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潜山埋藏深,地震资料品质差,难以获得不整合面之下潜山内幕断裂和地层的产状及平面分布,导致对白云岩潜山构造模式认识不清.文中利用塔里木油田ZG58井Walkaway VSP资料,获取了白云岩潜山内幕真实有效的地层反射信息,通过波场分离得到了潜山内幕地层可靠的纵波和转换横波波场;利用Walka...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英买力—牙哈寒武系白云岩潜山油气藏和储层主控因素基础上,利用相对波阻抗变化率和建场测深极化率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的横向非均质性,研究认为该区油藏类型局部为"底水块状",整体为"准层状",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潜山储层的横向非均质性、岩性的横向变化、潜山面风化剥蚀程度和油气的不断调整入注(即活油气源的存在)。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英买力—牙哈油藏模式图,这种类型模式可以解释同一潜山油气藏具有不同油水界面,也说明油气分布可能不受局部构造圈闭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潜山油气勘探自1989年塔中1井获得突破以后,围绕白云岩潜山开展了持续探索,除塔北隆起北部牙哈—英买力寒武系白云岩潜山取得良好勘探开发效果外,塔中隆起—巴楚隆起仅发现了塔中1和山1两个出油气井点,区域上展开勘探全部失利,20多年来塔中隆起—巴楚隆起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潜山勘探基本处于停滞。2016年通过重新认识构造模型和重新开展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在麦盖提斜坡和塔中隆起东部优选了罗斯2、中古58两个白云岩潜山勘探目标进行钻探,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白云岩潜山勘探的新发现,揭示了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潜山领域具有重要勘探价值。通过重新开展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处理,落实了塔中隆起东部、罗南—鸟山构造带、玛东构造带三大白云岩潜山分布区,有利区带面积达1600km~2。白云岩潜山油气藏具有埋藏相对较浅(3500~5500m)、勘探效益好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脂地区马五5亚段底部发育一套叠层石白云岩,是研究微生物岩及微生物白云岩化作用的良好素材.通过岩石学、矿物学、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碳氧锶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等分析,对米脂地区奥陶系马五5亚段叠层石白云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马五5亚段沉积环境,并探讨了该套叠层石白云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  相似文献   

5.
塔北隆起西部英买32潜山区岩溶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塔北隆起西部英买32潜山区岩溶带发育规律的研究,建立了相关的岩溶发育模式。纵向上可以划分出2个旋回,其中表层岩溶带在白云岩潜山平均厚24.5m,在灰岩潜山稍薄。表层岩溶带之下划分出上部渗流岩溶带、上部潜流岩溶带、下部渗流岩溶带、下部潜流岩溶带和深部缓流岩溶带。横向上,表层岩溶带最发育的区域主要沿上寒武统白云岩潜山面分布,受相带和古地貌控制。岩溶系统与潜山油藏密切相关: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泥岩盖层+碳酸盐岩表层岩溶带与碳酸盐岩上部渗流岩溶带组合控制了潜山顶部油层的分布形态。在相对致密的渗流岩溶带的阻隔下,油气主要沿表层岩溶带内网状的洞、缝输导体系运移,在向潜山高位调整的过程中形成了准层状油藏。  相似文献   

6.
下古生界白云岩潜山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位于塔中25构造带的G58井在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测试中获得高产油气流,揭示下古生界白云岩潜山具有广阔勘探前景,但目前对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潜山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仍不清楚,储层预测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采用野外剖面观察、单井资料分析、地震资料预测等方法,分析了塔中东部潜山区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储集层的主控因素,并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研究表明:塔中25构造带储集层岩性可细分为砂屑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及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为孔洞、孔隙、裂缝;储层物性表现出低孔低渗特点;储层孔隙结构为粗孔中等喉道特点;岩溶作用形成的古地貌残丘幅度控制了白云岩储层的厚度,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控制了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三维地震解释显示出研究区下丘里塔格组优质白云岩储层平面上呈现出由“两沟”隔挡成3段式特点,东段、中段与西段均表现为古地貌较高且裂缝发育程度高,是白云岩储层有利发育区。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牙哈潜山构造带断裂解释不精细、控储控藏机理不明确、资源潜力不清楚是制约勘探突破与产能建设的瓶颈问题。综合利用三维逆时偏移处理新资料、储层反演、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试油分析等方法,对牙哈潜山构造带的地层与岩相展布、潜山构造形态与断裂系统、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与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牙哈大断裂早期强烈逆冲推覆是断块潜山遭受剥蚀改造、影响储层发育与油气富集的重要地质事件。古生界发育不同类型白云岩,为内幕储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构造裂缝对岩溶型储层的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优质储层沿断裂展布。油气源对比表明,牙哈断裂北侧油气来源于库车坳陷的三叠系-侏罗系陆相烃源岩,沿不整合面向南运移;牙哈断裂南侧油气来源于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沿断裂垂向运移并在潜山面横向调整。牙哈断裂构造带为大型断块潜山复合油气藏,其重新评价突破了上寒武统背斜潜山控藏的观点,拓展了震旦系和寒武系断块潜山的勘探领域,明确了牙哈潜山构造带2 000万吨级油气勘探潜力,对潜山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南堡凹陷西南端曹妃甸油田奥陶系潜山在沉积后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改造,其岩溶带结构与储层分布特征均有别于周边潜山油藏。受成岩期胶结作用影响,研究区潜山岩溶带并没有发育碳酸盐岩岩溶的完整模式。通过钻井、取心、测井、测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碳酸盐岩潜山岩性以白云岩为主,但结晶程度有差异,为泥–细晶白云岩。岩溶带中储层的发育受岩性的控制和影响,主要发育在岩性以细晶白云岩为主的三个层段内,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孔隙、溶洞及裂缝,为低孔低渗储层。岩溶带油藏类型为层状的岩性–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9.
