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南海XX油田的特点,优选了该油田水平井的完井防砂方法为裸眼内直接下优质防砂筛管完井防砂,并预测了防砂完井后的产能,研究了不同表皮系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在分析地层砂粒度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出砂模拟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各油层的防砂筛管挡砂精度.  相似文献   

2.
稠油、高凝油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稠油,高凝油地层,开展了侧钻水平完井方法优选研究,获得了水平井的防砂判据和生产过程中井眼稳定性判据,推出了砂岩油藏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选择的流程图,从室内实验入手测定了各种目数地层砂充填层的渗透率,导出了16种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的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研究 水平井产量动态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完成了稠油,高凝油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软件,实现了软件商品化。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完井的核心问题是选择裸眼段的完井方式。对于出砂井,目前普遍使用裸眼下入优质筛管简易防砂及裸眼下入优质筛管砾石充填防砂的方式。影响地层出砂的因素大致可为地质因素、开采因素和完井因素等。确定水平井防砂技术参数时需考虑防砂精度、筛管尺寸、筛管材质、筛管下入及受力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涩北一号气田影响出砂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定义并建立防砂选井选层的指标体系,以气井储层物性、测井数据和岩石力学分析为基础,结合气井出砂动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价。引入成本型权重定义方法和模糊优选理论,建立气田单井和小层防砂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优选全气田气井防砂顺序,而且可进一步优选特定井的防砂层位。  相似文献   

5.
严重非均质油藏随开发时间延长,层间干扰越来越严重,需要对开发层系进行调整重组.根据油藏动、静态资料,对胡7南沙三中严重非均质油藏储层渗透率、极差分布进行分析,设计长岩芯水驱油实验,利用实验确定不同渗透率岩芯动用规律;在实验基础上利用修正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多层联合水驱动用条件下分层动用规律研究;提出用综合影响因子来反映非均质性对低渗透层动用特征、驱替效果的定量影响程度;找出不同渗透层组合的合理界限,以指导此类严重非均质油藏开发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有关防砂筛管性能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挡砂机理方面,对于防砂筛管性能的评价,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方法。防砂筛管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井机械防砂方式、防砂管类型、过滤精度和泥质含量,为此本文利用已研制出的大型出砂模拟实验装置,针对防砂管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了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防砂筛管性能参数的优选提供依据,进而建立了一种防砂筛管性能评价的方法,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防止地层出砂,海上弱胶结地层裸眼水平井多采用下防砂筛管完井方式,在此过程中,泥浆对防砂筛管可能造成的堵塞损害(如果油气井没有进行返排、酸洗等措施)会降低水平井的产能.试验研究了泥浆堵塞防砂筛管的主要因素,测定了堵塞后防砂管的渗透率,并通过试验测定的数据结合理论推导,确定了防砂管上附加压力的计算方法,最后得到了泥浆堵塞防砂管后水平井的产能.由此,可以根据地层砂与泥浆参数确定合理的防砂网孔孔径,并通过与理想产能的比较评估下入防砂管前返排泥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红花套组油藏水平井不同井段长度、不同钻井污染表皮系数与产能关系研究,推荐红花套组油藏水平井段长度为300m~500m,并建议控制钻井液密度在1.00g/cm3~1.02g/cm3以内。利用出砂指数法、'C'公式法、声波时差法等产层出砂判断方法对红花套组油藏Ⅰ号层、Ⅱ号层、Ⅲ号层进行出砂判定。根据储层出砂判断结果,优选红花套组油藏Ⅰ号层、Ⅱ号层、Ⅲ号层水平井的完井方式,按开井产量优选和按投资效益优选的完井方式均为割缝衬管完井;同时对比分析了水平井割缝衬管完井、射孔完井的优缺点,并结合水平井完井优选结果,最后推荐红花套油层水平井采用割缝衬管完井。  相似文献   

9.
针对纵向非均质油藏普遍存在层间矛盾突出、水驱采收率低、低渗储层难以动用的特点,纵向非均质严重影响了油藏的高效开发问题,开展了多层长岩芯水驱油实验.实验采用最新研制的带多测压点的多层长岩芯驱替模型,该模型可以记录沿程压力变化,更加准确地反映水驱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注水方式对中低渗层的采出程度影响很大;提高注入速度可以提高不同渗透层的压力,且渗透率越低压力提高幅度越大;层间干扰严重,不同工作制度下低渗层压力变化很大.该研究成果对于选择合理的开发层系组合、采取适当的注水方式具有指导意义,为今后非均质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气资源丰富,油藏具有单层厚度薄、纵向层数多、累积厚度大、油层连片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试油试采表明,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藏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盐间非砂岩油井普遍产量递减迅速.要适当控制开采速度,合理利用天然能量,采取有效增产措施提高最终采收率.对江汉油田王平1井区和王北11-5井区盐间非砂岩地层开展了水敏和气敏等储层伤害因素室内实验评价,并分别选用水和氮气作为注入介质进行岩芯驱替实验.通过对比分析敏感性实验和岩芯驱替实验结果,提出针对该盐间非砂岩油藏不同区块的合理开采方式,即王平1井区储层注水有助于改善渗流通道从而改造储层,而王北11-5井区存在强水敏性,适宜通过注氮气进行开采.  相似文献   

