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卢志茂  刘挺  李生 《自动化学报》2006,32(2):228-236
为实现汉语全文词义自动标注,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基于无指导机器学习策略的词义标注方法。实验中建立了四个词义排歧模型,并对其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实验效果最优的词义排歧模型融合了两种无指导的机器学习策略,并借助依存文法分析手段对上下文特征词进行选择.最终确定的词义标注方法可以使用大规模语料对模型进行训练,较好的解决了数据稀疏问题,并且该方法具有标注正确率高、扩展性能好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文本的词义标注工作.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其一词多义现象十分突出,这为现代人理解古文含义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古汉语词义的分析和判别,该研究基于传统辞书和语料库反映的语言事实,设计了针对古汉语多义词的词义划分原则,并对常用古汉语单音节词进行词义级别的知识整理,据此对包含多义词的语料开展词义标注。现有的语料库包含3.87万条标注数据,规模超过117.6万字,丰富了古代汉语领域的语言资源。实验显示,基于该语料库和BERT语言模型,词义判别算法准确率达到80%左右。进一步地,该文以词义历时演变分析和义族归纳为案例,初步探索了语料库与词义消歧技术在语言本体研究和词典编撰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语义分析和结构化语言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琴  李涓子  王作英  陆大? 《软件学报》2005,16(9):1523-1533
提出了一个语义分析集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结构化的语言模型.该语义分析集成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句子中各个词的词义以及词之间的语义依存关系,达到90.85%的词义标注正确率和75.84%的语义依存结构标注正确率.为了描述语言的结构信息和长距离依存关系,研究并分析了两种基于语义结构的语言模型.最后,在中文语音识别任务上测试两类语言模型的性能.与三元语言模型相比,性能最好的语义结构语言模型--中心词三元模型,使绝对字错误率下降0.8%,相对错误率下降8%.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人工标注语料的匮乏限制了有指导词义消歧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有人提出了利用目标词的单义同义词在生语料中自动获取词义消歧语料的方法,然而,在某些上下文当中,用目标词替换这些单义的同义词并不合适,从而带来噪声。为此,笔者使用语言模型过滤这些噪声,达到净化训练数据,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笔者在Senseval-3国际评测中文采样词词义消歧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语言模型过滤的词义消歧系统性能明显高于未经过滤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词义消歧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基础任务,古汉语信息处理也急需深层次的语义标注工作。该文针对先秦古汉语这一特殊的语言材料,在训练语料和语义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采用《汉语大词典2.0》作为知识来源,将其词条释义作为义类,每个义项的例句作为训练语料,使用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半指导方法对《左传》进行全文的词义标注。按照频度不同、义项数量不同的原则,我们随机选取了22个词进行了人工检查,平均正确率达到67%。该方法可以广泛用于缺乏训练语料的古汉语义项标注工作,能够在古汉语全文词义标注的起步阶段提供初始结果,为人工标注词语义项提供良好的数据底本,补正传统词典释义不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汉语史发展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6.
汉语疑问词具有多义性,至少有三种通用解读: 疑问解读、存在解读(虚指)和全称解读(任指)。该文从汉语疑问词的词义排歧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汉语疑问词三种解读所处的句法环境的共同特征,确立其在复杂句法环境中的强势解读,进而构建一个基于规则的汉语疑问词的语义识别模型,为制订词义排歧决策表提供依据。该文以词义最多的疑问词“什么”为例,尝试通过这一思路,来构建基于规则的“什么”的语义识别模型和词义排歧决策表,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其改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汉语词义消歧与标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仰森 《计算机工程》2009,35(18):15-18
分析最大熵模型开源代码的原理和各参数的意义,采用频次和平均互信息相结合特征筛选和过滤方法,用Delphi语者编程实现汉语词义消歧的最大熵模型,运用GIS(Generalized Iterative Scaling)算法计算模型的参数。结合一些语占知识规则解决训练语料的数据稀疏问题,所实现的汉语词义消歧与标注系统,对800多个多义词进行词义标注,取得了较好的标注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越南语事件标注语料稀缺且标注语料中未登陆词过多导致实体识别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词典与对抗迁移的实体识别模型。将越南语作为目标语言,英语和汉语作为源语言,通过源语言的实体标注信息和双语词典提升目标语言的实体识别效果。采用词级别对抗迁移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语义空间共享,融合双语词典进行多粒度特征嵌入以丰富目标语言词的语义表征,再使用句子级别对抗迁移提取与语言无关的序列特征,最终通过条件随机场推理模块标注实体识别结果。在越南语新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源语言为英语和汉语的情况下,该模型相比主流的单语实体识别模型和迁移学习模型的实体识别性能有明显提升,并且在加入目标语义标注数据后,相比单语实体识别模型的F1值分别增加了19.61和18.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领域知识的图模型词义消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文鹏  黄河燕  吴昊 《自动化学报》2014,40(12):2836-2850
对领域知识挖掘利用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面向特定领域的词义消歧(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WSD)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图模型词义消歧方法,该方法充分挖掘领域知识,为目标领域收集文本领域关联词作为文本领域知识,为目标歧义词的各个词义获取词义领域标注作为词义领域知识;利用文本领域关联词和句子上下文词构建消歧图,并根据词义领域知识对消歧图进行调整;使用改进的图评分方法对消歧图的各个词义结点的重要度进行评分,选择正确的词义.该方法能有效地将领域知识整合到图模型中,在Koeling数据集上,取得了同类研究的最佳消歧效果.本文亦对多种图模型评分方法做了改进,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词义消歧在自然语言处理中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很多领域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统计语言模型和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有导词义消歧模型,详细讲解了统计语言模型原理;通过实验发现,在有限的标注语言条件下,语言模型确实可以提高词义消歧的性能。由此得出,统计语言模型在词义消歧的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戴洪涛  侯开虎  周洲  肖灵云 《软件》2020,(2):134-140