生物礁(丘)碳酸盐岩是重要的油气储层.塔里木盆地关于生物礁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奥陶系,而在寒武系中却少有发现.通过柯坪地区上寒武统丘里塔格下亚群中的叠层石白云岩和凝块石(礁)白云岩的野外产出特征和微观结构构造分析,认为凝块石白云岩主要形成于潮下带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沉积环境,而叠层石白云岩则形成于潮坪-潮间水动力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叠层石白云岩中发育纳米级球形颗粒及其组成的哑铃状、链状结构,并发育管状-片状结构.上述特殊的结构在成分上均为白云石,与微生物培养实验中沉淀的白云石在形态上基本一致,说明微生物调制作用是研究区寒武系白云岩重要的成因模式之一.丘里塔格下亚群中未见任何蒸发岩和黄铁矿,说明叠层石白云岩形成流体盐度未达到沉淀石膏的临界点,白云石沉淀流体中含有SO42-,并且未发生明显的细菌硫还原作用.因此,前人提出的SO42-抑制白云石沉淀的作用可能被夸大,结合白云岩成因研究新进展,认为白云石成因机理研究应更多考虑Mg2+的水合作用.此外,对叠层石白云岩和凝块石白云岩的储集特征初步研究发现,其有可能成为天然气的潜在储层,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彭州气田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的微生物白云岩和微粉晶白云岩是油气主要的储集岩。在此,采用了多种分析手段及统计方法,深入研究了主要岩性的孔隙类型、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及其与岩相(尤其是微生物岩)、白云石晶体大小等关系,综合划分出4种储集体类型及致密层段(隔层),初步提出了孔隙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具残余藻结构的白云岩占近四分之三多为泥微晶、粉晶白云石;高频旋回中,自下而上,以藻凝块—藻球粒(藻砂屑)—藻纹层—纹层泥晶;晶粒以颗粒—粉(细)晶—微晶—泥晶呈规律变化;中三叠世的干燥-炎热、超盐度和碱性沉积环境利于微生物岩发育,潮下带上部凝块-叠层石至潮间藻纹层-叠层石至潮上带的薄(藻)纹层的向上变浅的米级旋回,导致中、上部往往发育高孔渗带;早期快速的渗透回流白云岩化及大气淡水作用、浅埋藏期的烃类充注及多期构造裂隙对孔隙演化均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非常重要的油气储层,针对叠层石和凝块石碳酸盐岩比其他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和非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优质储层发育潜力这一科学问题,通过现代微生物碳酸盐沉积特征和现代盐湖碳酸盐沉积特征研究、微生物有机质早期低温降解和晚期热解生酸模拟实验、早期沉淀和交代白云石成因模拟实验,揭示了微生物碳酸盐岩因沉积物和沉积环境的特殊性,储层成因也有其特殊性,提出了“三因素”控储地质认识。①与其他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和非微生物碳酸盐岩相比,叠层石和凝块石碳酸盐岩具有更高的初始孔隙度和微生物有机质丰度,为储层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微生物有机质早期低温降解和晚期热解生酸使初始孔隙在沉积后得以保存和进一步扩溶,这是叠层石和凝块石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关键;③早期白云石化有利于孔隙的保存,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微生物碳酸盐沉积易于发育早期沉淀和交代两类低温白云石,这是叠层石和凝块石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体系中的原因。这些认识为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了依据,也揭示了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比非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更佳的储层发育潜力。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体系叠层石和凝块石发育相带是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潜山是渤南低凸起潜山中重要的油气勘探和开发目标,运用钻井、地震、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以BZ28-1碳酸盐岩潜山油气田为例,对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渤南低凸起碳酸盐岩潜山包括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内幕溶蚀型储层2套储集系统,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其次为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裂缝和溶蚀孔隙。物性分析表明,白云岩中的不等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物性最好,且普遍好于灰岩。渤南低凸起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相、岩溶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1)沉积相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有利的储层主要分布在局限海、潮间坪和潮坪中的白云岩和部分灰岩中;(2)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内幕溶蚀型储层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顶部以下0~250 m和0~150 m的范围内,岩溶古地貌中的岩溶高地和宽缓的岩溶斜坡相带是岩溶储层发育最有利的部位;(3)构造破裂作用是储层形成的纽带,在不整合面附近的半充填或未充填的构造缝和溶蚀缝,既可作为油气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也可与溶蚀孔隙复合,形成裂缝—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储层,大大改善了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埋藏溶蚀作用是白云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之一,但其对储层的孔隙效应不清,从而制约埋藏溶蚀型白云岩储层的评价与勘探。