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市场     
可供转让的实用有机电解技术本刊从有关方面获息,有关有机电化学和工业研究方面的五项业余实用技术分软、硬件介绍如下: “硬件”二项: 1.工业模拟电解槽和装置技术它是有机电解合成工业化研究的重要手段。这是要进行有机电解合成工业化的单位必备的技术。转让此项技术也相当于购进一台必备的仪器,意义明显,是成功的捷径。 2.工业电解槽和装置技术有机电解合成产品是否能够工业化,关键在于此项技术。由此,有可能使所有有机电解合成产品实现工业化。“软件”三项:  相似文献   

2.
有机化合物的电解合成以无污染、节能、安全、选择性高等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化工界的广泛重视。世界上已有大量产品实现了工业化。从事有机电化学、有机电解合成、有机电分析、有机电解聚合和应用、有机和塑料电池、仿生电合成、有机电化学催化、有机电化学工程、有机电解环保等研  相似文献   

3.
有机化合物的电解合成以无污染、节能、要全、选择性高等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化工界的广泛重视。世界上已有大量产品实现了工业化。并且从事有机电化学、有机电解合成、有机电分析、有机电解聚合和应用、有机和塑料电池,仿生电合成、有机电化学催化、有机电化学工  相似文献   

4.
隔膜电解工序的运行机制是电化学反应。在电化学工业中,电解产物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能的消耗,而电能消耗主要取决于电解槽的槽电压,所以,降低槽电压是降低电耗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有机电化学和有机电解合成在世界先进工业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和技术。很多有机电解合成产品实现了工业化。但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在化学化工界绝大多数人对此了解甚少。几年来以云南工学院陈敏元副教授为首的热心于推动我国有机电化学和有机电解合成发  相似文献   

6.
隔膜法电解制取烧碱、氯气、氢气是利用电能在电解槽中进行化学反应而获得产品的。电能W=I(电流)×t(时间)×V(槽压)。因此,槽电压的大小对产品电能的消耗有着很大影响。电耗是氯碱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几年来,我们在降低槽电压,减少电耗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法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方战强  李伟善 《广东化工》2007,34(1):53-55,62
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叙述了电化学法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电化学法中的电解氧化法和几种与电解氧化法联合处理POPs的电化学技术,如:电解氧化-生物耦合技术、吸附-电解氧化法、光电催化氧化法、声助电解氧化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电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POPs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有机电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电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世界上无机物只有几十万种,而有机物已超过500万种。因此,随着有机电化学的研究与开发,有机电化学工业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应用领域也必将越来越广。一、有机电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有机电化学是一门既老又新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朔到1803年Petrov的醇和油脂类的电解实验。1834年,法拉第发现了电解醋酸盐水溶液可生成烃的现象,这就是现在被称为柯尔贝(Kolbe)电解的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9.
一、绪言目前有机农药的电解合成法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机电解合成的历史是很久的,十九世纪初中期,尤其是1945年柯尔贝(Kolbe)反应实现以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的人很多。虽然中间经过成功和失败的反复,但本世纪中期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的丙烯腈电解二聚合成已二腈和纳尔柯公司(Nalco Co.)的汽油防爆剂四乙基铅的电解合成的成功,并大规模工业化以来,大大促进了有机电解合成的发展。目前对有机电解合成的研究正处在高涨时期。作为开发有机合成新反应的一种有力的  相似文献   

10.
王秋芬  缪娟  杨娟 《化工时刊》2008,22(8):60-64
综述了电化学复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介绍了电解-内电解复合法、电凝聚电气浮法、光电催化氧化法、超声电化学法以及其他电化学复合技术。指出电化学技术与物理、化学、生物和超声等的结合以及如何降低处理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今后电化学复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技术市场     
有机电解合成技术转让有机电解合成是用电解的方法合成有机化合物产生的一种先进技术,它特别适于精细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我国在工业生产上除转让者拥有工业化技术和工业化产品外,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任何产品投入工业化生产都是填补国内空白,为国内先进水平,有的还可能是世界先进水平,并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石墨阳极(简称碳板)的消耗在电解烧碱的成本中仅次于电和盐而占第三位。碳板的损耗不仅是本身的损失,还会增加电耗。因此,如何降低碳板损耗,延长石墨电极的寿命,是氯碱厂电解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石墨电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碳板的消耗定额。如电极的气孔,由于在电极极化时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电化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的高科技学科,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有志者和兴趣者积极要求有进行学术交流和获得信息的机会。中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学会(筹)决定全国第三届有机电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2月8日~12日在上海华东化工学院举行。征文内容:(1)这二年来国内外有机电化学的概况与发展;(2)有机电氧化、电还原及电聚合等研究工作;(3)有机电化学的应用及转化为生产力和工业化等问题;(4)围绕有机电化学工程中的电解槽、电极、电解液、隔膜等研究。有论文者欢迎交  相似文献   

