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模内涂装是提高风电叶片涂装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相比模外涂层体系,风电叶片用模内涂层体系在工艺性能方面有一些特殊性要求。研究了三种聚氨酯模内胶衣在风电叶片中的工艺适用性,通过可操作性、占模时间、与玻璃钢之间的附着力、在实际叶片模具上的脱模性能以及脱模后对其覆盖的玻璃钢中灌注缺陷的可观察性等性能研究发现,其中两种聚氨酯模内胶衣适用于风电叶片的生产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助力风电叶片用原材料降本,在现有的拉挤片材体系中加入改性内脱模剂,提高片材表面极性、增加表面能,由此开发免脱模布拉挤片材。对于免去脱模布后可能造成的力学及表面性能降低的风险,对其开展了本体力学性能、界面性能及表面粘接强度稳定性研究,并选用相同原材料体系的有脱模布拉挤片材作为对照组。测试结果表明免脱模布拉挤片材各项性能均与有脱模布拉挤片材相当,90天内的表面粘接性能波动幅度在均值的±5%范围内,能够满足叶片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风电叶片是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采用环氧玻璃钢复合材料,要求使用寿命达20年之久,需要进行重点涂装保护。高效的防护效果取决于防护涂层的设计及表面处理、涂装工艺、涂料质量、涂层质量控制。风电机组要求为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现有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具备优异的粘接性能,同时冲击韧度可达255 kJ/m2,防腐性能优异等,但是目前国内选用的涂装产品涂层薄、附着力低、耐候性能差,不能满足防腐要求。为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4.
大型风电叶片碳纤与玻纤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受测试方法、脱模布材质、脱模布克重的影响较大。相对于界面结合性能评价常用的层间剪切测试方法,T剥离测试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出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及变化趋势。基于T剥离测试方法得到:采用尼龙脱模布的碳/玻界面结合性能优于采用聚酯脱模布的性能,采用大克重尼龙脱模布的性能相对最高。最后,通过碳/玻界面结合性能影响机理、界面失效模式、显微结构分析得到与T剥离测试结果一致的结论,为评价碳/玻界面结合性能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及脱模布类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是玻璃钢的主要原材料。为了获得性能好、质量高的玻璃钢,除提高玻璃纤维和树脂性能外,还需改善树脂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状况。界面状况受着保留在玻璃纤维表面上浸润剂的影响。通常的做法是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化学处理或使用增强型浸润剂。本文较系统的介绍了一种新型增强型玻璃纤维浸润剂SB-j浸润剂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合成树脂     
在前一讲里我们已介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作为粘结剂,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布、带、毡等)作增强材料制成的。合成树脂是玻璃钢的很重要的原材料,它对玻璃钢的技术性能,成型工艺以及产品的成本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玻璃钢既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制成,那么,什么是合成树脂呢?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树脂谈起。 自然界里早就存在一些树脂,如拉胡琴  相似文献   

7.
浅谈增强型浸润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粘结好坏直接影响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性能。界面状况受着保留在玻璃纤维表面上浸润剂的影响。合理使用浸润剂使制品的力学性能:如干湿强度、电性能、耐湿性能及化学稳定性等均有明显提高和改善。更能满足制品在各种特定条件下的应用性能要求。无疑的,玻璃纤维增强型浸润剂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将推动着玻璃钢的发展。增强型玻璃纤维浸润剂一般是通过前处理工艺复盖在玻璃纤维表面上。当玻璃纤维制成玻璃钢时,浸润剂就在树脂/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层,界面面积是非常大的。按纤维直径为14微米,玻璃钢的包胶量为50%,则密度为1.7g/cm~3。计算就25×  相似文献   

8.
以风电叶片专用高模量玻璃纤维为研究对象,将其与E玻纤进行了纤维性能差异对比,并利用相应的玻纤单向布制备层合板,对比了层合板的力学性能和单向布的工艺性能,选取3个型号的风电叶片进行了等刚度换算。结果表明,高模玻纤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耐疲劳强度;在特征单层厚度和垂直渗透性能相当的情况下,高模玻纤层合板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高模玻纤在风电叶片主梁帽中的应用使得风电叶片的质量减轻和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9.