11.
八面河油田油层出砂严重,约75%的油井需要防砂才能保证生产。随着防砂技术的发展,防砂方式已由单一方式发展成为以高压充填和绕防及化学防砂的防砂体系。对于防砂工艺评价,引入经济有效期这个概念,建立经济评价模型,从油藏、工艺等方面分析影响油井防砂的各种因素,为优选防砂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出砂油井中,地层产出的砂粒不断充满防砂管柱与套管的环形空间。由于地层产出砂沉积后的渗透率较低,会对油井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防砂的目的是阻止或延缓油层出砂或地层砂不进入井筒,而且防砂措施不能对油井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防砂筛管的过滤精度与油井的产能关系是选择防砂方案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环形空间的砂层为研究对象。将颗粒学相关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引入到石油工程的领域,分析了不同砂砾粒度及其分布、砂粒堆积所产生不同的环空砂层的渗透率。并建立了不同砂粒粒度及其分布、砂粒堆积与油井产能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不同的计算参数,选择合适的防砂筛管过滤精度,对指导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计算和室内出砂模拟实验,分别从地层出砂、井筒附近防砂以及井筒内的携砂生产三方面时适度出砂开采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出砂对储层物性有所改善,不同粒径段颗粒出砂1%后,渗透率增幅为20%左右,其中细微砂粒(<39 μm)的产出对渗透率提高贡献最大,为21,07%-37.60%;防砂管和地层环空间砂粒的堆积对产能影响很大,环空无砂时产能提高1.71倍,但当环空充满砂时产能仅提高14.70%;只有当井筒内的流体流速大于等于砂粒的沉降末速时产出砂才能被携带出井筒.该开采方式在渤海稠油油田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老油田部署井网越来越密,在高密度的井网条件下,定向井和水平井钻进过程中防碰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采取有效的防碰技术是钻井施工成败的关键。LUD8173井是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一口典型多井防碰绕障定向井,该井邻井数量多达十几口,防碰最近距离12.64m,靶前位移51.37m,防碰绕障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对防碰邻井资料进行分析、模拟防碰数据、找出防碰技术难点和重点,优选出最佳防碰绕障方案、优化井眼轨迹设计、优选钻具组合和配合导向钻进技术,使得该井绕障顺利成功,井眼轨迹平滑,精确入靶,靶前距离50.03m,与实际相差0.15m。该井绕障成功,为相同类型绕障井防碰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出砂是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大型出砂分析软件和室内实验能提供精确度较高的分析判断结果。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油藏地质数据,而在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却难以获取足够参数;另一方面,室内实验研究需要岩心的支持,但岩心获取成本极高,尤其是开发成本高昂的海上油气田。为此,整合经验模型和精度更高的力学模型,从经验判断、出砂风险分析、围岩塑性破坏区分布等多种角度进行出砂趋势的研究,编制防砂设计模块,建立了一套使用便捷,能广泛应用于现场,能为现场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出砂趋势判断的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6.
单一的防砂技术在稠油热采井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解决热采井防细粉砂,从改善纤维复合防砂技术体系中的基体(树脂涂敷砂)性能入手,以期使纤维复合防砂技术能够用于热采井防砂.通过考察水溶性酚醛树脂、ER树脂粉末、偶联剂、增强剂加量对砂体抗压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了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纤维防砂体的配方,研究表明,偶联剂、改性剂、增强剂、ER树脂粉末、水溶性酚醛树脂SR-1、石英砂之间的质量比为(0.15~0.20):3.1:1.5:(2-4):10:100时体系具有较高的防砂强度,并且在350℃下仍能保持在3 MPa左右,较不加入纤维时高30%,渗透率可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油藏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薄弱的现状,以华庆油田长81储层为例,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渗流实验、物性、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测试资料研究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认为喉道半径大小及分布形态与水驱油渗流规律关系密切.结果表明:长81储层微观渗流路径为均匀驱替、网状-均匀驱替、指状-网状驱替、指状驱替4类,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对应的驱油效率依次降低;70%以上的残余油以绕流、油膜状分布;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均受控于成岩作用,其对水驱油机理的影响具有一致性.总体上,当渗透率1.5mD、喉道半径0.5μm、分选系数0.15、可动流体饱和度40%、驱替压力增加率50%、驱替速度0.012mL/min时,驱油效率增大趋势明显减弱.油藏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将采油数据和岩心水驱油渗流实验相结合,优选高渗带设计合理的开发工艺、分段开发.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机械完井防砂方式优选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能满足特定条件下的应用,但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综合考虑机械完井防砂方式优选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综合考虑地层砂粒度中值(D50)及变化范围、不均匀系数(UV)、和小于44μm颗粒的含量等影响因素,建立了一套机械完井防砂方式优选的设计图版,通过这套设计图版可以优选目标井、目标区块的机械完井防砂方式,为海洋油田机械完井防砂方式优先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砂泥岩互层的压裂施工中,由于压裂层数多且薄,所造缝的缝宽较窄,且由于支撑剂的大量嵌入,导致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进一步变差.为使裂缝参数与地层参数相匹配,在时不同粒径、铺砂浓度和支撑剂嵌入等复杂条件下的导流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组合粒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闭合压力较小时,20/40目与16/30目组合粒径导流能力均与16/30目支撑剂有较大差距,但随着闭合压力的升高,使用组合粒径(20/40:16/30=3:1)获得的裂缝导流能力已经接近单一粒径(16/30目)的导流能力.现场对Y34-38井优化得到了组合粒径的最佳比例,压裂施工后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成果对胜利油田滩坝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适度出砂是通过优化产量和油井的产能在防砂生产和出砂生产之间确定最优的生产策略.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以渤海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为例,提出了适度出砂提高单井产量的开采方式,并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实验装置,以适度出砂原理为理论基础,与现场实际生产相结合,开展了人造岩芯制作,采用筛析法和直接出地层砂法进行了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影响的室内实验研究.对渤海稠油油藏出砂油井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