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丹凤门遗址博物馆由于其历史背景和所处的城市区位,在建筑创作中怎样确定基本思路和设计要点。记述了在根据遗址状况和相关建筑史料探讨丹凤门推理方案之后,并进而设计出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环保节能在艺术上又能沟通历史与未来的现代标志性建筑。点明了城市文化孕育建筑文化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实现了遗址保护与展示相结合,跳出了"就保护而保护、就展示而展示"的旧圈子,为国内"大遗址"的保护探索出新的经验。作为国家遗址公园,大明宫自开园三年半以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值得研究。文章以普通游客的游览感受、西安市民的使用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使用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在已有的保护与展示基础上,试图发掘遗址与公园之间更深层的联系,让公众了解遗址、传承文化,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使用和发展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大明宫遗址区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理念引导下,进行了遗址公园的建设。通过对唐大明宫遗址公园遗址保护与展示方面的研究,从宏观——遗址公园模式,中观——边界的显现与形象,微观——遗址保护展示方式等层面阐述"大明宫模式"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模式,揭示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在城市文脉的延续、城市特色的彰显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言"十一五"期间,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拉开了帷幕,大明宫等项目纷纷启动。关于遗址公园如何建,建成什么样引发了诸多讨论,报纸上也不断见诸争议或宣传,规划设计单位也根据各自的理解在一轮轮的投标中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同时,随着对大明宫做法肯定声音的加强,许多最初的困惑与疑问随之明朗,大家对建设思路初步达成了一致,对遗址公园应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这一基本问题有了基本的共识(见《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篇》序言,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相似文献   

6.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按照规范、科学、高效、节俭的原则,对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实行项目集成管理,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用于遗址公园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政府投资遗址建设工程的综合集成管控水平、提升政府投资效率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国宾馆方案的设计思考过程,尝试以现代建筑语言阐述对传统的理解,在历史城市与遗址公园之间、大遗址与新建筑之间的制约关系中寻找设计线索:从历史古城和传统建筑中解读空间文化原型;从高端体验式酒店的空间诉求和文化诉求中实现历史与当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十一五"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重点项目,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开园。大明宫遗址区保护项目自2007年10月启动,目前已经初现全貌。  相似文献   

9.
白祖华 《建筑创作》2012,(1):138-145
概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下简称"遗址公园")位于城市建成区域,与多条城市道路相邻。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项目,在遗址公园宫墙与城市道路之间设置了缓冲区域。缓冲区占地约41万m~2,其中东部长度约为2.6km,宽度17m~155m不等:南部长度约为1.5km,宽度86m~93m不等;西部长度约为2.6km,宽度68m~95m不等(北部为北夹城)。缓冲区的建设不仅为遗址公园提供了绿色的保护,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成了一条文化属性与现代城市功能有机结合的生态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建筑创作》2012,(1):160-161
文化名城西安,盛唐时期的古都,大明宫是其辉煌历史的一部分,仅仅是看了含元殿遗址里的柱杵,就可以想象出这所皇家院落的建筑之精美,单单是记了御道390m宽600m长的数字,就可以感受到这所大明宫的气势之恢弘。大明宫是国家遗址公园,遗址公园设计最重要的首先是保护遗址,合理设计就是对历史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徐聪艺 《建筑创作》2012,(1):104-115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轴广场位于大明宫遗址的中心地带,是整个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重点。其区域涵盖大明宫遗址的三大主殿宇(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基地南接含元殿遗址,北达太液池南岸,东至含耀门、崇明门一线,即规划公园西路以东;西至昭庆门、光顺门一线,即规划公园东路以西。基地为形状较规则的四边形,总面积约45hm~2。该区域规划定位于考古及遗址保护主题展示区,重点展示先进的现代考古过程与成就,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材料与成果,为古迹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重点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姚浪  丁华 《城市建筑》2021,(3):38-4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城市遗址公园不仅肩负着遗址保护的重担,而且也是展示历史文物、传播历史文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公共场所,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提供高质量的历史经验也是其重要责任.本文旨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对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保护范围、文化保护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党春红 《建筑创作》2012,(1):146-151
大明宫遗址公园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是以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在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它是大明宫总体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规划设计以考古研究成果为基础,尽可能体现唐大明宫的历史格局,以文物的保护与展示为前提,为游客参观文物古迹、园林景观、体验大唐宫廷文化及使用配套服务设施提供交通条件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3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园仪式上致辞:"……两年来,大明宫遗址上不合理占压考古遗址的350万m~2建筑全部拆除,大明宫遗址从不断遭到蚕食破坏的状况下得到了永续保护。同时,10万民众改善了生活居住条件,极大地提升了道北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张果  刘玉 《建筑创作》2012,(1):100-103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南起第一座殿宇,皇宫前朝三大正殿之首,规制宏伟,地位尊崇。前朝区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布置。含元殿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埋藏丰富,是唐代建筑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整个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重心、地标性景点,这一区域的遗址保护及景观设计对于大明宫遗址公园整体景观设计具有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刘辉 《建筑创作》2012,(1):116-137
历史衍变太液池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内庭中心地区,是大唐王朝最重要的皇家池苑,周数十顷。池中有蓬莱山,崭绝,上自然有奇草异卉,鱼鸟所集。(《类编长安志》元代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太液池始凿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兴于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直到唐末被废,后因历史变迁,终被淤塞和填埋为平地。初勘现场,查勘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多次考古已探得的太液池范围,可以看到紧邻  相似文献   

17.
朱小地 《建筑创作》2009,(12):50-57
文化遗产.在概念上分为“无形文化遗产”和“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又称“物质文化遗产”。“大遗址是近10年来我国的文物工作者根据我国文物保护的实际工作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它专指物质文化遗产中规模大、文化价值特别突出的古代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18.
吕正平 《园林》2012,(4):28-33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近些年我国解决与落实大遗址保护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新兴办法,如何将遗址保护的原真性、有效性与公园所具备的公共性、生态性和景观性相融合,是考古遗址公园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西安市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观格局与体验的分析与介绍,为寻找遗址风景的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鹏  雷炜 《建筑与环境》2012,(4):125-129
以曲村一天马遗址为主线,主要介绍了遗址的背景,通过从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角度总结了曲村一天马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发展始终是困扰中国文物界、规划界和建筑界等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遇到的问题之尖锐、涉及范围之广泛世所罕见,同时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又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给出答案。在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答案的情况下,能够坚持进行实验性探索的行动既有可能取得成功,也有可能受到各种质疑。西安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道广场设计就是这样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我们提出"界面"的概念面对历史和未来,并以此定位现代人应有的思想和行动。我们希望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起来的御道广场,形成一个时间的"界面",将西安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灿烂文明之光折射到未来,将历史与未来连接在一起,这是我们在进行大明宫御道设计的思考原点和始终坚持的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