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闻人红雁 《电池工业》2011,16(6):325-328
通过对LiFePO4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实验,发现电池在不同充放电制度下的循环寿命差异很大.研究发现,单体电池充电终止电压应该在3.65 V左右,超过4.0 V会造成电池循环寿命的严重衰减.单体电池放电截止电压应该尽可能高,应大于2.5 V;充电倍率越高,电池循环寿命越低.在电池组的实际使用中,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  相似文献   

2.
LiFePO4锂离子电池充电限制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改性聚氧化乙烯(PEO)作黏结剂制作LiFePO4锂离子电池。以不同的充电限制电压分别测试了电池的循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充电限制电压在3.6—4.0V时,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好;充电限制电压在4.1V以上时,电池的循环性能明显较差;充电限制电压在3.6—4.0V时,电池的放电容量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充电制度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全胜  庞柳萍  张建海  刘国忠 《电池》2001,31(5):241-243
AA型MH/Ni电池用 1C充电 6 3min的充电制度与传统的 1C充电 72min的充电制度相比 :在环境温度 15~ 2 5℃条件下 ,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接近 1倍 ,电池的 1 2V以上放电容量提高了 4%左右。因此对于MH/Ni电池的最佳充电制度建议为 :1C充电 6 3~ 6 6min ,充电末期电池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控制为dQ /dt=1 5~ 2℃ /min。  相似文献   

4.
吴弘  万华  王治安  罗磊 《电池》2022,52(2):190-193
碳酸亚乙烯酯(VC)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可在石墨负极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但可能影响碳酸盐电解质的高电压性能。研究VC在LiNi0.5Mn1.5O4(LNMO)高电压正极中的电化学性能及副反应,结果表明:VC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酸酯体系电解液的氧化分解电位,从而导致难以在高电压电池中应用。分析不同充电过程中的表观容量,证实VC在正极材料的平台电位4.75 V下就会发生一定的分解;而在设定的恒压(4.95 V)充电段,会发生一个缓慢而持久的氧化分解过程,且存在较大的反应电流,使电池体系无法停止充电,造成电解液更持久的氧化。全电池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含VC的碳酸酯体系电解液的循环寿命较短,且在充电过程会有气体产生,导致电池鼓胀。  相似文献   

5.
测试功率型18650单体电池在不同充电电压下的循环寿命和不同放电电流的过放电循环寿命。定量造成电池包中的电池SOC差异,模拟了在串联使用中单节电池自放电导致电池组电压不一致,从而在循环过程中单体电池发生过放电,导致电池组循环寿命的衰减。用三电极体系测量了真实电池在充放电时的正负极电位关系,分析了提高电池耐过放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坚 《电池》2007,37(3):233-234
利用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设计不同的充电参数,对阀控式铅酸(VRLA)电池进行循环测试,找出适合VRLA电池的最佳充电制度,以克服或消除早期容量衰减(PCL)效应,抑制硫酸盐化、失水干涸及热失控.36 V、10 Ah VRLA电池的100%DOD循环寿命达470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和祥运  陈中军 《电池》2015,45(2):103-105
测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Li Ni1/3Co1/3Mn1/3O2)动力锂离子电池温度与开路电压的关系,电池开路电压随温度升高的下降率为0.63 m V/℃。当放电终止电压为3.00 V、充电截止电压4.15 V时,3只并联12只串联组成的电池系统(78 Ah、44 V)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以1 C循环1 6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86.5%。  相似文献   

