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赵艺 《云南建筑》2014,(6):165-167
我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执行层面看,除金融和部分税收政策决定权属于中央政府之外,土地供应、市场管理、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很大程度上由地方政府决定。从我国的金融政策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入手,对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作出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有四个方面,房价只是其一.平均房价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实际买房的价格就下降.政策的最重要和最基本依据是客观规律,而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住上房子.进一步鼓励老百姓依靠市场获取住房的政策仍将是政策体系的主要取向.中国居民住房的改善速度是全世界200余年城市化史上没有过的奇迹.这才是真实的政策效果.可以肯定地说,政府将不断运用金融、财政、行政、法律等手段来调空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3.
1998~2009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评价模型,将房价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结合,对1998-2009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由于政策反复、缺乏一致性等原因,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鼓励性政策产生的影响大于抑制性政策。  相似文献   

4.
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严格,政府调控力度等逐步加大,使得一、二线城市的开发商的压力很大;一些有实力的开发商,一些因资金压力大而被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整合出局的开发商,民间资本比较活跃的浙江等地的商人逐渐大举进入三、四线城市。  相似文献   

5.
《中州建设》2006,(8):4-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日前呼吁“应该尽快出台针对外资大举进入中国金融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政策,以减轻汇率政策实施中的漏洞压力。”  相似文献   

6.
韩峰 《上海住宅》2006,(5):98-101
2005年,为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央和上海结合实情,出台了一系列行政、税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对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房价趋于正常理性。同时,由于相关政策的出台,沪上的房地产买卖纠纷出现了新的变化,成为房地产审判中的热点及难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环境风险“警钟长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中国房地产的敏感之年,更是中国房地产的风险之年.由于近几年的房地产高热、房价持续快速疯涨,而且由于房地产未来需求、房价被透支,尤其是房价不断快速上涨,导致了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措施.随着连续的宏观调控的累积效应正在形成,房地产企业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金融政策从紧,土地政策从严,政府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和政策的逐步落实,市场已经高度异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应用指标数据分析了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形势,然后从价值规律、市场机制,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金融产品的完备性等方面分析了出现房地产市场趋冷房价下跌的原因以及房地产市场和房价稳中向上的发展趋势,接着运用相关数据和计量模型分析了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内在发展规律。在上述分析的结果上,分别对央行、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消费者的政策制定、战略制定和消费行为的选择给出了可行性建议,旨在通过找到房地产的发展规律增强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减轻市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用理性的方式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骏 《城市开发》2005,(10):82-84
国家金融政策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外生变量,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房地产行业。对于供给方来说,其房地产开发投资所需大量资金均来自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之高致使一旦出现金融政策紧缩,开发商的资金链可能会断裂。对于需求方来说,个人购房的大部分资金是通过银行抵押贷款获得,金融政策一方面直接影响当前贷款者的购房成本,另一方面从心理上影响潜在购房者的预期。  相似文献   

10.
资本动向     
王荷 《城市住宅》2010,(9):41-45
在四个月的量跌之后,房地产市场迎来8月份的绝地反弹,近来市场回暖的声调颇高,而与之对应的是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不仅没有放松,反而加码的迹象明显:高层的多次表态、相关部门举措迭出。又逢"金九银十",在"回暖"与"假回暖"的博弈声中,仅凭供求关系试图解释房价上涨的努力无法真正说明问题,因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政府及金融资本深度介入的市场,其供求关系已无法全面、真实映照房价的涨跌。由此,我们试图从资金的角度,寻找一个答案——毕竟,资金是房地产行业的血液。  相似文献   

11.
宏观调控平抑房地产价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高涨,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出发,着重分析讨论了宏观调控的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等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这些政策显现的作用,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一年中,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稳定房价,但是,各地房价却依然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将如何发展依然是人们最关心的一个话题。从2011年1月份出台的国八条入手,重点分析阐述国八条出台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而为消费者如何进行住房的租买选择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背景下,为有效评价评估价征税政策对于二手房交易均价走势的影响,以深圳市实施政策前后的房地产市场交易数据为基础,选取房屋属性和市场预期作为控制变量、调控政策作为虚拟变量,设定交互效应模型来考察该政策对二手房交易价格的调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交易单价受计税政策影响并不明显,在短期内,虽然二手房交易均价受市场预期影响,但随时间变化呈递减趋势,政策逐步被市场消化吸收。最后,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在制定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价格是一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数据,而房地产供求关系对房价走着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2001~2010年反映重庆市房地产供求协调关系的6个指标加以分析,得到房地产供求协调指数,并利用“3σ法则”对各年房地产供求协调指数进行区间划分,建立相应的预警区间。研究得出的分析结果与房地产市场实际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购房者、开发商、房地产市场、金融创新等四个维度探讨2014年底以来系列楼市新政的影响,研究认为楼市新政明显刺激了购房需求,但供给端仍然未见起色。为此,提出标本兼治房地产高库存难题,区别对待不同城市楼市,加强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等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妥善处理好关系居民生存环境的住房问题,将影响到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从供求角度揭示了房价持续高涨的深层原因,提出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一些成功的国际经验,通过加快廉租房建设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量化消费者购房信心,预测房地产市场走势,文章基于消费者情绪指数法,设计了大连住宅市场潜在需求调查问卷,并分别于2011 年大连春季房交会和夏季房交会组织实地调查,在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证明问卷可靠性的基础上,构建并计算了大连住宅市场潜在需求信心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连住宅市场潜在需求不太旺盛,消费者观望情绪较浓,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应针对市场实际情况,实施谨慎的投资决策和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房地产市场上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供需总额与结构的失衡严重地阻碍了房地产市场上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制约着整个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作者认为房地产价格机制的不健全,没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是造成这种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就房地产市场价格机制的构成、功能、调节对象、局限性等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说明政府宏观调控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因素、房地产开发统计因素、人口因素、金融因素四个方面分析选取商品住宅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济南市2000~2009 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变量间多重共线性影响,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济南市2010 年、2011 年商品住宅价格进行预测。比较预测价格与市场价格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宏观调控政策显著地影响着住宅的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