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为例,优选藻砂屑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和凝块石白云岩3种最常见的岩相为样品,用0.2%的乙酸溶液代表埋藏环境中的有机酸,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开放连续流动体系中的储层溶蚀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压条件、不同岩相特征样品的孔隙度都有所增大,但渗透率呈指数级增大;藻砂屑白云岩的储集空间类型从孔隙型演变为孔隙—孔洞型,叠层石白云岩和凝块石白云岩的储集空间类型从孔隙型演变为溶孔—溶缝型。由此说明在埋藏环境中,有机酸对白云岩具有较强的溶蚀性,白云岩储层的初始孔隙结构控制着最终储集空间类型;埋藏溶蚀作用从开始相对均匀溶蚀逐渐转变为非均匀溶蚀,导致溶孔、溶缝非均质发育,局部孔隙间连通性变好。因此埋藏溶蚀作用对改善白云岩储层渗透率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岩心观测、薄片鉴定及录井、钻井等资料,对月海油田古生界古潜山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含油气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认为:本区古生界古潜山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相为滨浅海相;古潜山储集空间以风化溶蚀型网状裂缝为主,通过对7项油气评价指标的衡量,本区古潜山基本属Ⅰ-Ⅱ类古潜山,是一个勘探潜力较大、远景看好的古潜山区。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牙哈断裂构造带寒武系白云岩潜山储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塔里木盆地牙哈断裂构造带寒武系潜山地层剥蚀严重,由上寒武统、中寒武统和下寒武统白云岩组成。寒武系潜山储层主要分布在潜山风化壳,厚度不超过100 m,总体上属于裂缝-孔洞型复合型储层,储层孔缝洞级别较小,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储层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基于模型的储层反演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潜山储层横向展布规律,利用保幅的三维地震纯波数据进行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结果较为可信。通过属性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均方根振幅、反射强度斜率和弧长3种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寒武系潜山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构造高部位和北部斜坡区,呈星点状而非片状分布,与钻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白云岩储集空间形成机理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白云岩是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的主要储集类型之一,不同成因白云岩的非均质性差别很大,致使油气产量稳定性存在差异。根据白云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将桩海地区白云岩划分为微晶云岩、微晶泥云岩、膏云岩和粉一细晶云岩4种类型。前3种类型的白云岩为准同生白云岩化成因,主要发育构造作用和岩溶作用形成的构造裂缝或构造溶蚀裂缝;后1种类型白云岩为埋藏白云岩化成因,主要发育晶间或粒问孔,是成岩过程中文石或方解石粒屑被白云石粒屑交代后体积缩小而形成的。晶问或粒间孔是油气产量较为稳定的内幕型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综合应用目的层段的岩心、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系统分析了北大港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岩石类型较多,但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②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发育有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川东南寒武系娄山关群两剖面(京竹和中坝)的白云岩及后期充填物的岩石学、碳氧同位素和阴极发光特征综合研究,系统分析了娄山关群白云岩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其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白云岩化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硅化作用等,认为白云岩成因有4种:准同生、回流渗透、埋藏和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并将成岩作用阶段划分为准同生、早成岩、晚成岩和表生成岩等4个阶段。同时,分析了成岩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孔隙发育的影响,其成岩演化主要受到沉积环境、沉积物原始结构特征和沉积旋回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于潮坪潟湖环境的泥微晶白云岩,原始孔隙不发育,受后期成岩流体改造较弱,孔隙不发育;形成于滩相环境的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原始孔隙较发育,后期成岩流体改造较强,孔隙发育,可以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巴楚-塔中地区盐下白云岩有效储层空间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分布不仅受颗粒滩、生物礁等高能沉积相带影响,成岩改造作用成岩改造作用也相当显著。通过对巴楚-塔中地区井下样品的显微观测、地化分析及测井资料配套解释,详细刻画了盐下白云岩特征,进一步认识了成岩改造过程及其对白云岩储集体的制约机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盐下白云岩主要为泥粉晶白云岩、颗粒云岩、微生物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储集体主体呈现出早期经历过大气淡水成岩改造作用,中期孔隙度保持,晚期储集物性进一步改善的演化趋势;盐下白云岩优质储层是适中白云石化作用、上覆膏盐岩层对下伏层段的遮挡作用,以及后期热流体溶蚀改造作用共同叠加的结果;构造-热流体对储层的改造在垂向上分为5个成岩作用带,即热流体矿物发育带、热流体角砾化作用带、裂缝发育带、溶蚀作用带和热流体白云石胶结带,其中溶蚀作用带对储层建设作用最强,其次为裂缝发育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