自然语言处理(NLP)旨在如何让计算机更好的理解人类的语言,但是在自然语言中句段、词汇本身存在多义和歧义,计算机无法将其转换为能识别的二进制编码,这是当下NLP领域内存在的最大问题。本文将Viterbi算法的词性标注模型、CBOW语言模型及K-Means聚类算法组合,构建一种基于词向量的多义词组合消歧模型(VCK-Vector)。通过词性分布对比、语义相关度任务和聚类效果分析等方法评测模型,最后通过百度AI词向量与模型输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VCK-vector模型在实际场景运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潜在语义分析(LSA)理论及其在连续语音识别中应用的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利用WSJ0文本语料库上构建LSA模型,并将其与3-gram模型进行插值组合,构建了包含语义信息的统计语言模型;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混合模型的性能,提出了基于密度函数初始化质心的k-means聚类算法对LSA模型的向量空间进行聚类。WSJ0语料库上的连续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LSA+3-gram混合模型能够使识别的词错误率相比较于标准的3-gram下降13.3%。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文本计算机音字相互转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马尔可夫统计文法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相结合的计算语言模型进行汉语音节到汉字的机器自动相互转换技术.该技术集成了统计文法和句法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可以实用于计算机大规模真实文本的音字相互转换,并且具有处理语言深度递归现象和远距离约束关系的能力.其音字转换算法已被应用到大词表非特定人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和中文WIN-DOWS95、WINDOWSNT4.0的智能语句输入法上.  相似文献   

14.
We present MARS (Multilingual Automatic tRanslation System), a research prototype speech-to-speech translation system. MARS is aimed at two-way conversational spoken language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Mandarin Chinese for limited domains, such as air travel reservations. In MARS, machine translation is embedded within a complex speech processing task, and the translation performance is highly effect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other components, such as the recognizer and semantic parser, etc. All components in the proposed system are statistically trained using an appropriate training corpus. The speech signal is first recognized by an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zer (ASR). Next, the ASR-transcribed text is analyzed by a semantic parser, which uses a statistical decision-tree model that does not require hand-crafted grammars or rules. Furthermore, the parser provides semantic information that helps further re-scoring of the speech recognition hypotheses. The semantic content extracted by the parser is formatted into a language-independent tree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for an interlingua based translation. A Maximum Entropy based sentence-level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NLG) approach is used to generate sentence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from the semantic tree representations. Finally, the generated target sentence is synthesized into speech by a speech synthesizer.Many new features and innovation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MARS: the translation i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the semantic parser uses a statistical model and is trained from a semantically annotated corpus; the output of the semantic parser is used to select a more specific language model to refine the speech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the NLG component uses a statistical model and is also trained from the same annotated corpus. These features give MARS the advantages of robustness to speech disfluencies and recognition errors, tighter integration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into speech recognition, and portability to new languages and domains. These advantages are verified by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语音识别中统计与规则结合的语言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轩  王晓龙  张凯 《自动化学报》1999,25(3):309-315
在分析语音识别系统中,基于规则方法和统计方法的语言模型,提出了一种对规则进行量化的合成语言模型.该模型既避免了规则方法无法适应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的缺点,同时也提高了统计模型处理远距离约束关系和语言递归现象的能力.合成语言模型使涵盖6万词条的非特定人孤立词的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率比单独使用词的TRIGRAM模型提高了4.9%(男声)和3.5%(女声).  相似文献   

16.
广播语音的自动识别、标注、检索等是涉及到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题。在介绍了广播语音的自动标注与检索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普通话广播语音的多层次自动标注框架以及基于多层次标注的语音检索方案,对文档层、句子层和词语层的标注属性进行了探讨,采用了递归标注方法对属性逐层细化,并讨论了对语音自动标注至关重要的语音识别引擎和语音流分割等问题。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10 小时的普通话广播语音资料进行了标注和检索,得到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话语音识别任务中的多口音识别问题,提出了链接时序主义(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CTC)和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的混合端到端模型,同时采用多目标训练和联合解码的方法。实验分析发现随着混合架构中链接时序主义权重的降低和编码器层数的加深,混合模型在带口音的数据集上表现出了更好的学习能力,同时训练一个深度达到48层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的网络,生成模型的表现超过之前所有端到端模型,在数据堂开源的200 h带口音数据集上达到了5.6%字错率和26.2%句错率。实验证明了提出的端到端模型超过一般端到端模型的识别率,在解决带口音的普通话识别上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题的语言模型自适应方法应尽可能提高语言模型权重系数的更新速度并降低语言模型的调用量以满足语音识别实时性要求。本文采用基于聚类的方法实现连续相邻二元词对的量化表示并以此刻画语音识别预测历史和各个文本主题中心,依据语音识别历史矢量和各个文本主题中心矢量的相似度更新语言模型权重系数并摒弃全局语言模型。同传统的基于EM算法的自适应方法相比,实验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语音识别性能和实时性,识别错误率相对下降5.1% ,说明该方法可比较准确地判断测试内容所属文本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的语言模型不仅可以压缩语音识别过程中的搜索空间,而且还可以提高识别准确率。N-gram统计语言模型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语言模型之一。从文本的收集和处理开始,介绍了哈萨克语语言模型的构建相关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一个哈萨克语连续语音识别基线系统。分别训练了基于单词和基于音节的3-gram语言模型,并通过困惑度及连续语言实验结果对两种语言模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