8.
选用自制炭黑电极和活性炭电极,与铅酸电池负极并联,制作成超级电池(2 V、0.4 Ah);进行充电接受能力、不同放电倍率、阻抗及循环寿命测试。超级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较好,以5 C放电时,炭黑超级电池的容量比普通铅酸电池提高62%;在高倍率部分荷电态下,炭黑超级电池的循环寿命比铅酸电池延长了49%。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汽车用铅酸动力电池的主要发展目的是提高比能量,增大循环使用寿命。对不同炭材料配比的新能源汽车用铅酸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添加较高含量的炭材料到负极中,能够改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提高容量充电效率,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说明负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对铅酸动力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和循环寿命有着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首次提出了Zn/V液流电池,并研究了HAc/NaAc缓冲溶液对Zn/V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充放电实验测试,结果发现Zn/V液流电池放电平台电压约为1.1 V;添加HAc/NaAc缓冲溶液,Zn/V液流电池的库仑效率提高了33.3%,充电容量没有衰减。这些结果表明:Zn/V液流电池作为储能系统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经实践证明,在对电池(特别是初充电的新电池)充电的全过程中都采用低压恒压充电制,对电池的使用寿命是有严重影响的,用毫安/安时法作为充电终了的唯一判据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本文采用梯度低压恒压充电,即在充电时根据电流衰减情况逐步提高充电电压,电压上升是阶梯式的,电压上限为2.4V/单体,对于本文所列举的电池组,选用100mA/Ah和17mA/Ah作为充电的起始和终止电流,充电时间约12h。现已证明,这种充电方式能使电池保持良好的荷电状态,对通信用铅蓄电池组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以梯度恒压法对1000Ah防酸隔爆铅蓄电池初充电及其10h率放电的有关数据。本法先以100A恒流充电7h,此时单只电压从2.0V升至2.32V,随后将电压逐步提高并恒定在2.32V(10h)、2.50V(10h)、2.62V(21h),共计48h。从充电过程中电流、电解液温度与密度等变化曲线分析,本文所采用的梯度恒压充电方式既避免了过大电流使酸气大量溢出,又避免了充电接近终了时过小电流导致的电液分层。放电数据表明,梯度恒压充电法对开口型和防爆式铅酸电池是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充电方法对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耀庭  周达钧 《电源技术》2002,26(5):402-404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寿命一直是生产厂家和用户密切关注的问题 ,而影响此类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失水和极板的硫酸盐化。我们用恒流和恒压等不同的方法为电池充电 ,并将实验中所得到的电池充放电特性、析气量和失水率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电池析气量和失水率高是由于充电电压过高引起的 ,而极板的硫酸盐化则是因为充电电压过低、充电容量不足。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 ,充电方法对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种延长电动汽车蓄电池寿命的均衡充电控制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组都是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由于单体电池的性能不可能完全一致,串联使用过程中,初期的细微差异在每次充放电的放大作用下,一段时间后单体电池间的性能差异就会逐渐增大,从而导致电池组性能急剧下降和循环寿命缩短。通过分析电池组提前失效的原因,针对耗散型均衡控制电路,深入研究电池组均衡充电控制的电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既能够实现电池组快速充电,又能够消除单体电池不一致对电池组循环寿命影响的均衡充电控制策略。根据所提出的均衡充电控制策略,对72 V/120 AH铅酸蓄电池组进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说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慢脉冲快速充电均衡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坚 《电池》2006,36(1):62-63
由于阀控式铅酸(VRLA)电池中单体电池内阻、电压和容量的不一致,导致使用过程中差别扩大,使电池组循环寿命缩短。分析了电池组性能差别扩大的原因,研究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充电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VRLA电池的均衡充电,抑制单体不一致性的扩大,延长电池组的寿命到700次循环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电动自行车用高比能量密封铅蓄电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供电动自行车使用的6V、6.5Ah及12V、12Ah两种规格的小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讨论了电池的试验结果和放电性能。这两种电池分别配用于功率为130W及180W、电压为36V的电动自行车。电池以平均工作电流6A(12V、12Ah、2h率)放电,其初始质量比能量达到31.8Wh/kg以上,体积比能量大于107Wh/L。不同型号的电池已批量配置于不同功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使用,一年前配用的电池,现仍在正常运行中。  相似文献   

17.
影响电动自行车用MH-Ni电池组寿命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相哲 《电池工业》2004,9(5):235-237
讨论了影响电动自行车用MH-Ni电池组使用寿命的因素,包括电池设计、制作工艺、电池组合结构设计、电池的一致性、充电制度、放电终止电压控制以及车辆机械性能等;提出了提高MH-Ni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提高铅酸蓄电池循环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新华  刘金刚  钟细进 《蓄电池》2006,43(3):111-113
通过对不同极板厚度、不同电解液密度的铅酸蓄电池的初期容量、国标循环寿命和不同限压值的恒流限压充电对循环寿命的研究,以及对寿命终止电池的解剖分析,得出结论:适当增加正极板厚度,降低电解液密度,选择最佳的恒流限压充电的限压值能够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19.
深循环用铅酸电池充电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影响深循环铅酸电池寿命的充电模式进行了探索 ,对同批电池用不同的充电制度进行了循环寿命的试验 ,并对不同的充电制度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表明 :  1.充电制度是决定电池是否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  2 .小电流恒压充电容易引起电池充电不足 ;  3 .起始用较大电流对电池充电有利于电池寿命的延长 ;  4.起始以大电流恒压充电 ,并严格控制恒压时间 ,后期以脉充电流结束能使电池的寿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Storage batteries or pumped hydraulic power stations have been used to store electric energy.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storage batteries, e.g., long charging time, limited cycle life, low Coulomb efficiency, and inaccurate residual power meters. Because of these problems, practical power applications have not been achiev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complex system of capacitors and electronic circuits called the ECS (Energy Capacitor System) is proposed. The capacitor part of the ECS is a group of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f increased energy density. The circuits part is built around switching regulators. Although the capacitors alone are not capable of delivering stable output, the accompanying circuits compensate for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throughout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cycle. This combination of capacitors and electronic circuits increases the energy density by about 16 times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close to the level of lead-acid batteries but with lower output resistance and better voltage stability. The ECS inherently features short charging time, very long cycle life, and good Coulomb efficiency. The cells are completely sealed and made from materials which are not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