针对风力发电叶片外表面部分区域,考察手糊玻纤层合板(玻璃钢板)的不同固化程度对手糊玻璃钢板与修型腻子界面附着力的影响,保证叶片涂层与基材有良好的附着力,保证使用中涂层安全.玻璃钢板的固化程度用Tg表征,制备不同Tg(40.6℃、54.5℃、59.9℃、70.4℃)玻璃钢板,考察玻璃钢板的Tg值对界面附着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g为40.6 °、54.5℃、59.9℃、70.4℃的玻璃钢板,制品邵氏硬度没有明显差别,对玻璃钢板/修型腻子界面附着力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航空制造业蒙皮口盖使用铝合金制造,口盖压合部位则采用丁腈橡胶硫化工艺制造胶圈,以增强其密封性能。橡胶硫化后常常会溢出多余的胶料,污染待涂装表面,降低涂装后涂层的附着力,导致涂层脱落,常规清洗方式无法清除这一弊端,影响口盖的正常使用。通过等离子清洗方式处理,可有效地去除胶转移污染。达到清理、活化的目的,使待涂装表面获得最佳状态。叙述了采用等离子清洗处理口盖制件胶转移污染的研究过程,对比溶剂清洗效果,通过水接触角测量仪初步测试清洗质量,并用划格干胶带法测试涂层的最终附着力。结果表明等离子清洗可以改善胶转移污染制件的涂层附着力,处理后制件的涂层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风能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风力发电成本,在传统E玻纤多轴向织物的基础上,玻纤增强材料供应商泰山玻纤开发了新型高性能玻纤及其多轴向织物。本文主要探讨兆瓦级风电叶片对玻纤增强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诚修  管宝琼 《合成纤维》2007,36(4):1-5,32
简要介绍了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碳纤维(CF)、对位芳纶(AF)、玻璃纤维(GF)、玄武岩纤维(BF)的特性。用图表介绍了Kevlar49布的规格、技术参数、特点、应用及加固工艺,并对FRP市场需求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Kevlar49布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土木工程结构加固的潜在市场非常巨大,将为高性能纤维及其FRP生产商带来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燃气流作用时间对玻璃钢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气流作用时间的延长,玻璃钢表面碳化失效层数呈增加趋势;未烧蚀部分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虽有降低,但是降低幅度不大,说明表面的玻璃布层碳化失效对深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影响不大;烧蚀后复合材料断裂模式由韧性转变为脆性。该研究结果为玻璃钢在燃气流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特殊包装箱体用RTM模具设计和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生产特种薄壁加筋结构包装箱而设计、制备了混凝土加固玻璃钢RTM模具.模具以玻璃钢为工作面,用混凝土加固而成.工作面下设置了蛇形铜管用以加热.注胶孔设在阳模的对称中心,溢胶孔设在阳模的四个角上.这解决了RTM模具价格高,加工复杂,加热难和注射过程中模腔内空气不容易排除干净等问题.经检验,模具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预浸带(PP/GF)性能,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预浸带,研究了PP熔体浸渍连续GF束过程。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纤维断裂数学模型,预测预浸带生产过程中纤维断裂率并描述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纤维束在浸渍模具中受到树脂熔体的作用,及纤维与设备之间的摩擦是影响纤维断裂的主要因素,适当提高浸渍模具温度,降低纤维束牵引速度,增大浸渍模具间隙能有效降低纤维断裂率,提高工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王满昌  侯学杰  林明  郑永宏 《涂料工业》2011,41(6):51-53,57
风电叶片在生产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会由于各种原因粘附有粉尘.在叶片的涂装过程中,粉尘的存在会对漆膜在复合材料壳体上及漆膜层间的附着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设计实验,使叶片壳体或涂层表面沉降粉尘后进行下道涂装,涂层固化后通过拉开法考察了涂装过程中粉尘对漆膜附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尘的存在对涂层对复合材料壳体及涂层层间...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发展现状及若干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叙复合材料在风力发电机转子叶片上的应用及生产现状,介绍现有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结构、材料体系、生产工艺及发展方向等,针对目前大型风电叶片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构想。可以预见,随着叶片的日益大型化,内置热源的大型复合材料组合模具、改进的真空导入树脂模塑法及可回收利用的热塑性叶片可能是今后风电叶片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博 《玻璃纤维》2009,(2):9-13
提出一种不同于纤维缠绕、拉绕等现有方法的连续RTM法在线编织成管,再在模内浸渍树脂,经拉挤成型薄壁环氧玻璃钢管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目前用在风力发电叶片中的交联聚氯乙烯(PVC)、苯乙烯-丙烯腈(SAN)、聚苯乙烯(PS)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4种泡沫芯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泡沫芯材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通过泡沫对树脂吸收量分析了每种泡沫的孔径和孔容积以及泡沫与树脂的粘接面积。研究了每种泡沫的机械性能,通过泡沫对玻璃钢的抗剥离性能测试直观考察每种泡沫与玻璃钢的结合性能。结果显示具有小泡孔和高机械性能的泡沫在与玻璃钢结合时表现出更好的抗剥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