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传统2路插入排序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算法思想及其实现,这种改进使得2路插入排序算法的时间效率得到进一步改善,空间复杂度由原来的O(n)降低为O(1).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4路插入排序算法,给出了算法思想及其实现,与传统循环2路插入排序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空间复杂度相同的情况下,平均时间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种产品BOM展开及生成改进循环算法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平  冯锋  徐立云 《机电一体化》2007,13(5):30-34,42
物料清单(BOM)是MRP、PDM等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BOM的数据结构和BOM遍历和生成算法,是提高信息系统BOM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文章比较了几种传统的BOM数据结构,根据递归法和层次法的基本原理,利用临时表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层BOM结构的改进循环算法,解决了传统遍历算法中的效率低和不能直观显示BOM结构等问题.该算法在基于C/S模式的信息系统中进行了实际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在修正环上的多项式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卷积算法,它比直接使用二维FFT的算法的乘法次数少得多,结构比剩余类环上的多项式变换算法简单,并且计算量还要少20—40%。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BOM构造方法及组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BOM构造方法,采用简单的线性运算即可方便地实现BOM数据的反查、分解和组合等操作,解决了常规遍历算法复杂、效率低等问题。给出了BOM信息系统的组件框架,并成功封装了BOM算法组件,最终实现了一个基于新的构造方法的组件化BOM信息系统,提高了BOM系统的重用性和易维护性,交付用户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LEACH的新型WSN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ACH是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低功耗自适应分簇聚类路由算法,与一般的平面多跳路由算法相比,LEACH算法可以将网络生命周期延长15%.但是,LEACH算法存在簇首开销较大、重复性成簇过多地浪费系统资源以及簇规模分布不合理等等不足.针对LEACH算法的不足,从簇的形态、成簇方式和簇首选择依据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采用固定分簇的方式;形成的簇是不均匀簇,即靠近Sink节点的簇的半径较大,而远离Sink节点的簇的半径较小;簇首选择的依据是节点的剩余能量.仿真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能量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ZigBee网络中Cluster-Tree只按父子关系选择路由可能会带来额外路由开销,高层节点可能会因为业务量过大而过早耗尽电池能量形成死点,造成网络分割等问题。本文研究出一种改进的Cluster-Tree路由算法。改进算法中通过引入邻居表,当目的节点为发送节点的邻居节点时,则直接发送给目的节点;当目的节点为邻居节点的子节点时,则下一跳为邻居节点;否则按照Cluster-Tree算法选择下一跳的节点。利用OMNET++4.1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Cluster-Tree路由算法能有效的减少路由开销,同时节约了网络的整体能量消耗,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延长了网络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多媒体芯片Virgine G2嵌入USB主机控制器的软、硬件结构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给出了VG2与USB接口电路原理图,研发了基于μCOS-Ⅱ的主机控制器芯片的驱动程序.此设计已被合肥工业大学智能研究所应用在汽车数字视音播放系统中,达到了预期的数据传输效果.该方法对USB HOST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种气源净化装置的气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主要介绍了某特定产品气密性检查用气源净化装置的气路系统设计背景、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叉车使用的一种多路换向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叉车使用的多路换向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片式换向阀为主体组成的组合体,同时结合叉车的使用特点,而开发的一种专用液压阀。一般叉车液压部分主要由两个并联的倾斜液压缸和一个单作用起升液压缸带动的货叉以及发动机、液压泵、油箱集成、转向部分(包括转向器和转向液压缸)组成;它能够实现货叉的起升下降和前倾、后倾以及带着货物行走和转向等功能。由于叉车的空间所限,一个多路换向阀就必须全部完成这些动作。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叉车提出的要求是:1)当发动机熄火时,不致因误操作手柄而发生货物倾翻的危险;2)当货物停于某一高度时,不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GARBUIO公司模式预压机的特点和不足,介绍了针对这些不足而进行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螺旋染色体和分层结构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制造业相关项目中寻找最优化解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螺旋染色体和分层种群结构的遗传算法模型。在此模型中,解染色体数据结构采用的是类似DNA的双螺旋对称结构,一个解染色体中包含2份完全相同的解信息,但在遗传运算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种群采用优、中、差3类解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分层结构,使得新生的解种群能够涵盖更广的求解范围;遗传运算参数中的交叉和变异概率随种群结构特征动态变化。基于此模型的遗传算法,能够保护优秀解,避免算法早熟,同时还具有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朱向军 《机电工程》2007,24(12):47-49
设计了基于S3C2410嵌入式处理器、AT2042双通道视频编码器和CDMA数据模块的无线视频监控终端。利用CDMA数据模块将低码率的次级通道压缩视频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控;同时,将高码率高质量的基本通道压缩视频存储到移动硬盘或SD卡,以利于视频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此无线视频监控终端的硬件结构和关键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升序复核的并行三维图像骨架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奇志  康瑕  唐棠  何小海 《光学精密工程》2009,17(10):2528-253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升序复核的并行三维图像骨架化算法。设计判别简单点的新方法,称之为8-6树。只需遍历8树和6树,即可判别出简单点,而不用计算欧拉描述。通过新的标记规则和升序复核,将距离变换和6轮子迭代并行细化相结合,弥补了一般串行算法的缺陷。通过保留凸点控制噪声对骨架带来的影响。最后得到的骨架不仅位置准确,而且其连续性和拓扑结构都能得到保证。对大量三维图像进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本算法也可用于骨架化二维图像。  相似文献   

15.
概念要素分析是舰船工程图生命周期建模的基础,在舰船工程图物理数据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概念要素分析的内涵、基本过程和方法。讨论了舰船工程图的物理数据范围的界定,提出了物理数据的分类和抽象方法,并从数据对象的基本信息、层次结构和关联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数据对象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逆向工程中对叶片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为了更好得到叶片型线的数据,需要用曲线对有序的点云进行拟合.为了满足精度要求,提出了用节点插入算法来对拟合出B样条曲线进行优化.该方法首先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曲线,然后根据误差和曲率信息以及节点插入算法不断插入节点,所得结果与上一次进行对比,直到达到拟合要求.实验表明,该方法考虑到局部曲率及误差,得到的拟合曲线逼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Compensation of nonlinear smart sensors is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must always be considered to assure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systems. Nowadays, with the advent of microprocessor devices in smart sensors, advanced compensation algorithms can be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In this paper, an inverse modeling methodology based on B-spline is proposed for the compensation of nonlinear smart sensors. To avoid complicated least squares solution of the B-spline, a training algorithm in a recursive form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training cost and make the on-chip training of B-spline available. Moreover, the choices of B-spline knots and training points are important designed parameters in this methodology. So the free knot insertion algorithm and training points’ selection method are used prior to the training proces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inverse models and avoid the under and over fitting. Simulations and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