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航向估计在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特点和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的需求,从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提前角入手,重点对来袭尾流自导鱼雷的航向进行了估计,探讨了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的相关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来袭鱼雷航向估计应用于在水面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中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红  何辰  陈春玉 《鱼雷技术》2007,15(4):6-10
舰船航行时在尾部形成一条含有大量气泡的尾流,成为舰船的目标特征之一。尾流自导鱼雷利用舰船尾流进行目标检测,对舰船构成很大威胁。目前对尾流自导鱼雷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发展水面舰艇反尾流自导鱼雷防御技术迫在眉睫。该文基于尾流特征及尾流自导鱼雷工作原理,介绍了用于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气幕弹、磁尾流、拖网、深水炸弹和反鱼雷鱼雷等几种软杀伤和硬杀伤方法以及隐身技术和机动规避等非杀伤方法,总结了舰船对抗鱼雷攻击的3个关键环节包括高性能鱼雷报警系统、快速反应的水声对抗系统和多功能的水声对抗设施,旨在为有效防御尾流自导鱼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光宇  彭佩 《鱼雷技术》2013,(6):469-473
依据火箭助飞式反鱼雷鱼雷典型作战态势,建立了相关模型,仿真了火箭助飞式反鱼雷鱼雷的作战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航速和航程对火箭助飞式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有较大影响,自导作用距离不小于水下航程可以保证较高的拦截概率。  相似文献   

4.
悬浮式深弹拦截不确定型鱼雷作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奉亮  贾跃  丁贝 《鱼雷技术》2011,19(1):63-67
水面舰艇如何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是舰艇防御鱼雷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文通过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将鱼雷报警距离分为近、中、远3个模糊区域,建立了鱼雷报警距离隶属函数关系,预估了鱼雷目标航向、航速等运动要素,最后建立了悬浮式深弹拦截不确定型鱼雷作战模型,并对作战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舰艇在不能确定来袭鱼雷型号和自导方式时,选择使用悬浮式深弹这一硬杀伤方式拦截鱼雷是最为可行的方案,能够达到彻底毁伤鱼雷,从而保护舰艇安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鱼雷技术》2011,(3):166-166
1.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由大德,徐德民.2010,18(4)2.水声对抗器材对抗鱼雷战斗使用效果评估.王栋,郑援,孙飞龙.2009,17(3)3.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声诱饵对抗鱼雷效能评估.陈军,王汝夯.2008,16(5)4.法国海军潜艇反鱼雷对抗系统.李凝,杨飚.2008,16(5)5.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对抗声自导鱼雷规避策略分析.林贤杰,贾跃,赵学涛.2008,16(4)6.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及拦截概率.李晓宁,明星,朱若寒.2008,16(3)7.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防御技术.易红,何辰,陈春玉.2007,15(4)  相似文献   

6.
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德  徐德民 《鱼雷技术》2010,18(4):312-315
为研究影响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的主要因素,根据想定的反鱼雷鱼雷拦截态势建立了鱼雷弹道模型以及舰艇规避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探测误差、自导作用距离和自导扇面角对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高对来袭鱼雷的定位精度,增大反鱼雷鱼雷自导作用距离和自导扇面角,可以有效提高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  相似文献   