14.
本发明是关于食盐水改进的电解方法。食盐的电解方法已知有水银法、隔膜法、离子交换膜法和SPE法等。用这些方法电解食盐制取氯气、钠汞齐和氢氧化钠时,通常大于理论分解电压,但这种电解电耗在制品费用上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因而目前想了解各种办法以谋求降低电耗。作为降低电耗的方法之一,众所周知的是把电解的盐水用蒸汽等高温介质预热使其以高温状态供给电解槽,以使电解反应尽可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绪言有机电解合成工业在世界上的历史已很久了,可追溯到19世纪初。尤其是柯尔贝电解反应的发现推动了当时有机电解合成的发展,后来某些产品也商品化了,如药品和香科等。但生产规模很小,大规模的有机电解合成工业始终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所以会这样,在客观上是由于催化剂的发展及其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成功,有机电解合成法竞争不过化学催化法。如美国阿特拉斯·泡德公司(Atlas Powder Compam)于1937年建成了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实验室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实验室二级出水中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探讨了电化学法去除有机物及含氮化合物的主要化学反应历程.结果表明,恒定电流为5A,即电流密度为7.4mA·cm-2时,在不同电解时间下,投加NaCl后的平板电极对COD,NH3-N、TN和TP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84.4%,100%、90.9%、81.2%,高于未加NaCl的情况;投加NaCl的对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也较高.综合电耗等因素考虑,上述条件下电解时间30 min时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有机电解合成在世界上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我国现在才刚刚起步。有关有机电化学和有机电解合成方面的情况和信息,笔者已在本刊发表过几篇文章,读者如有兴趣可以参阅。本文想对苯胺的电解合成作一介绍,并与其它合成办法作一定性的比较。一、苯胺的化学合成法苯胺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中间体,有的工厂就以苯胺为中心发展成大型的企业。目  相似文献   

18.
电力能源是目前人们赖以生存的能源物质,人们对此类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而这推动电力事业发展同时,也对电力供电服务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配电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对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有着直接关系,但同样它也会产生很多的电耗,对电网经济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就针对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并对相关自动投切装置进行研究,希望对电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与述评     
Ser一es一2002,805一316一350 概述了有机涂料腐蚀保护的基本原理。第一部分强调了用于有机涂料防腐性的电化学特征力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使用这些方法中的两种方法[电化学噪声法(E NM)和电化学阻抗光谱法(EIS)]来研究漆膜厚度对腐蚀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由ENM和EIS方法得到的浸渍和粘附力曝露数据如何预测有机涂料的防腐蚀使用寿命。0205249混合和溶解I刊,英]/Broek,Thomas等//EuroPean CoatlngsJ(川rnal一2001,(7一8)一74一75 本文作者简要讨论r均化工艺、震动现象(如颜料絮凝)和在涂料生产中该组分添加顺序的效果。0205252汽车OE…  相似文献   

20.
有机电化学合成中大部分有机反应底物不溶于水,往往需要添加适量的有机溶剂形成有机-水混合溶剂。氯离子作为无机媒质在有机电化学合成中应用广泛,但氯离子往往溶解于水相中。而溶剂是电化学合成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对氯离子在有机-水混合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法(LSV)、计时电量法研究了氯离子在有机-水混合溶剂中的动力学参数,考察了阳极材料、扫描速率、混合溶液中水的含量、有机溶剂的种类等对氯离子电化学氧化性能的影响。并以氯离子为媒质,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通过间接电化学活化对甲氧基甲苯(p-MeOBT)甲基上的C—H键原位生成醛,并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腈类化合物。以p-MeOBT为反应底物,在乙腈-水混合溶液(体积比7∶3)中,恒电流电解(CCE) 12 h,60℃下,目标产物对甲氧基苯甲腈(p-MeOBCN)的收率达80%。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各中间物种的监测,提出了可能的C—H键间接电腈化腈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