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相关概念的阐述,分析了传统村落的价值意义、消逝原因及规划原则,就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进行了细致说明,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大量传统村落消逝的原因,结合传统村落的特点,从发展定位、产业规划、环境规划等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利于传统村落发展的策略,对我国民族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京郊坐落着许多建筑风格独特的传统村落,它们承载着北京的历史,彰显着特殊的文化意义,是北京历史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但是,当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规划并非尽善尽美,当务之急是加强对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和管理机制的研究。基于此,论文分析了当前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填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机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空间呈现,因此,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整治设计方法,既不同于历史文化街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村庄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需要先梳理出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元素,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层面,从历史、现在和未来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并提出发展策略。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内容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村庄保护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文化复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近期行动规划等。文章基于福州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的重点、框架、内容体系,并针对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建筑整治、景观修复等特色方法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提高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管理措施的编制科学性和实施可行性,本文先通过对31个村落保护规划案例的分析,将保护管理措施归纳为审批控制、传统建筑控制、非传统建筑控制、整体风貌控制四类,梳理各类常见内容,然后选取案例中的大岭村、小洲村、松塘村、歇马村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各类管理措施的落实难易程度并分析原因,最后针对最突出问题提出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度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精粹、乡土中国的活化石,是凝固的历史载体、看得见的乡愁、不可复制的文化遗存。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更是在新时代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资源与潜在力量。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和范围。2012年以来,住  相似文献   

8.
为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指导全省传统村落整体性、系统性、有效性保护,近日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江西省传统村落整体保护规划》,进一步完善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顶层设计。为全面摸清家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江西启动了全省的传统村落调查登记工作,共登记上报800余个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9.
林琼华 《城乡建设》2015,(10):67-69
自2012年4月四部局联合发文开展传统村落调查以来,经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已先后公布了三批,共2555个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1091个村庄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福建省共有125个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3个村庄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另有24个村庄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可以说,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认识到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怎样才能保护好传统村落、促进传统村落的繁荣发展,便成为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期盼在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能够找到答案的关键问题.本文就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贾川乡梅江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保护历史环境要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扶持村落经济发展,以达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环境适应性是人居空间的属性之一,在传统村落中亦有体现。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空间和社会特征,从形成伊始到演化发展,村落本体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要素息息相关。通过北洸村的案例分析,评析村落价值、解读现状问题,旨在提出契合实际的适应性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乡村社会在当代的更新提供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既要保存其地域性又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以嘉溪村保护改造项目为例,提出将古典叙事学的叙述方法转译为空间情节编排手法。以古村落的“民俗生态化保存”为切入点,重塑群体性活动、生产互动等场景空间,继而重塑村落肌理。此保护改造方式不仅可以重拾地域民俗传统、满足村民精神需求,还能够从体验的视角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以古典的方式展现村落的历史沿革、风俗人情,为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3.
潮汕地区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作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实践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文章以汕头市沟南村空间的生产为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空间的变化历程,探索居民、政府、市场在村庄空间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出自下而上的规划技术路线,尊重村落文化与行为习惯,引导多元化的空间生产,进而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  相似文献   

14.
15.
一、项目背景   南湾古村地处黄埔区穗东街南湾社区,在古代时称西湾,开村于明代洪武29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现有人口千余人.该村依山傍水,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古村文化古迹和自然风光,是广州重要的岭南水乡风情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化空间是一种时空与人的活动相结合的文化的活态存续;民族村寨既是包含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又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空间形态,其文化空间属性价值更甚于历史、经济或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理论建构下,关注于民族村寨文化实践与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归纳民族村寨的文化空间价值特征,并提取出文化特征场所、建成空间形态、农林活动环境3个文化空间层面。依照“价值保护”的思路,民族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重点、发展建设布局和形态,都应以文化空间特征价值为依据来确定和规划。而在制度和规范层面制定从文化空间视角出发的民族村寨价值保护的规划原则,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保护实践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正>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李家村为例,从聚落形态、空间肌理、建筑质量、空间节点4方面对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进行探讨,旨在构建适应现代生活的人居环境,以期为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支持和借鉴。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及全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传统乡村的生产、生活内涵与外延发生改变。一方面住房开始老化,基础服务设施较为缺乏,环境卫生条件达不到现代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古村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化飞速进程中对它的保护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燕塘村为例,创新规划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的村庄规划对其提出规划措施,实现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江南传统农村弹性规划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徐伟 《新建筑》2008,(2):66-70
从理论研究和现状调研出发,通过江南新、旧农村的特征对比,形成对江南新农村的动态发展模式的探讨,并进而形成物质形态规划成果。就农村未来发展中的控制和引导模式展开了一定深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翔 《规划师》2008,24(12):71-75
通过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相关概念的明晰,提出保护规划编制的重点是“控制线”的划定。在规划内容上,建筑保护图则与环境要素保护图则是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规划实施上,只有将保护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保护规划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