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塞地区延长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通过对野外剖面及岩芯的观察和描述,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出9个岩石相和6个岩石相组合。在建立岩-电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测井曲线,对沉积相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了安塞地区延长组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同时对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长3和长10油层组为曲流河沉积,长9、长7及长4+5油层组为湖相沉积,而长6和长8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认为河道砂坝沉积微相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为区内良好的储集层,是油气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根据延长统三角洲的沉积背景,通过15口取心井岩石相及其组合的分析.在长3段4 5油组和6油组共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及河口坝等7种沉积微相。查明了各种沉积微相的发育和平面展布规律,发现研究区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分布范围大,而河口坝砂体仅出现于研究区南部.并且分布范围局限。 相似文献
3.
4.
镇泾油田位于甘肃省东部镇原-泾川县,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天环向斜南段,沉积上属于盆地西南物源三角洲沉积体系;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沉积,油砂体呈西南—东北向展布;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熟度较低;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孔隙度9.0%-16.0%,平均为11.3%,渗透率(0.50-5.00)×10-3 μm2,平均1.18×10-3μm2。储层砂岩面孔率0.3%-9.3%,孔隙半径5.00-34.91μm,平均16.10μm; 喉道半径0.005-0.850 μm。按储层性质划分为四种类型,Ⅰ、Ⅱ类为较好储层,Ⅲ类为差储层,Ⅳ类为非渗透层;综合评价本区为低孔特低渗中小孔隙微细喉型储层。 相似文献
5.
6.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安定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微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和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安定区长6油层的地层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段为湖泊三角洲相沉积,其中长64-长62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61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前三角洲亚相不发育.长62和长63是研究区的主要含油层,其分布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在水下分流河道及分流河道侧翼发育好,而在分流间湾及滨浅湖微相区较薄甚至没有.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对岩心的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认为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期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决口扇、天然堤及分流河道间洼地等五种沉积微相。对不同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模式,储集砂体以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砂体为主,决口扇、天然堤等次之。顺着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8.
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微相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对岩心的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认为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期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决口扇、天然堤及分流河道问洼地等五种沉积微相。对不同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模式,储集砂体以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砂体为主,决口扇、天然堤等次之。顺着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9.
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区域地质概况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的详细观察,岩芯镜下照片的分析;采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主要是利用沉积相标志,结合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在华庆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砂层组中,划分出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问湾微相、浊积水道砂体微相和深湖泥微相4种微相,对单井沉积微相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了连井的沉积微相和沉积微相平面的平面展布特征,绘制了沉积微相连井剖面图和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目的在于了解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布.通过对沉积微相的研究,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安塞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野外剖面和钻井资料,根据不同的层序界面,将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为4个层序,自下而上为S1、S2、S3和S4。除了S4的高位体系域因剥蚀而缺失外,其它层序均由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各层序呈现不同的堆砌样式。研究区的层序对于生储盖的组合及储层的展布以及储层的储集性能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位于最大湖进面的长7张家滩页岩成为主要的生油层;处于水进体系域的长9、长4+ 5和长1湖相泥岩既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同时又可作为盖层;位于低位体系域的长6、长2和长3油层组是良好的储集层,而同处于低位体系域的长8油层组则是研究区的下一个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12.
13.
鄂尔多斯盆地彭滩-杨井地区长21层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彭滩一杨井地区长21层段岩心的观察和薄片、粒度、测井相等基础资料的分析,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彭滩杨井地区三叠系长21层段属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其可详细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决口扇、河漫滩、河漫沼泽和河漫湖等6个微相,其中水上分流河道和河漫滩微相最为发育;同时对长21层段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古地理展布与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沉积模式,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上分流河道砂和河漫滩泥为长21层段良好的储盖组合,是研究区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冲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分析――以吐哈盆地鄯勒油气田第三系气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岩芯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从单井相分析入手,并通过连井对比将剖面扩大到全区范围,详细研究了吐哈鄯勒油气田第三系气藏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重点分析了主要产气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认为本区第三系鄯善群属冲积扇扇中亚相沉积,主要微相类型是辫状水道和漫溢(可见扇中泥石流和辫流砂岛)。通过分析测试发现,天然气主要分布于扇中辫状水道中,其次是漫溢微相,因此,在研究区储层埋藏浅和年代新的情况下,天然气优先进入砂层厚度相对大和储集物性相对好的扇中内侧前缘辫状水道微相砂体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