7.
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特点,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比较精确地建立了机动目标尾流的仿真模型,研究了尾流自导鱼雷对尾流碰撞检测的仿真原理,深入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逻辑,提出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仿真方法,从而完成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经过对仿真输出图形和仿真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水面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时如何进行规避机动是舰艇防御鱼雷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水面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过程,建立了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时规避声自导鱼雷数学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在不同的鱼雷报警区域内舰艇规避鱼雷时的规避转向角。仿真结果表明,舰艇在悬浮式深弹阵的掩护下,不规避或小角度规避即可获得理想的规避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9.
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及拦截概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反鱼雷鱼雷的2种不同拦截弹道,建立了迎面逆弹道拦截和直接直线拦截方案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来袭鱼雷方位角和反鱼雷鱼雷发射角之间的关系,采用蒙特卡罗法,仿真计算了本舰对来袭鱼雷的测距和测向误差对反鱼雷鱼雷拦截目标概率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拦截弹道与反鱼雷鱼雷性能的关系。结论表明,迎面逆弹道拦截方式具有更高的拦截概率;对来袭目标实现准确定位能有效的提高反鱼雷鱼雷对来袭目标的拦截概率;增加反鱼雷鱼雷的自导探测距离和搜索扇面角能有效提高对来袭鱼雷的拦截概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的射击区域问题,提出了悬浮式深弹的射击区、杀伤区概念。根据鱼雷目标的运动要素,确定了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的方向射界判别条件和射距判别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鱼雷光检测尾流时尾流信号受水体后向散射干扰不易检测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利用变遗忘因子的自适应抵消方法对水体后向散射回波进行抑制,通过非线性放大增强目标信号,最后采取自适应阈值等多种有效策略对目标进行探测。对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水体后向散射回波信号,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跟踪速度,可提高光尾流检测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光检测尾流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导引弹道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导引弹道的优化是在保证目标命中概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鱼雷航程损失,提高鱼雷跟踪目标的相对速度以缩短攻击时间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对三波束尾流自导导引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鱼雷首入尾流、首出尾流和再入尾流3个阶段弹道设计的目的、航向调整的模式以及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表述弹道优化效果的参数及其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尾流内外对弹道所采取的调整方法能保证鱼雷航程损失较小,并可靠跟踪目标,可供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弹道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任磊  贾跃  李文哲 《兵工学报》2015,36(12):2336-2341
针对舰艇对抗智能声自导鱼雷的问题,提出了综合使用两型软硬防雷武器即悬浮式声诱饵和悬浮式深弹的对抗方法,确定了二者的发射顺序,给出了两种可行的布放方案;采用统计模拟的方法,对两种布放方案的对抗效果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对舰载软硬防雷武器对抗智能声自导鱼雷的方案进行了优选;通过改进悬浮式声诱饵与悬浮式深弹阵之间的布放间隔,有效提高了舰艇的生存概率,为提高软硬防雷武器综合使用的作战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鱼雷尾流导引弹道的准确性,该文对尾流自导设计中的3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提出了一种累计比较法用以形成尾流检测标志,克服了尾流边缘随机变化导致的尾流检测标志不准确;其次,利用鱼雷进出尾流时刻的坐标值对尾流导引中的尾流走向和尾流宽度进行了计算,使鱼雷入尾流后尽可能的沿尾流走向航行,形成双波束导引,较传统方法计算更加简单有效;最后,介绍了尾流中断层对鱼雷弹道的影响以及克服鱼雷在尾流断层中错误导引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弹道导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在线导鱼雷攻击过程中,当只有目标方位信息且目标舷角很小时不利于鱼雷捕获目标,为解决该问题,阐述了蛇形弹道搜索的概念,提出了2种线导鱼雷蛇形弹道搜索使用时机。建立蛇形弹道搜索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导加尾流自导蛇形弹道搜索在只有目标方位信息且小目标舷角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鱼雷捕获目标尾流的概率,为解决进入尾流舷别不确定给攻击带来的问题,又提出了利用尾流自导加声自导攻击目标的组合使用方法,该方法可保证鱼雷命中目标概率;采用线导加声自导蛇形弹道搜索在目标方位无效情况下可以有效扩大鱼雷机动范围,捕获目标概率要高于直航搜索捕获目标概率。  相似文献   

16.
李斌  郑为  万亚民 《鱼雷技术》2012,(2):149-152
光纤线导+声尾流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能够较好地克服单一制导方式的缺点,提高鱼雷武器在复杂水声物理场环境中对目标的探测距离和导引精度。本文研究了鱼雷射前流程,作战态势,线导方法以及舰船尾流模型和尾流自导检测模型等内容,完成了基于以太网的鱼雷线导+尾流制导全弹道仿真平台构建,为下一步半实物鱼雷全弹道仿真平台构建提供技术支撑,可以支持完成复合制导鱼雷的使用方法和性能评价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黄文玲  石能胜 《鱼雷技术》2010,18(2):128-131,145
舰船尾流中的断层和空穴对尾流自导鱼雷影响很大,严重时可能使鱼雷出现反向导引,导致鱼雷命中概率的降低和航程损失的增大。该文基于M atlab的多状态值仿真,分析了三波束尾流自导鱼雷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断层和空穴中的运动规律,及其鱼雷最大回旋角度的变化规律和相应的鱼雷弹道变化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较小尺寸(断层宽度小于等于7.25 m,空穴半径小于等于8.24 m)的断层和空穴对鱼雷运动没有影响,此时鱼雷回旋角等于0;°当回旋角大于0°,鱼雷在断层中的运动比空穴中的复杂。这为三通道尾流自导鱼雷对抗断层和空穴的程序弹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水面舰艇尾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并分折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命中方程组,讨论了几种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方式,指出采用尾流自导两雷平行航向齐射射击方式命中概率较高,可作为作战中的首要射击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有可能用于鱼雷尾流自导的某些光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尾流自导鱼雷特点,研究了真实尾流的光学特性,提出了用于鱼雷尾流自导可能的光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