。产仔数:初产母猪为7.63±1.83头;经产母猪为9.74±1.91头。肉猪(25—90千克)日增重819克,达90千克体重日龄为159.35天,千克增重耗料2.88±0.05千克,屠体膘厚1.9±0.27厘米,眼肌面积43.06±5.05厘米2。后腿比32.5±1.51%,胴体瘦肉率65.34±2.97%,具备父本品系生长快、胴体品质好的优良特性。主选性状日增重、膘厚和胴体瘦肉率分别比选育前逐代提高6克(P<0.05)、降低0.16厘米、增加0.64个百分点。作为冀合白猪配套的专门化父系通过杂交利用,表现出良好的配合力,对促进商品瘦肉猪生产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已推广种猪1311头,生产商品肉猪124.55万头,新增纯收入2400多万元,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辽宁黑猪两次导入杜洛克血缘,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进行辽宁黑猪瘦肉系选育,历时3年完成了0-2世代的选育。选育群种猪活重达90kg的日龄为143天.料重比为2.96;胴体瘦肉率为63.09%,肌内脂肪含量为4.11%,肉质良好;母猪产仔数为12.80头,35日龄断奶窝重为124.61kg,全面达到了预期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分别用杜洛克、皮特兰、杜皮杂种公猪与大长母猪杂交,测定其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皮大长组合窝产活仔数10.08头,21日龄育成数9.10头,优于其它组合。杜大长、杜皮大长日增重分别为737克和721克,料重比分别为2.78和2.83,结果十分接近,杜大长略好。皮大长和杜皮大长的胴体瘦肉率均为66.5%左右,比杜大长高出近5个百分点。经t检验,3个杂交组合间各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三江白猪     
三江白猪是1973年开始,由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统一组织协作,以长白猪和东北民猪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再用长白猪回交,杂交后裔经6个世代定向选育而培育成功的,于1983年通过专家鉴定,确认为我国第一个肉用型新猪种。三江白猪的特点是: 1.增重快,饲料效率高。肉猪平均日增重500克以上,180日龄体重可达90千克,料肉比3.5。 2.瘦肉率高。平均背膘厚2.9厘米,胴体瘦肉率58%以上,腿臀比例为30.04%。  相似文献   

20.
育肥猪性别必须考虑,例如,阉公猪育肥对经济收入的影响,如同饲料价格提高10%一样重要。而且,阉公猪达到屠宰体重需要多养5天左右,其胴体背膘厚增加了3—4毫米。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未阉公猪育肥作肉用不会导致减价。还应指出,即使阉公猪与小母猪混合育肥,在经济上仍有损失。美国Central Soya公司的专家已提出小母猪和阉公猪分别育肥,旨在发挥增重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